页面内容太多?请尝试>>>

J 

--------------------------------------------------------------------------------

【击石弹丝】谓奏乐。
【击其不意】在敌人没有预料到的情况下进行攻击。
【击排冒没】谓攻击排斥,轻率而不顾一切。
【击搏挽裂】攻打撕裂。形容争斗激烈。
【击楫中流】晋祖逖帅师北伐,渡江于中流,敲击船桨立下誓言:不清中原不罢休。见《晋书·祖逖传》。后因以“击楫中流”称颂收复失地报效国家的激烈壮怀和慷慨志节。
【击碎唾壶】《晋书·王敦传》:“扞王敦呴每酒后辄咏魏武帝乐府歌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为节,壶边尽缺。”原形容对文学作品的极度赞赏,后亦用以形容抒发壮怀或不平之情。
【击电奔星】形容快速。
【击钵催诗】南朝齐竟陵王萧子良,常于夜间邀集才人学士饮酒赋诗,刻烛限时,规定烛燃一寸,诗成四韵。萧文琰认为这并非难事,乃与丘令楷、江洪二人改为击铜钵催诗,要求钵声一止,诗即吟成。见《南史·王僧孺传》。后以“击钵催诗”指限时成诗,亦以喻诗才敏捷。
【击毂摩肩】形容车马众多。语出《战国策·齐策一》:“临淄之涂,车毂击,人肩摩。”
【击鞭鎚镫】谓驱马疾行。指急行军。
【击壤鼓腹】《庄子·马蹄》:“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艺文类聚》卷十一引晋皇甫谧《帝王世纪》:“扞帝尧之世呴天下大和,百姓无事,有五十老人击壤於道。”原谓人民吃得饱,有馀闲游戏。后用为称颂太平盛世之典。
【击钟鼎食】打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或富人生活奢华。
【饥不遑食】同“饥不暇食”。
【饥不暇食】肚子饿了也没空吃饭。形容全神贯注地忙于事务。
【饥不择食】人至饿极,不管什么都想吃。常比喻急需或无奈而顾不得选择。
【饥駈叩门】谓为饥饿驱使,叩门求食。駈,同“驱”。语本晋陶潜《乞食》诗:“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饥餐渴饮】饿了就吃,渴了就喝。古白话小说中常用来形容长途跋涉。饥,通“饥”。
【饥馑荐臻】见“饥馑荐臻”。
【饥馑荐臻】谓灾荒接连到来。
【饥火烧肠】形容饥饿难忍。
【饥附饱飏】《后汉书·吕布传》:“譬如养鹰,饥即为用,饱则飏去。”《晋书·慕容垂载记》:“且垂犹鹰也,饥则附人,饱便高飏,遇风尘之会,必有陵霄之志。”后遂以“饥附饱飏”谓不得志时即来依附,得志时便远走高飞。
【饥冻交切】饥饿与寒冷一齐逼来。形容无衣无食,生活极其贫困。
【饥飡渴饮】见“饥餐渴饮”。
【饥寒交切】饥饿与寒冷一齐逼来。形容无衣无食,生活极其贫困。
【饥寒交至】同“饥寒交迫”。
【饥寒交迫】饥饿与寒冷一齐逼来,形容贫困已极。
【饥寒交凑】同“饥寒交迫”。
【饥肠辘辘】饥饿时腹中辘辘作声,形容饥饿之甚。
【饥餐渴饮】饿了就吃,渴了就喝。古白话小说中常用以形容长途跋涉。
【机不可失】谓时机不可错过。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谓良好的时机难得,不可错过。
【机不容发】比喻时机紧迫。
【机不旋踵】形容时机短暂。旋踵,转过脚后跟。
【机心械肠】机巧诈变的心计。
【机杼一家】《魏书·祖莹传》:“莹以文学见重,常语人云:‘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后以“机杼一家”谓文章自成一派。参见“机杼”。
【机事不密】谓泄漏机密。
【机难轻失】谓机会难得,稍纵即失。
【机关用尽】犹言费尽心机。
【机关算尽】见“机关用尽”。
【机变如神】机智权变,神妙莫测。
【肌劈理解】比喻立论精辟,析义翔实。
【赍志以没】见“赍志而殁”。
【赍志以殁】见“赍志而殁”。
【赍志而殁】谓怀抱着未遂的志愿而死去。语本南朝·梁·江淹《恨赋》:“赍志没地,长怀不已。”
【齑身粉骨】犹言粉身碎骨。
【汲古阁本】版本名。指明毛晋汲古阁的刻本。也称毛本。参见“汲古阁”。
【汲汲顾影】①惶惶然自顾其影。形容孤苦失望的样子。②指频频地自顾其影。形容洋洋得意的样子。
【汲深绠短】谓井深而吊绳短。语本《庄子·至乐》:“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后以“汲深绠短”喻力不胜任。
【鸡犬不安】见“鸡犬不宁”。
【鸡犬不留】谓斩尽杀绝。
【鸡犬不宁】语出唐柳宗元《捕蛇者说》:“譁然而骇者,虽鸡犬不得宁焉。”
【鸡犬不闻】形容极为荒凉冷僻。
【鸡犬不惊】形容军队纪律严明,秋毫无犯。
【鸡犬升天】比喻依附于有权势的家人、亲友而得势。语出汉王充《论衡·道虚》:“淮南王刘安坐反而死,天下并闻,当时并见,儒书尚有言其得道仙去,鸡犬升天者。”亦作“鸡犬昇天”、“鸡犬升天。”
【鸡犬昇天】见“鸡犬升天”。
【鸡犬相闻】谓人烟稠密。语出《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鸡犬桑麻】鸡鸣犬吠,桑茂麻盛。古代多用以形容农村生活安定。
【鸡犬无惊】见“鸡犬不惊”。
【鸡毛蒜皮】比喻无关紧要的小事或毫无价值之物。
【鸡皮鹤发】皮肤起皱,头发变白。形容衰老。
【鸡争鹅斗】比喻争吵。
【鸡骨支床】谓瘦骨嶙峋,衰弱之至。
【鸡飞狗叫】犹言鸡飞狗走。
【鸡飞狗走】鸡吓得飞起来,狗吓得逃跑。形容惊慌失措,乱成一团。
【鸡飞狗跳】同“鸡飞狗走”。
【鸡飞蛋打】比喻两头落空,一无所得。
【鸡豚之息】比喻微小的收益。
【鸡零狗碎】谓事物零零碎碎,不完整。
【鸡肠狗肚】比喻狭窄的度量,狠毒的心肠。
【鸡鸣犬吠】见“鸡鸣狗吠”。
【鸡鸣戒旦】怕失晓而耽误正事,天没亮就起身。语本《诗·齐风·鸡鸣序》:“《鸡鸣》,思贤妃也。哀公荒淫怠慢,故陈贤妃贞女夙夜警戒相成之道焉。”
【鸡鸣狗吠】亦作“鸡鸣犬吠”。①形容百姓安居乐业。语出《孟子·公孙丑上》:“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焦循正义:“此必时俗语。故《老子》亦云:‘乐其俗,安其居,邻里相望,鸡犬之声相闻。’”②形容战乱,变乱。
【鸡鸣狗盗】见“鸡鸣狗盗”。
【鸡鸣狗盗】亦作“鸡鸣狗盗”。①学雄鸡啼明,装狗进行偷窃。语本《史记·孟尝君列传》:“(秦昭王)囚孟尝君,谋欲杀之。孟尝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幸姬曰:‘妾原得君狐白裘。’此时孟尝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无双,入秦献之昭王,更无他裘。孟尝君患之,徧问客,莫能对。最下坐有能为狗盗者,曰:‘臣能得狐白裘。’乃夜为狗,以入秦宫藏中,取所献狐白裘至,以献秦王幸姬。幸姬为言昭王,昭王释孟尝君。孟尝君得出,即驰去,更封传,变名姓以出关。夜半至函谷关。秦昭王后悔出孟尝君,求之,已去。即使人驰传逐之。孟尝君至关,关法鸡鸣出客,孟尝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为鸡鸣,而鸡齐鸣,遂发传出。”后用以称有卑微技能者。②形容行为低下卑劣。记·孟尝君列传》:“(秦昭王)囚孟尝君,谋欲杀之。孟尝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幸姬曰:‘妾原得君狐白裘。’此时孟尝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无双,入秦献之昭王,更无他裘。孟尝君患之,徧问客,莫能对。最下坐有能为狗盗者,曰:‘臣能得狐白裘。’乃夜为狗,以入秦宫藏中,取所献狐白裘至,以献秦王幸姬。幸姬为言昭王,昭王释孟尝君。孟尝君得出,即驰去,更封传,变名姓以出关。夜半至函谷关。秦昭王后悔出孟尝君,求之,已去。即使人驰传逐之。孟尝君至关,关法鸡鸣出客,孟尝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为鸡鸣,而鸡齐鸣,遂发传出。”后用以称有卑微技能者。②形容行为低下卑劣。
【鸡鸣起舞】指胸怀大志、及时奋发的豪壮气概。
【鸡鸣候旦】见“鸡鸣戒旦”。
【鸡鸣馌耕】比喻妇女勤俭治家。语本《诗·郑风·女曰鸡鸣》:“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又《豳风·七月》:“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鸡肤鹤发】见“鸡皮鹤发”。
【鸡蟲得失】唐杜甫《缚鸡行》:“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家中厌鸡食蟲蚁,不知鸡卖还遭烹。蟲鸡於人何厚薄,吾叱奴人解其缚。鸡蟲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后改变原意,以比喻无关紧要的细微得失。
【鸡蟲得丧】同“鸡蟲得失”。
【屐齿之折】《晋书·谢安传》:“玄等既破坚,有驿书至,安方对客围棋,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客问之,徐答云:‘小兒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其矫情镇物如此。”后常以“屐齿之折”形容内心喜悦之甚。
【跻峰造极】犹言登峰造极。谓登上山峰绝顶。
【鹡鸰在原】《诗·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脊令,后即以“鹡鸰在原”比喻兄弟友爱之情。
【激贪厉俗】谓抑制贪婪之风,劝勉良好的世俗。
【激扬清浊】见“激浊扬清”。
【激薄停浇】谓遏制浇薄的社会风气。
【激浊扬清】语出《尸子·君治》:“水有四德……扬清激浊,荡去滓秽,义也。”本指冲去污水,浮起清水。后用以喻斥恶奖善。
【及瓜而代】指为官任职期满,由人接代。
【及时行乐】谓抓紧时机寻欢作乐。语本《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及溺呼船】喻祸到临头,求救无及。
【及宾有鱼】用别人的鱼请客。比喻借机培植私人势力。语本《易·姤》:“包有鱼,义不及宾也。”孔颖达疏:“言有他人之物,於义不可及宾也。”
【及锋而试】①《史记·高祖本纪》:“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企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谓乘军中士气旺盛之时用之。后以“及锋而试”比喻趁人有为之时加以任用。②喻乘可行之机而行事。
【吉人天相】《左传·宣公三年》:“石癸曰:‘吾闻,姬、姞耦,其子孙必蕃。姞,吉人也。’”又《昭公四年》:“晋楚唯天所相,不可与争。”后因以“吉人天相”谓天佑善人。相,帮助,保佑。
【吉人自有天相】同“吉人天相”。
【吉日良辰】亦作“吉日良时”。吉利的日子,美好的时光。
【吉日良时】见“吉日良辰”。
【吉光片羽】神兽吉光身上的一片毛。比喻残存的艺术珍品。
【吉光片裘】同“吉光片羽”。
【吉光凤羽】吉光与凤凰的毛羽。比喻艺术珍品。
【吉星高照】吉祥之星高照。旧时以为是万事顺遂之兆。亦用于比喻交好运。
【吉祥如意】谓诸事吉利顺遂。
【吉网罗钳】唐天宝初,李林甫为相,任酷吏吉温、罗希奭为御史。吉罗承李旨意,诬陷异己,制造冤狱,时称“罗钳吉网”。事见《旧唐书·酷吏传下·罗希奭》。后因以“吉网罗钳”比喻酷吏朋比为奸,陷害无辜。
【岌岌可危】形容极其危险。
【极口项斯】谓满口赞誉。项斯、唐代诗人,为杨敬之所器重,敬之赠诗有“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之句。
【极天罔地】谓遍天下。
【极天际地】①形容十分盛大。②谓无所不至,无所不到。
【极天蟠地】谓充塞天地之间。语本《礼记·乐记》:“及夫礼乐之极乎天而蟠乎地,行乎阴阳而通乎鬼神。”
【极古穷今】谓穷尽古今。
【极本穷源】谓彻底地推究本源。
【极武穷兵】黩武。滥用武力。
【极往知来】通晓过去,预知未来。
【极则必反】谓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极重不反】同“极重难返”。
【极重难返】犹积重难返。指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弊端或某种局面难以改变。用于消极方面。
【极深研几】谓探讨研究事物的深奥隐微之处。
【极情尽致】谓将意趣风致表现得很充分。
【极情纵欲】竭力满足自己的情感和贪欲而不加节制。
【极恶不赦】罪大恶极,不可饶恕。
【极恶穷凶】谓极端凶恶。
【极智穷思】竭尽才智和思虑。
【极寿无疆】谓永存。
【极乐世界】佛经中指阿弥陀佛所居住的国土,俗称西天。佛教徒认为居住在这里,就可获得一切欢乐,摆脱人间一切苦恼。
【即小见大】从小处或小事见到大道理。
【即事穷理】谓根据事实深究它的道理。
【即物穷理】程朱理学的主要范畴之一。谓“理”在物先,事事物物皆是“理”的表现,要依据具体事物穷究其“理”。
【即鹿无虞】《易·屯》:“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孔颖达疏:“即,就也;虞,谓虞官。如人之田猎,欲从就於鹿,当有虞官助己,商度形势可否,乃始得鹿;若无虞官,即虚入于林木之中。”高亨注:“即鹿,犹言从鹿,逐鹿耳。”后因以喻条件不具备而盲目从事,徒劳无功。
【即景生情】由眼前景象而触发某种情绪、感想。
【即温听厉】《论语·子张》:“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后以“即温听厉”称面受尊者的教诲。
【亟疾苛察】谓急剧猛烈,以苛刻烦琐为明察。
【佶屈聱牙】形容文句艰涩,不通顺暢达。
【急不及待】见“急不可待”。
【急不可耐】见“急不可待”。
【急不可待】急得不能再等待。形容十分急迫。
【急不择言】急得来不及选择词句。
【急不择途】犹慌不择路。
【急中生智】在紧急的时候猛然想出了办法。
【急公好施】谓热心公益,乐于施舍。
【急公好义】热心公益,见义勇为。
【急功好利】见“急功近利”。
【急功近名】急于求成,贪图虚名。
【急功近利】急于谋求眼前的功利。语本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对胶西王》:“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
【急吏缓民】对官员严格,对百姓宽和。
【急竹繁丝】见“急管繁弦”。
【急如星火】像流星一样急促闪过。形容非常急迫。
【急拍繁弦】犹言急管繁弦。
【急杵捣心】形容惊异不安的心情。
【急於求成】急欲达到目的。
【急於星火】比一闪而过的流星还快。形容非常急迫。
【急风暴雨】见“急风骤雨”。
【急风骤雨】急剧的风雨。常用以形容声势浩大而迅猛。
【急起直追】立即行动起来,努力向前追趕。
【急脉缓灸】原指中医遇急促的脉象时治以缓和的灸法。比喻以和缓的方法对付急事。亦借喻在撰写诗文时,有意放松笔调,以造成顿挫之势。
【急脉缓受】见“急脉缓灸”。
【急流勇退】宋陈抟约钱若水相晤。钱至,见陈与一老僧拥炉而坐。僧视若水良久,以火箸画灰作“做不得”三字,徐曰:“是急流中勇退人也。”意思说钱若水做不了神仙,但也不是久恋官场的人。后钱官至枢密副使,年四十即退休。见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七。后因以“急流勇退”比喻在官场得意时及时引退,以明哲保身。
【急处从宽】在紧急情况下并不紧张。
【急景流年】形容光阴易逝。
【急痛攻心】心里感到极度的焦急与悲痛。
【急管繁弦】形容节拍急促,演奏热闹的乐奏。
【急敛暴徵】严急而苛猛的赋税。
【急转直下】①谓情况突然转变而很快地顺势向下发展。②谓顺势立刻转变话题。
【集矢之的】比喻众人所指摘的对象。
【集思广益】谓集中众人智慧,博采有益的意见。语本三国蜀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集思广议】谓集中众人智慧,广泛进行议论。
【集腋成裘】比喻积少成多。腋,指狐狸腋下的毛皮。语本《慎子·知忠》:“故廊庙之材,盖非一木之枝也;粹白之裘,盖非一狐之皮也。”钱熙祚校注:“粹,原作狐;依《意林》引此文改。《意林》皮作腋。”
【集腋为裘】见“集腋成裘”。
【棘地荆天】到处都是荆棘。形容变乱后的残破景象或困难重重的处境。
【嫉贪如雠】对贪污如同对仇敌一样痛恨。
【嫉恶如仇】亦作“嫉恶若仇”。对坏人坏事如同对仇敌一样憎恨。
【嫉恶若仇】见“嫉恶如仇”。
【嫉贤妒能】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嫉妒。
【嫉贤傲士】嫉妒和轻慢有才德的人。
【辑志协力】同心合力。
【蹐地跼天】语出《诗·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后以“蹐地跼天”形容戒慎小心。
【几次三番】多次,一次次。
【己饥己溺】见“己溺己饥”。
【己溺己饥】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挤眉弄眼】用眉眼传情或示意。
【挤眉溜眼】见“挤眉弄眼”。
【济人利物】谓救助别人,对世事有益。
【济困扶危】救助处于贫困、危难之境的人。
【济弱扶倾】救助弱小危难者。
【济窍飘风】语出《庄子·齐物论》:“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谓大风止则所有的窍孔都空寂无声。后比喻毫无影响与作用的事物。
【济济一堂】形容许多人聚集在一起。
【掎裳连袂】见“掎裳连襼”。
【掎裳连襼】牵裙连袖。形容人多。
【戟指嚼舌】戟指,伸出食、中指指人;嚼舌,咬破舌头。形容愤怒之极。
【计上心来】计谋涌上心头。旧时小说戏曲中常用语。
【计上心头】见“计上心来”。
【计不反顾】见“计无返顾”。
【计不返顾】见“计无返顾”。
【计不旋跬】谓计谋的实现十分神速。
【计不旋踵】①谓决不后退。旋踵,旋转脚跟。②谓要在顷刻间作出决策。
【计日以俟】数着日子等待。极言盼望之殷切。
【计日以待】见“计日而待”。
【计日以期】见“计日以俟”。
【计日可待】亦作“计日可期”。同“计日而待”。
【计日可期】见“计日可待”。
【计日而俟】见“计日而待”。
【计日而待】犹言为期不远。
【计日奏功】可以数日子看到功效。谓成功极快。
【计日指期】谓计数天数,以估定行程和到达期。
【计日程功】可以数着日子算功效。极言进展快,不久可成功。
【计斗负才】喻才高。相传南朝宋谢灵运曾称:“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见宋无名氏《释常谈·八斗之才》。
【计功行封】犹言计功行赏。
【计功行赏】计算功勋大小颁行赏赐。语出《韩非子·八说》:“计功而行赏,程能而授事。”
【计功受赏】同“计功行赏”。受,授。
【计功受爵】衡量功绩而授予爵禄。受,授。
【计功量罪】谓全面衡量其功罪是非。
【计功程劳】计算功劳。
【计功补过】谓计算其功绩以补偿其过失。
【计功谋利】计较功名,谋求私利。
【计出无奈】同“计出无聊”。
【计出无聊】谓主意出于无可奈何。语本《史记·吴王濞列传》:“上复责问吴使者,使者对曰:‘……今王始诈病,及觉,见责急,愈益闭,恐上诛之,计乃无聊。唯上弃之,而与更始。’”
【计出万死】谓谋划来自必死的决心。
【计出万全】谓谋划万无一失。
【计伐称勋】谓计算、称扬自己的功勋。伐,功勋。
【计行言听】行其计,听其言。形容十分信任。
【计合谋从】谓计谋合乎君上之意而被采纳。
【计研心算】谓精心研究计算。
【计过自讼】《论语·公冶长》:“吾未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后以“计过自讼”谓检讨自己的过错而内心自责。
【计深虑远】计划、考虑周密深远。
【计绌方匮】计谋不足,方略匮竭。
【计无由出】同“计无所出”。
【计无返顾】谓不作回头、后退的打算。
【计无所之】犹言计无所出。
【计无所出】谓走投无路,无法可想。
【计无所施】无法可想。
【计无复之】谓再无别的办法可想,不得不如此。语本《史记·季布栾布列传论》:“夫婢妾贱人感慨而自杀者,非能勇也,其计画无复之耳。”
【计然之术】见“计然之策”。
【计然之策】相传越王勾践困于会稽之上,用计然之策,修之十年而国富;范蠡既雪会稽之耻,用计然之策于家而富至巨万。所谓计然之策,主要指“六岁穰六岁旱”的农业循环学说,农末俱利的平籴论,以及物价观测、贵出贱取等经商致富的“积著之理”。后因以泛指生财致富之道。
【计较锱铢】谓为争取财利而斤斤较量,连极微小的数量也不放过。
【计尽力穷】计谋、力量均穷尽。
【计穷力屈】计谋、力量均穷竭。
【计穷力极】见“计穷力竭”。
【计穷力诎】见“计穷力屈”。
【计穷力竭】计谋和力量皆已穷竭。
【计穷力尽】见“计穷力竭”。
【计穷途拙】谓无计可施,无路可走。
【计穷智极】见“计穷虑极”。
【计穷势迫】见“计穷势蹙”。
【计穷势蹙】无计可施,情势紧迫。
【计穷虑极】谓计虑穷尽。
【计穷虑尽】见“计穷虑极”。
【计勋行赏】同“计功行赏”。
【计获事足】犹言如愿以偿。
【记功忘失】谓记其功绩而略其小过。
【记功忘过】见“记功忘失”。
【记问之学】指为应付他人之问难而预为之记诵之学。谓无真知之学。
【际地蟠天】《庄子·刻意》:“上际於天,下蟠於地。”后因以“际地蟠天”形容遍及天地间。
【际遇风云】见“际会风云”。
【际会风云】遭逢到好的际遇。
【季布一诺】季布,汉初楚人。楚汉战争中,为项羽部将。后归汉,任河东守。布以任侠著名,重然诺,楚人有“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之谚。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后以“季布一诺”为重然诺而不失信用之典。
【季孟之间】指季孙氏与孟孙氏之间。《论语·微子》:“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何晏集解:“孔曰:鲁三卿,季氏为上卿,最贵;孟氏为下卿,不用事。言待之以二者之间。”后用以借指上等和下等之间。
【季常之惧】宋陈慥,字季常,其妻柳氏凶悍而好嫉妒,陈慥颇为惧怕。事见宋洪迈《容斋三笔·陈季常》。后因谓惧内为“季常之惧”。
【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本指招徠远人,并加以安抚。后指已经来了,就应该安下心来。
【既往不咎】对过去的过错不再责难追究。
【寄人檐下】犹言寄人篱下。
【寄人篱下】指借居他人门下。亦喻指因袭或依附别人。
【寄雁传书】谓传递书信。
【寄颜无所】脸面没有地方放。犹言无地自容。
【寂天寞地】无声无息;不声不响。
【寂寂无闻】①谓毫无声息。②犹言默默无闻,不出名,不为人所知。
【霁月光风】指雨过天晴时的明净景象。用以比喻人的品格高尚,胸襟开阔。
【霁风朗月】和风明月。喻宽厚祥和的气氛。
【骥服盐车】典出《战国策·楚策四》:“汗明曰:‘君亦闻骥乎?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大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纻衣以冪之。骥於是俛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者,何也?欣见伯乐之知己也。’”后以“骥伏盐车”谓才华遭到抑制,处境困厄。宋·黄庭坚《次韵晁补之廖正一赠答诗》:“~不称情,轻裘肥马凤凰城。”
【骥子龙文】骥子:千里马;龙文:骏马名,旧时多指神童。原为佳子弟的代称。后多比喻英才。《北史·裴延俊传》:“延俊从父兄宣明二子景鸾、景鸿,并有逸才,河东呼景鸾为骥子,景鸿为龙文。”
【加人一等】《礼记·檀弓上》:“孟献子禫,县而不乐,比御而不入,夫子曰:‘献子加於人一等矣。’”后以“加人一等”指超过常人。
【加枝添叶】在叙事或转述时,于主要事件外,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
【加油加醋】为了夸张或渲染的需要,在叙事或转述时,增添原来没有的内容。
【加油添醋】同“加油加醋”。
【加油添酱】见“加油添醋”。
【加官进禄】晋升官位,增加俸禄。
【加官进爵】晋升官阶爵位。
【加减乘除】本指算术中四种基本运算法则,借喻万事万物的消长变化。
【加膝坠泉】见“加膝坠渊”。
【加膝坠渊】比喻用人爱憎无常。坠,古作“队”。语出《礼记·檀弓下》:“今之君子,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队诸渊。”
【夹枪带棒】指言语中暗藏讽刺。
【佳儿佳妇】称心的兒子、媳妇。
【浃背汗流】同“汗流氵夹背”。常用来形容惭愧或惶恐之甚。
【浃沦肌髓】见“氵夹髓沦肌”。
【浃髓沦肌】亦作“氵夹髓沦肤”。亦作“氵夹沦肌髓”。①深入骨髓,浸透肌肤。②比喻感受、影响之深。
【浃髓沦肤】见“氵夹髓沦肌”。
【枷脰械手】犹言枷颈铐手。谓拘系囚犯。
【家反宅乱】见“家烦宅乱”。
【家成业就】谓有了家产。
【家至户到】到每家每户;遍及每家每户。
【家至户察】到每家每户去察看。
【家至户晓】①家家户户都知道。②到每家每户去说明白。
【家长里短】同“家长里短”。
【家长里短】谓家务琐事。
【家长礼短】同“家长里短”。
【家破人亡】家庭破产,家人死散。
【家破人离】犹家破人亡。
【家徒四壁】形容家中贫穷,一无所有。《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司马贞索隐引孔文祥云:“徒,空也。家空无资储,但有四壁而已。”
【家徒壁立】犹家徒四壁。
【家殷人足】家家富裕,人人丰足。
【家常茶饭】家庭中的日常饮食。多用以喻极为平常的事情。
【家常便饭】见“家常茶饭”。
【家常里短】犹“家长里短”。
【家败人亡】犹家破人亡。
【家累千金】谓家中极富财产。
【家累千金,坐不垂堂】亦作“家絫千金,坐不垂堂”。谓家财富有的人常自珍爱,不自蹈险地。
【家贫如洗】家里穷得一无所有。形容家贫之极。
【家弦户诵】家家弦歌,户户吟诵。谓流传极其广泛。
【家散人亡】同“家破人亡”。
【家喻户習】家家通晓,户户熟悉。
【家喻户晓】亦作“家谕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谓人人皆知。
【家无常礼】谓家人之间平居不必拘礼。
【家无儋石】见“家无担石”。
【家无担石】谓家中贫乏,存粮极少。
【家给人足】家家富足,人人饱暖。
【家贼难防】家庭内部的贼人或内奸最难防范。
【家传人诵】见“家传户诵”。
【家传户颂】见“家传户诵”。
【家传户诵】家家户户传习诵读。
【家烦宅乱】家中上下不得安宁。形容在家里喧哗吵闹。
【家丑不可外扬】家庭内部不体面的事情不应向外人传扬。
【家丑不可外谈】见“家丑不可外扬”。
【家学渊源】家学世代相传,根基深厚。
【家谕户晓】见“家喻户晓”。
【家藏户有】家家都有。
【家翻宅乱】见“家烦宅乱”。
【家鸡野雉】晋庾翼善书法,初不服王羲之,遂以家鸡比喻自己的书法,以野雉比喻王氏的书法。《太平御览》卷九一八引《晋书》:“扞庾翼呴书,少时与右军齐名,右军后进,庾犹不分,在荆州与都下人书云:‘小兒辈贱家鸡爱野雉,皆学逸少书,须吾下当比之。’”亦作“家鸡野鹜”。
【家鸡野鹜】见“家鸡野雉”。
【家骥人璧】喻指优秀人才。
【嘉言善行】亦作“嘉言善状”。亦作“嘉言懿行”。美善的言行。
【嘉言善状】见“嘉言善行”。
【嘉言懿行】见“嘉言善行”。
【戛玉敲冰】形容声音清脆或音节铿锵。
【戛玉敲金】犹戛玉敲冰。形容声音清脆或音节铿锵。
【戛玉锵金】见“戛玉敲金”。
【戛釜撞甕】刮磨锅子,碰撞陶器。比喻粗俗之音。
【戛戛独造】形容文章别出心裁,富有独创性。
【戛然而止】突然停止。多指声音。
【颊上三毛】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画裴叔则,颊上益三毛。人问其故?顾曰:‘裴楷俊朗有识具,正此是其识具。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后遂用作典故。以“颊上三毛”比喻文章或图画的得神之处。
【颊上三毫】同“颊上三毛”。
【假人辞色】指好言好语、和颜悦色地待人。
【假力於人】凭借他人的力量。
【假仁假义】①虚假的仁义道德。②伪装仁慈善良。
【假公济私】借公家的名义或力量谋取私人的利益。
【假公营私】见“假公济私”。
【假名托姓】冒充别人姓名。
【假虎张威】犹言狐假虎威。
【假门假氏】见“假门假事”。
【假门假事】亦作“假门假氏”。犹言假心假意。
【假眉三道】方言。装模作样。
【假途灭虢】《左传·僖公五年》记载:晋国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在灭虢后的回师途中,把虞国也灭了。后以“假途灭虢”泛指以向对方借路为名行灭亡对方之实的计谋。
【假戏真做】①谓戏演得逼真。②泛指把假的事情当作真事来做。
【假誉驰声】传播虚假的名声。
【价值连城】谓价值如连成一片的许多城池。形容物品极珍贵,所值极高。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原以十五城请易璧。”
【价等连城】谓价值等于连成一片的许多城池。
【价廉物美】谓商品质优而价格便宜。
【驾肩接武】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
【驾肩接迹】见“驾肩接武”。
【驾轻就熟】语本唐韩愈《送石处士序》:“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而王良、造父为之先后也。”后用以比喻对所办的事情很熟悉,做起来很轻快。
【驾雾腾云】犹言腾云驾雾。
【驾鹤西游】死的婉称。
【驾鹤成仙】死的婉称。
【架肩接踵】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拥挤。
【架肩击毂】肩膀相挨,车轮相撞。形容行人车辆拥挤。
【架屋叠床】屋上架屋,床上叠床。比喻重复累赘。
【架海金梁】比喻起重要作用的杰出人物。
【架海金樑】见“架海金梁”。
【架谎凿空】扯谎作假。
【嫁犬逐犬】谓出嫁女子唯夫是从。
【嫁狗逐狗】见“嫁狗随狗”。
【嫁狗随狗】同“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嫁鸡逐鸡】同“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比喻女子出嫁后,不管丈夫如何,都要随从一辈子。
【尖言冷语】谓言语尖刻。
【尖嘴薄舌】形容说话尖酸刻薄。
【歼一警百】杀一个人来警戒一批人。
【坚不可摧】非常坚固,摧毁不了。
【坚甲利刃】见“坚甲利兵”。
【坚甲利兵】坚固的盔甲,锐利的兵器。比喻兵力精锐。
【坚甲厉兵】加固盔甲,磨砺武器。指作好战斗准备。
【坚如磐石】见“坚如盘石”。
【坚如盘石】亦作“坚如磐石”。《文选·古诗十九首》:“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有?”李善注引《声类》曰:“盘,大石也。”后以“坚如盘石”形容非常坚固,不可动摇。
【坚忍不拔】亦作“坚韧不拔”。谓意志坚强,不可动摇。
【坚苦卓绝】坚毅刻苦的精神超越寻常。
【坚贞不屈】谓坚守节操不屈服。
【坚贞不渝】坚守节操,决不改变。
【坚强不屈】坚毅刚强,不屈服。
【坚韧不拔】见“坚忍不拔”。
【坚壁清野】作战时采用的一种策略。转移或隐藏人口和物资,清除野外可资敌的各种设施,使敌人毫无所得。
【坚额健舌】厚颜利口。
【肩背相望】谓相继而起,连续不断。
【肩背难望】谓难以相比,难以企及。
【肩从齿序】并肩相从,依年齿以序长幼。谓僚友交游。
【肩劳任怨】犹任劳任怨。
【肩摩袂接】人肩相摩,衣袖相接。形容人多拥挤。
【肩摩踵接】肩相摩,踵相接。形容行人拥挤。
【肩摩毂接】肩相摩,毂相接。本形容行人车辆拥挤,后亦借指人才辈出,络绎不绝。
【肩摩毂击】肩相摩,毂相击。形容行人车辆拥挤。语本《战国策·齐策一》:“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兼包并容】见“兼容并包”。
【兼包并畜】同“兼收并蓄”。
【兼朱重紫】谓兼任很多显耀官职。朱,朱衣;紫,紫绶。
【兼收并采】亦作“兼收并采”。广泛收罗采用。
【兼收并畜】同“兼收并蓄”。
【兼收并蓄】唐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谓把各种东西一律收罗藏蓄。后以“兼收并蓄”指把性质不同的各方面的东西都吸收、包罗进来。
【兼收并录】把不同的说法都一并载录下来。
【兼收博采】犹兼收并采。
【兼官重绂】谓兼任很多显耀官职。
【兼容并包】谓广泛收罗,将所有各方面都包容在一起。
【兼容并蓄】同“兼收并蓄”。
【兼弱攻昧】兼并弱国,攻取政治昏乱之国。《书·仲虺之诰》:“兼弱攻昧,取乱侮亡。”《周书·长孙俭传》:“荆州军资器械,储积已久,若大军西讨,必无匮乏之虚。且兼弱攻昧,武之善经。”《三国演义》六O回:“且‘兼弱攻昧’、‘逆取顺守’,汤武之道也。”
【兼葭秋水】比喻思慕的人。兼,同“蒹”。
【兼爱无私】泛爱大众,对人无私心。无,本作“无”。
【兼权熟计】谓全面衡量、比较,深入细致地考虑。《荀子·不苟》:“见其可欲也,则必前后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必前后虑其可害也者;而兼权之,熟计之,然后定其欲恶取舍,如是则常不失陷矣。”
【兼览博照】犹言明察四方。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意谓多方面听取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单听信某方面的话,就愚昧不明。语本《管子·君臣上》:“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 
【煎水作冰】喻不可能之事。
【煎豆摘瓜】喻亲属相残。煎豆,语本三国魏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摘瓜,语本唐李贤《黄台瓜辞》:“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煎胶续弦】喻交情密切或再续旧情。
【拣佛烧香】①谓选择自己要祈求的佛菩萨烧香礼拜。语出唐寒山《诗》之一五九:“择佛烧好香,拣僧归供养。”②比喻出于某种需要而对某人进行访问馈赠。
【拣精拣肥】谓刻意选择,多方挑剔。 
【俭不中礼】谓节省太过而不合于礼。
【剪草除根】犹斩草除根。比喻从根本上消除祸患。
【剪发披缁】亦作“剪发被褐”。削发,身着僧尼服装。谓出家为僧尼。
【剪发被褐】见“剪发披缁”。
【减师半德】谓只学到老师的一半。
【蹇人上天】典出《后汉书·五行志一》:“王莽末,天水童谣曰:‘出吴门,望缇群。见一蹇人,言欲上天;令天可上,地上安得民!’时隗嚣初起兵於天水,后意稍广,欲为天子,遂破灭。嚣少病蹇。吴门,冀郭门名也。缇群,山名也。”后因以“蹇人上天”、“蹇人升天”比喻不可能之事。
【蹇人升天】见“蹇人上天”。 
【蹇之匪躬】见“蹇蹇匪躬”。
【蹇视高步】犹言昂首阔步。
【蹇谔匪躬】见“蹇蹇匪躬”。
【蹇蹇匪躬】《易·蹇》:“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高亨注:“言王臣謇謇忠告直谏者,非其身之事,乃君国之事也。”后因以“蹇蹇匪躬”谓为君国而忠直谏诤。蹇,通“謇”。
【见小闇大】谓小事清楚,大事糊涂。
【见仁见智】语本《易·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知,同“智”。后以“见仁见智”谓对同一问题各有各的见解。
【见死不救】见到面临死亡威胁或困境的人而不去援救。常比喻冷酷无情。
【见危致命】见“见危授命”。 
【见危授命】谓在危难关头,勇于献身。
【见多识广】见过的多,知道的广。谓阅历深,经验多。
【见异思迁】见“见异思迁”。
【见异思迁】亦作“见异思迁”。看见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谓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语本《管子·小匡》“少而習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又见《国语·齐语》。
【见豕负涂】看见豕伏于道中。语出《易·暌》:“上九,暌孤,见豕负涂。”王弼注:“见豕负涂,甚可秽也。”孔颖达疏:“‘离’为文明,‘泽’是卑秽,以文明之极,而观至秽之物,事同豕而负涂,泥秽莫斯甚矣。”后因以“见豕负涂”喻卑秽污浊。 
【见利忘义】看到私利,而不顾道义。语出《汉书·樊哙郦商等传赞》:“当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见利思义】看到利益,想到道义。谓以道义为重。
【见事生风】形容遇到事情,兴风作浪。
【见事风生】谓遇事雷厉风行。
【见所不见】见“见所未见”。
【见所未见】亦作“见所不见”。见到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形容事物十分希罕。
【见兔放鹰】①禅宗谓有的放矢,对机说法。②谓看到眼前利益,就竞相追逐。
【见兔顾犬】比喻时机当前,急谋对策。语本《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见怪不怪】谓遇见怪异现象而不自惊异。
【见怪非怪】见“见怪不怪”。
【见始知终】谓看见事物的开始阶段就能预见到它的最终结果。
【见风使帆】同“见风使舵”。
【见风使船】同“见风使舵”。
【见风使舵】比喻作事无定见,相机行事,随机应变。
【见风是雨】比喻只看到一点迹象,就轻率地信以为真。
【见风转舵】同“见风使舵”。
【见风转篷】同“见风使舵”。
【见神见鬼】形容猜疑畏惧的样子。
【见时知几】谓看到时运的推移而预知事情变化的先兆。
【见财起意】见了财物,引起歹念。
【见哭兴悲】见别人哭泣而引起自己的悲伤。谓产生同情心。 
【见笑大方】被见识广博的人所笑话。泛指被内行笑话。常用作谦词。语本《庄子·秋水》:“吾非至於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於大方之家。”成玄英疏:“方,犹道也。”
【见异思迁】亦作“见异思迁”。看见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谓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语本《管子·小匡》“少而習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又见《国语·齐语》。
【见景生情】①看到眼前景物而引起某种联想或感慨。②犹言随机应变。
【见智见仁】见“见仁见智”。
【见几而作】谓事前明察事物细微的变化,抓住有利时机而有所动作。
【见微知著】谓看到事物的一些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语本《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见义必为】谓看到正义的事情就去做。
【见义勇为】谓看到正义的事便勇敢地去做。语本《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见义敢为】见“见义勇为”。
【见义当为】见“见义必为”。
【见溺不救】犹言见死不救。
【见经识经】形容一看便明白,十分机灵。
【见貌辨色】通过观察脸色来辨别对方的心思。形容为人机灵。
【见诮大方】见“见笑大方”。
【见精识精】同“见经识经”。
【见惯不惊】经常看到,习以为常。 
【见惯司空】谓经常看到,不足为奇。
【见鞍思马】看到马鞍想起马。比喻触类相思。
【见贤思齐】看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向他学习,和他一样。
【见噎废食】比喻遇到偶然挫折就停止应作的事。
【见德思齐】见“见贤思齐”。
【见弹求鸮】看到弹丸,就想得到鸟的炙肉。比喻过早估计实效。语本《庄子·齐物论》:“且女亦大早计,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鸮炙。”
【见弹求鹗】见“见弹求鸮”。
【见机而作】同“见几而作”。
【见机行事】谓看清适当时机灵活地处理事情。
【见钱眼红】见“见钱眼开”。
【见钱眼开】谓贪鄙爱财。 
【见缝插针】比喻善于抓紧机会,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空间。
【见猎心喜】《二程遗书》卷七:“明道(程颢)年十六七时,好田猎。十二年,暮归,在田野间见田猎者,不觉有喜心。”后以“见猎心喜”比喻旧习难忘,触其所好,便跃跃欲试。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陶篁村》:“乾隆甲寅,春田以新补弟子员入场。先生见猎心喜,意欲重携铅椠。”徐兴业《金瓯缺》第二一章九:“高世宜真所谓是‘见猎心喜’,他一看机会已到,摆一摆手,示意部下休得妄动,惊走了它。”一说,为三国魏曹丕故事。见三国魏曹丕《〈典论〉自序》。亦省作“见猎”。 
【见羹见墙】相传尧去世后,舜仰慕三年,坐则见尧之幻影于墙,食则见尧之幻影于羹。见《后汉书·李固传》。后用以谓对圣贤的思慕。
【见世生苗】比喻眼前就会收效得利。
【见素抱朴】见“见素抱朴”。
【见素抱朴】现其本真,守其纯朴。谓不为外物所牵。
【间不容息】谓喘息的时间都没有。形容时间短促。
【间不容发】①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或事物很精密。语出《大戴礼记·曾天子圆》:“律居阴而治阳,■居阳而治阴,律■迭相治也,其闲不容发。”②比喻时间紧迫,事机危急。
【间不容缓】犹言刻不容缓。
【间不容瞚】谓眨眼的时间都没有。形容时间的短促。 
【间不容缕】同“闲不容发”。
【间不容砺】谓磨治的时间也没有。形容时间的短促。
【建功立事】犹“建功立业”。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桂阳太守李温等,皆建功立事,有补于世。”唐·林蕴《上宰相元衡弘靖书》:“见古人之有建功立事者,心则幕之。”
【建功立业】建立功勋业绩。
【建瓴高屋】同“高屋建瓴”。
【剑及履及】见“剑及屦及”。
【剑及屦及】亦作“剑及履及”。《左传·宣公十四年》:“楚子闻之,投袂而起,屦及於窒皇,剑及於寝门之外,车及於蒲胥之市。秋九月,楚子围宋。”言楚王急欲出兵为申舟报仇,迫不及待地跑出去,捧鞋的人追到窒皇,捧剑的人追到寝门之外,驾车的人追到蒲胥之市,才追上他。后以“剑及屦及”、“剑及履及”形容行动坚决迅速。 
【剑拔弩张】①语本《汉书·王莽传下》:“省中相惊传,勒兵至郎署,皆拔刃张弩。”喻形势紧张或声势逼人。②喻书画笔法崛奇雄健。③谓诗词中表现的豪情壮志过于显露。
【剑首一吷】见“剑头一吷”。
【剑气箫心】犹剑胆琴心。
【剑戟森森】比喻人的内心险刻可畏。
【剑态箫心】见“剑气箫心”。
【剑头一吷】《庄子·则阳》:“夫吹筦也,犹有嗃也;吹剑首者,夬而已矣。尧舜,人之所誉也;道尧舜於戴晋人之前,譬犹一吷也。”成玄英疏:“吹剑环,声则微小……吹剑首声,曾无足可闻也。”后遂以“剑头一吷”喻微小,无足轻重。 
【剑胆琴心】元吴莱《岁晚恍然有怀》诗:“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后以“剑胆琴心”比喻刚柔相济,任侠儒雅。
【贱入贵出】低价买进,高价卖出。
【贱目贵耳】谓轻视眼前所见,重视远道传闻。亦比喻舍近求远。
【贱买贵卖】低价买进,高价售出。
【贱敛贵出】旧时平抑物价的一种措施。谷贱伤农时,平价收进;谷贵苦民时,平价出售。
【贱敛贵发】见“贱敛贵出”。
【渐入佳境】《晋书·文苑传·顾恺之》:“恺之每食甘蔗,恆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意谓甘蔗下端比上端甜,从上到下,越吃越甜。后用来比喻境况逐渐好转或兴味逐渐浓厚。
【渐不可长】谓刚露头的不好事物不能容许其发展滋长。
【渐至佳境】见“渐入佳境”。
【谏尸谤屠】向尸体劝谏,向屠伯指责杀牲的过失。喻劝谏无益于事。
【践土食毛】①语出《左传·昭公七年》:“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杜预注:“毛,草也。”毛,泛指土地上生长的粮食蔬菜等植物。后以“践土食毛”谓蒙受君恩。②泛指起居生活。
【践律蹈礼】遵循礼法。
【践规踏矩】犹言循规蹈矩。 
【鉴空衡平】犹言明察持平。
【鉴前毖后】谓把过去的错误引为借鉴,以后谨慎行事,避免重犯。
【鉴貌辨色】①观察和辨识人的容颜神色。②有时含贬义。指善于观察别人脸色,以求取悦于人。
【鉴机识变】察看时机,了解动向。
【槛花笼鹤】栅栏中的花、笼中的鹤。比喻受约束者。
【江山好改,本性难移】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江山好改,秉性难移】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的本性的改变,比江山的变迁还要难。形容人的本性难以改变。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江水不犯河水】比喻彼此互不相干,没有关系。
【江左夷吾】《晋书·温峤传》:“于时江左草创,纲维未举,峤殊以为忧。及见王导共谈,欢然曰:‘江左自有管夷吾,吾复何虑!’”管夷吾,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相齐桓公成霸业。后来诗文中多以“江左夷吾”称许有辅国救民之才的人。
【江河日下】江水日益向下游流去。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江郎才掩】同“江淹才尽”。
【江郎才尽】同“江淹才尽”。
【江洋大盗】江河湖海上行凶抢劫的强盗。
【江流日下】见“江河日下”。
【江淹才尽】南朝梁江淹,少有文名,世称江郎。晚年诗文无佳句,时人谓之才尽。后来常用“江淹才尽”比喻才思衰退。 
【江淹梦笔】传说南朝梁江淹夜梦郭璞索还五色笔,尔后为诗遂无佳句。后因以“江淹梦笔”喻才思减退。
【江湖骗子】原指闯荡江湖靠卖假药、占卜算命等骗术谋生的人。后用以喻指专事招摇撞骗的人。
【江翻海沸】形容水势浩大。多用以比喻力量或声势壮大。
【江翻海倒】犹江翻海沸。
【江翻海扰】犹江翻海沸。
【江翻海搅】犹江翻海沸。
【将天就地】谓以高就低。
【将心比心】谓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体贴别人。
【将功折过】同“将功折罪”。 
【将功折罪】以功劳抵偿罪过。
【将功补过】以功劳补偿过错。
【将功赎罪】见“将功折罪”
【将本求利】用本钱谋求利润。
【将本求财】见“将本求利”。
【将李代桃】喻代人受罪或彼此顶替。
【将取固予】见“将夺固与”。
【将信将疑】犹言半信半疑。
【将计就计】利用对方计策,向对方施计。
【将胸比肚】犹将心比心。
【将无作有】把没有的事情当作有。
【将无做有】见“将无作有”。
【将勤补拙】以勤奋弥补笨拙。唐白居易《自到郡斋题二十四韵》:“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
【将夺固与】语本《老子》:“将欲夺之,必固予之。”固,通“姑”。 
【将虾钓鳖】喻占人便宜。
【将机就计】利用机会施行计谋。
【将机就机】随机行事。
【将错就错】已知做错而顺着错误做下去。
【将门有将】谓将帅家门出将帅。
【僵李代桃】亦作“僵桃代李”。比喻代人受罪责或以此代彼。
【僵桃代李】见“僵李代桃”。
【浆水不交】浆水不沾。谓为官清廉,无取于民。
【浆酒霍肉】视酒肉如浆霍。形容饮食豪侈。
【浆酒藿肉】见“浆酒霍肉”。
【讲文张字】谓讲求文字工丽并张大其词。
【讲古论今】上下古今无所不谈。形容话题广泛。
【讲信修睦】讲究信用,睦邻修好。
【讲经说法】讲论宗教经典,宣传教义。 
【匠心独具】工巧独特的艺术构思。
【匠心独运】工巧独特的艺术构思。
【匠门弃材】比喻无用之人。自谦之称。
【降心下气】虚心下气。
【降心相从】屈己从人。
【降心俯首】谓虚心下气,恭顺服从。
【降心顺俗】降低心志,随顺流俗。
【降本流末】犹言舍本逐末。
【降志辱身】降低自己的志向,屈辱自己的身份。
【降贵纡尊】放下高贵身份的架子。
【降尊纡贵】见“降贵纡尊”。
【降尊临卑】尊贵的人委曲自己的身分与地位较低的人交往。语本《礼记·郊特牲》:“此降尊以就卑也。”
【降颜屈体】犹言卑躬屈膝。 
【降龙伏虎】使龙虎降服驯顺。佛教和道教中都有降龙伏虎的故事。《后汉书·方术传下·徐登》“又赵炳,字公阿,东阳人,能为越方”李贤注引《抱朴子》:“道士赵炳,以气禁人,人不能起。禁虎,虎伏地,低头闭目,便可执缚。”又引《异苑》:“赵侯以盆盛水,吹气作禁,鱼龙立见。”南朝梁慧皎《高僧传·神异下·涉公》:“能以祕呪々下神龙。”唐道宣《续高僧传·习禅一·僧稠》:“闻两虎交斗,咆响振岩,乃以锡杖中解,各散而去。”后常以“降龙伏虎”比喻战胜重大困难。
【交口同声】犹言众口一词。
【交口称誉】众口同声称赞。
【交相辉映】谓各种光亮、色彩等相互映照。 
【交能易作】谓交换各业的劳动成果而互相获益。
【交浅言深】交情浅而言事深切。谓言谈有失分寸。
【交詈聚唾】谓一齐唾骂。
【交头互耳】犹交头接耳。
【交头接耳】谓彼此凑近耳边低声私语。
【交颈并头】形容许多人聚集在一起。
【交臂失之】《庄子·田子方》:“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与?”王先谦集解:“虽吾汝终身相与,不啻把一臂而失之,言其暂也。”后以“交臂失之”谓当面错过机会。
【交臂相失】犹言交臂失之。
【郊寒岛瘦】①唐代孟郊、贾岛之诗,清峭瘦硬,好作苦语,故有此谓。②喻寒酸相。 
【浇瓜之惠】汉刘向《新序·杂事四》载:梁与楚的边亭皆种瓜。楚亭人妒恨梁人的瓜长得好,夜往毁之。梁县令宋就制止了梁人的报复,并派人帮助楚人灌瓜,使楚瓜日美。楚王以重金相谢,与梁交好。后因以“浇瓜之惠”比喻以德报怨,不因小事而引起纷争。
【浇淳散朴】亦作“浇醇散朴”。谓使淳朴的社会风气变得浮薄。
【浇醇散朴】见“浇淳散朴”。
【娇生惯养】谓在备受宠爱和纵容中长成。
【娇皮嫩肉】谓肌肤细嫩。
【娇声娇气】形容说话娇滴滴的声气。
【娇鸾雏凤】幼小的鸾凤。比喻青春年少的情侣。

【骄生惯养】犹言娇生惯养。骄,通“娇”。 
【骄兵必败】恃强轻敌的军队必定要打败仗。语本《汉书·魏相传》:“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有灭。”
【骄佚奢淫】同“骄奢淫逸”。
【骄兒騃女】指天真幼稚的兒童。骄,通“娇”。
【骄侈淫虐】同“骄奢淫逸”。
【骄侈暴佚】同“骄奢淫逸”。
【骄泰淫泆】同“骄奢淫逸”。
【骄奢放逸】同“骄奢淫逸”。
【骄奢淫佚】同“骄奢淫逸”。
【骄奢淫泆】同“骄奢淫逸”。
【骄奢淫逸】骄横奢侈,荒淫无度。
【骄傲自满】自高自大,自以为满足。
【胶柱鼓瑟】鼓瑟时胶住瑟上的弦柱,就不能调节音的高低。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胶柱调瑟】同“胶柱鼓瑟”。
【胶鬲之困】胶鬲,商周时人,纣时因遭世乱,曾隐遁为商。《孟子·告子下》:“胶鬲举於鱼盐之中。”后因以“胶鬲之困”指士人不在位而处于困难之境。
【教妇初来,教兒婴孩】谓施教应该及早。
【教无常师】谓受教不必有固定的老师。语出《书·咸有一德》:“德无常师,主善为师。”
【教猱升木】《诗·小雅·角弓》:“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毛传:“猱,猨属;涂,泥;附,著也。”郑玄笺:“猱之性善登木,若教使,其为之必也。”后用以比喻教唆坏人为恶。 
【教学相长】指教和学的相互促进。
【椒焚桂折】比喻仁人志士被残害。
【焦金流石】金属烧焦,石头熔化。形容天气干旱酷热。
【焦思苦虑】着急忧虑,苦心思考。
【焦眉苦脸】形容焦急愁苦的神色。
【焦眉愁眼】形容忧虑愁苦的表情。
【焦眉皱眼】见“焦眉愁眼”。
【焦脣乾舌】见“焦脣乾舌”。
【焦脣乾舌】亦作“焦脣乾舌”。谓忧心如焚,脣舌亦为之干枯。
【焦脣敝舌】谓费尽口舌。
【焦脣乾舌】亦作“焦脣乾舌”。谓忧心如焚,脣舌亦为之干枯。
【焦脣乾肺】谓忧心如焚,肺为之枯干。 
【焦熬投石】谓以至脆之物攻坚石,势在必败。
【焦头烂额】①形容被火烧伤得很严重。②指牺牲惨重。③喻处境狼狈或十分窘迫。
【燋金烁石】使金石销熔。形容酷热。北齐·刘昼《刘子新论·大质》:“大热煊赫,焦金烁石。”
【燋头烂额】同“焦头烂额”。
【鹪鹩一枝】鹪鹩:小鸟名,以麻发为窝,系于树枝。鹪鹩做窝,只占用一根树枝。比喻一个安身之处或一个工作位置。《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鹪巢蚊睫】《晏子春秋·外篇下十四》:“公曰:‘天下有极细乎?’晏子对曰:‘有。东海有蟲,巢于■睫,再乳再飞,而■不为惊。臣婴不知其名,而东海渔者命曰焦冥。’”后以“鹪巢蚊睫”极言细微。鹪,通“焦”。指焦螟。
【角巾私第】穿常服而居私宅。谓功成隐退。
【角巾东路】《晋书·羊祜传》:“尝与从弟琇书曰:‘既定边事,当角巾东路,归故里,为容棺之墟。’”意谓辞官退隐,登东归之路。后用以为归隐的典故。
【角户分门】分立门户。比喻结党营私。
【挢抂过正】矫枉过正。谓纠正偏差而超过必要的限度。
【挢揉造作】矫揉造作。谓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狡兔三穴】见“狡兔三窟”。
【狡兔三窟】《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后以“狡兔三窟”喻藏身处多,便于避祸。 
【狡焉思逞】见“狡焉思启”。
【狡焉思启】《左传·成公八年》:“夫狡焉思启封疆以利社稷者,何国蔑有?”谓怀贪诈之心图谋侵人之国。后亦以“狡焉思肆”、“狡焉思逞”指怀贪诈之心妄图逞其阴谋。
【狡焉思肆】见“狡焉思启”。
【脚不沾地】见“脚不点地”。
【脚不点地】形容走路飞快。
【脚心朝天】死的隐语。
【脚忙手乱】同“手忙脚乱”。慌张不知所措。
【脚高步低】形容步履倾斜。
【脚踏实地】①脚踏稳在地上,常有站稳义。②比喻做事认真踏实。 
【搅海翻江】形容水势浩大。多比喻力量或声势极其壮大。
【皦短心长】同“发短心长”。
【叫苦不迭】不断地叫苦。
【叫苦连天】形容苦恼至极而诉苦不已。
【较长絜短】见“较短絜长”。
【较若画一】谓明确一致。
【较短比长】见“较短量长”。
【较短絜长】谓比较高低。
【较短量长】谓比较长短,评论优劣。
【较瘦量肥】比较肥瘦。喻评论姿容。
【较德焯勤】显著的德行和功劳。
【斠若画一】公平持正;整齐画一。
【斠然一概】持平一致。
【接二连三】一个接一个,连续不断。
【揭地掀天】犹言翻天覆地。 
【揭箧探囊】见“揭箧担囊”。
【揭箧担囊】盗窃箱笼等财物。
【嗟来之食】原指悯人饥饿,呼其来食。后多指侮辱性的施舍。《礼记·檀弓下》:“齐大饥,黔敖为食於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默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於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街号巷哭】号哭于大街小巷。形容悲痛至极。
【街谈巷语】见“街谈巷议”。
【街谈巷说】见“街谈巷议”。
【街谈巷谚】见“街谈巷议”。
【街谈巷议】①街巷中的谈说议论,即民间的舆论。②在街巷中谈说议论,形容议论纷纷。 
【街头巷尾】指大街小巷。
【街头巷底】见“街头巷尾”。
【街谭巷议】见“街谈巷议”。
【衔石填海】《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於东海。”后因以“衔石填海”比喻为实现既定目标,坚韧不拔地奋斗到底。
【衔沙填海】犹言衔石填海。
【衔华佩实】①谓草木开花结果。②比喻文章的形式和内容都很完美。
【衔橛之虞】同“衔橛之变”。
【衔橛之变】指车马倾覆的危险。亦喻意外发生的事故。
【孑然一身】孤零零一个人。
【劫后馀生】谓大灾大难后留存下的人或物。 
【劫富济贫】夺取富人财产救济贫苦者。在封建社会里是农民起义的一种斗争形式或口号。
【诘戎治兵】谓整治军事。戎,戎服;兵,兵器。语本《书·立政》:“其克诘尔戎兵。”
【诘曲聱牙】形容文句艰涩,不通顺暢达。
【诘屈磝碻】形容语言生硬难懂。
【诘屈聱牙】同“诘曲聱牙”。
【诘屈謷牙】同“诘曲聱牙”。
【诘诎聱牙】同“诘曲聱牙”。
【洁己奉公】谓自身廉洁,为公事尽力。
【洁己从公】见“洁己奉公”。
【洁身自守】保持住个人自身的纯洁。
【洁身自好】保持自身的纯洁,不同流合污。
【洁身自爱】见“洁身自好”。
【洁身累行】纯洁身心,约束自己的行为。累,通“縲”。
【洁清自矢】谓保持自身清廉正直。
【洁浊扬清】犹激浊扬清。
【捷足先得】谓行动敏捷的先达到目的,或得其所求。
【捷足先登】同“捷足先得”。
【捷雷不及掩耳】犹迅雷不及掩耳。喻事起突然,不及防备。
【桀犬吠尧】桀相传是夏代的暴君,尧是传说中的远古时代的圣君。“桀犬吠尧”谓桀的狗向着尧乱叫。比喻坏人的爪牙攻击好人。也谓各为其主。语出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今人主诚能去骄傲之心,怀可报之意,披心腹,见情素,隳肝胆,施德厚,终与之穷达,无爱於士,则桀之狗可使吠尧,而跖之客可使刺由。” 
【桀敖不驯】同“桀骜不逊”。
【桀贪骜诈】凶暴贪婪而又傲慢狡诈。
【桀傲不恭】同“桀骜不逊”。
【桀傲不驯】同“桀骜不逊”。
【桀骜不恭】同“桀骜不逊”。
【桀骜不驯】同“桀骜不逊”。
【桀骜不逊】凶悍倔强,傲慢不顺从。
【桀骜自恃】强横自负。
【桀骜难驯】谓凶悍倔强,难以驯服。
【截长补短】①截取有馀,以补不足。②比喻用长处补短处。
【截趾適履】犹削足适履。比喻本末倒置或勉强凑合。
【截胫剖心】砍断足胫,剖开心胸。《书·泰誓下》:“扞纣呴斮朝涉之胫,剖贤人之心。”孔传:“扞纣王呴冬月见朝涉水者,谓其胫耐寒,斩而视之;比干忠谏,谓其心异於人,剖而观之。酷虐之甚。”后以“截胫剖心”为暴君酷虐残民之典。
【截然不同】谓不同之处非常分明。
【截发剉稾】见“截发留宾”。
【截发留宾】晋陶侃少家贫。一日大雪,同郡孝廉范逵往访,陶母湛氏剪发卖以治馔款客,并剉碎草荐以供其马。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后以“截发留宾”为贤母好客的典故。
【截辕杜辔】犹拦驾。语本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截来辕於谷口,杜妄辔於郊端。”
【截断众流】喻识见玄远,超情越识。
【截镫留鞭】唐冯贽《云仙杂记·截镫留鞭》:“姚崇牧荆州,受代日,阖境民泣,抚马首截镫留鞭,以表瞻恋。”后用为对离职官吏表示挽留惜别的套语。亦省作“截镫”。 
【截铁斩钉】同“斩钉截铁”。比喻坚定不移,或果断干脆。佛教禅宗比喻截断妄想。
【截鹤续凫】《庄子·骈拇》:“长者不为有馀,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后因以“截鹤续凫”比喻事物勉强相代,失其本性。
【解甲休士】卸下盔甲让士兵休息。谓不再战斗。
【解甲休兵】见“解甲休士”。
【解甲投戈】卸掉盔甲,放下武器。谓不再战斗。
【解甲倒戈】谓敌方战士归顺,转向攻击。 
【解甲归田】脱下战袍,回乡务农。指将士复员,不再从事战争。
【解民倒悬】比喻把受苦难的人民解救出来。解,解救;倒悬,头朝下倒挂着。语出《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
【解衣包火】比喻不解决问题,只招致危险。
【解衣抱火】见“解衣包火”。
【解衣般礴】脱衣箕坐。指神闲意定,不拘形迹。后亦指行为随便,不受拘束。
【解衣推食】慷慨赠人衣食。谓施惠于人。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於此。” 
【解衣槃磅】同“解衣般礴”。
【解衣磅礴】同“解衣般礴”。
【解衣盘礴】同“解衣般礴”。
【解纷排难】谓为人调解纠纷或排除危难。
【解铃须用系铃人】见“解铃还须系铃人”。
【解铃还须系铃人】宋惠洪《林间集》卷下载:法灯泰钦禅师少解悟,然未为人知,独法眼禅师深奇之。一日法眼问大众曰:“虎项下金铃,何人解得?”众无以对。泰钦适至,法眼举前语问之,泰钦曰:“大众何不道:‘系者解得。’”由是人人刮目相看。事亦见明瞿汝稷《指月录》卷二三。后因以“解铃须用系铃人”、“解铃还须系铃人”比喻由谁引起的麻烦,仍须由谁去解决。 
【解铃还是系铃人】见“解铃还须系铃人”。
【解铃系铃】见“解铃还须系铃人”。
【解剑拜仇】谓息争释怨。汉许荆兄子世尝杀人,仇者将杀世,荆乃跪拜仇者曰:“兄早没,只一子,原杀身代之。”仇者曰:“许掾郡中称贤,何敢相侵!”因解剑去。事见《汉书·许荆传》。
【解黏去缚】解除黏著和束缚。
【戒骄戒躁】警惕产生骄傲和急躁的情绪。
【借刀杀人】亦作“借剑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利用别人的手去害人。
【借水行舟】见“借水推船”。
【借水推船】亦作“借水行舟”。谓趁势行事。
【借公行私】借公事的名义谋取私利。 
【借古讽今】借评论古代某人某事的是非,讽喻现实。
【借交报仇】亦作“借客报仇”。亦作“借身报仇”。指舍身助人报仇。
【借花献佛】《过去现在因果经》一:“今我女弱不能得前,请寄二花以献於佛。”后以“借花献佛”比喻拿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借身报仇】见“借交报仇”。
【借面吊丧】谓人虚有其表。
【借风使船】借风力行船,比喻顺势行事。
【借客报仇】见“借交报仇”。
【借尸还阳】犹言借尸还魂。
【借尸还魂】迷信者谓人死后灵魂附着于他人的尸体而复活。元岳伯川《铁拐李·楔子》:“岳寿,谁想你浑家将你尸骸烧化了,我如今着你借尸还魂,尸骸是小李屠,魂灵是岳寿。”《西游记》第十一回:“魏徵奏道:‘御妹偶尔寿促,少苏醒便说此话,此是刘全妻借尸还魂之事。’”清袁枚《新齐谐·借尸延嗣》:“阎君指长鬼告予曰:‘此尔翁也。着他领尔借尸还魂,生子延祀。’”后比喻已经没落或死亡的事物、势力、思想等假托别的名义重新出现。 
【借酒浇愁】①用喝酒来排遣愁怀。②比喻用诗文来抒发愁苦的感情。
【借景生情】借眼前的事物激发思想感情。
【借剑杀人】见“借刀杀人”。
【借篷使风】比喻借他人之力办事。
【借题发挥】①假借某事为题,表达自己真正的意思,或发表与此事无关的议论。②假借某事为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巾帼须眉】犹言女中丈夫。巾帼,指女子;须眉,指男子。称女子而有丈夫气概者。
【斤斤计较】过分计较无关紧要的小事。
【斤斤较量】谓在琐细的小事上过分计较。
【今夕何夕】今夜是何夜?多用作赞叹语。谓此是良辰。
【今日有酒今日醉】见“今朝有酒今朝醉”。
【今月古月】唐李白《把酒问月》诗:“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后人诗词中常用“今月古月”一语,谓月亮古今如一,而人事代谢无常。
【今生今世】此生此世。谓有生之年。
【今来古往】犹古往今来。
【今非昔比】今天与过去不能相比。形容变化巨大。 
【今是昔非】见“今是昨非”。
【今是昨非】亦作“今是昔非”。现在对,而过去错了。含有悔悟之意。语出晋陶潜《归去来兮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今朝有酒今朝醉】亦作“今日有酒今日醉”。今天有酒则今天痛饮。比喻只图眼前享乐。
【今蝉蜕壳】金蝉tuō壳(版 权 所有 ew en y a n.co m 易 文 言网)。今,通“金”。谓使用计谋而逃脱。
【金人三缄】指人之慎言。语出《孔子家语·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金口木舌】汉扬雄《法言·学行》:“天之道不在仲尼乎?仲尼驾说者也;不在兹儒乎?如将复驾其所说,则莫若使诸儒金口而木舌。”李轨注:“金宝其口,木质其舌,传言如此,则是仲尼常在矣。”汪荣宝义疏:“使诸儒金口而木舌者,欲其宣扬圣人制作之义,亦如奋木铎以警众也。”“金口木舌”原指木铎,古时施行政教时,奋木铎以振告万民。后借喻为宣扬圣人教导的话。 
【金口玉牙】喻口齿尊贵,说话正确不能改变。
【金口玉言】见“金口玉音”。
【金口玉音】旧时用以指天子之言。后泛指说话正确,不能改变。
【金口御言】同“金口玉音”。
【金友玉昆】谓一门兄弟才德并美。后常用为对他人兄弟的美称。 
【金戈铁甲】同“金戈铁马”。
【金戈铁马】①指战争,兵事。②形容威武雄壮的军旅兵马。③借指武职、军人。
【金戈铁骑】见“金戈铁马”。
【金丹换骨】喻诗人创作进入了造诣极深的顿悟境界。
【金玉之言】同“金石良言”。
【金玉良言】见“金石良言”。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比喻外表华美而内质破败。
【金玉满堂】①极言财富之多。②引申为称誉才学美富。
【金玉锦绣】指珍贵华美之物。
【金石之交】①比喻坚贞不渝的友情。②指盟约。
【金石之言】同“金石良言”。
【金石不渝】像金石一样不可改变。形容坚守盟约、节操等。 
【金石可开】见“金石为开”。
【金石至交】见“金石之交”。
【金石交情】见“金石之交”。
【金石良言】比喻非常宝贵的教导或劝告。
【金石为开】形容一个人心诚志坚,力量无穷。语出汉刘向《新序·杂事四》:“熊渠子见其诚心,而金石为之开,况人心乎?”
【金石丝竹】指钟、磬、琴瑟、箫管四类乐器。亦泛称各种乐器。
【金印紫绶】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古代相国、丞相、太尉、大司空、太傅、太师、太保、前后左右将军及六宫后妃所掌。亦为表示品级之服饰。魏晋以后,光禄大夫得假金章紫绶,因亦称金紫光禄大夫。《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后汉书·皇后纪论》:“六宫称号,惟皇后贵人,金印紫绶。”亦作“金章紫绶”。《晋书·舆服志》:“贵人、夫人、贵嫔是为三夫人,皆金章紫绶。”后用以代指高官显爵。 
【金光盖地】比喻钱神的本领高强。
【金字招牌】①指商店用金粉涂字的招牌。②比喻在公众中信誉卓著者。③比喻冠冕堂皇的名义或称号。
【金谷酒数】晋石崇《金谷诗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后以“金谷酒数”泛指宴会上罚酒三杯的常例。
【金枝玉叶】①形容美好的花树枝叶。②比喻皇族子孙以及出身高贵的人。 
【金波玉液】比喻美酒。
【金门绣户】指富贵人家。
【金城千里】谓辽阔的国土坚城环绕,险固可靠。
【金城石室】比喻险固的城池。
【金城汤池】金属造的城,沸水流淌的护城河。形容城池险固。《汉书·蒯通传》:“边地之城,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
【金相玉式】同“金相玉质”。
【金相玉映】同“金相玉质”。
【金相玉振】同“金相玉质”。
【金相玉质】形容人或物外表和内质俱美。
【金枷玉锁】枷为套在颈上的刑具,锁为铁环钩连而成的刑具。“金枷玉锁”比喻既是珍宝,又是包袱。
【金昭玉粹】谓如金玉之明美。 
【金科玉条】同“金科玉律”。
【金科玉律】谓不可变更的法令或规则。后多比喻不可变更的信条。
【金科玉臬】同“金科玉律”。
【金风玉露】秋风和白露。亦借指秋天。
【金迷纸醉】谓居室和陈设精美华丽,使人迷恋醉心。后用以比喻奢侈豪华的享乐生活。
【金屋之选】谓被贵人选为妻室。
【金屋贮娇】《汉武故事》:“帝以乙酉年七月七日生于猗兰殿。年四岁,立为胶东王。数岁,长公主嫖抱置膝上,问曰:‘兒欲得妇不?’胶东王曰:‘欲得妇。’长主指左右长御百馀人,皆云不用。末指其女问曰:‘阿娇好不?’於是乃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原指汉武帝要用金屋接纳阿娇作妇,后常用以形容娶妻或纳妾。 
【金屋娇娘】指高贵而美丽之女子。
【金屋藏娇】见“金屋贮娇”。
【金翅擘海】见“金鳷擘海”。
【金刚努目】形容面目威猛可畏。
【金刚怒目】见“金刚努目”。
【金刚眼睛】指目光锐利能洞彻原形的眼睛。
【金针度人】唐白居易有《白氏金针诗格》三卷。见《宋史·艺文志八》。金元好问《论诗》诗之三:“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因谓把某种技艺的秘法、诀窍传授给别人。
【金瓶落井】犹言石沉大海。语本南朝齐宝月《估客乐》诗之二:“莫作瓶落井,一去无消息。” 
【金钗换酒】语本唐元稹《三遣悲怀》诗之一:“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后用以形容贫穷潦倒,落拓失意。
【金钗细合】金钗和钿合。传说中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的信物。
【金章玉句】指华丽的诗文。
【金章紫绶】见“金印紫绶”。
【金淘沙拣】从沙里淘拣金子。比喻写作时琢词炼句。
【金貂取酒】见“金貂换酒”。
【金貂换酒】《晋书·阮孚传》:“迁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尝以金貂换酒,复为所司弹劾,帝宥之。”后以“金貂换酒”比喻文人狂放不羁。
【金貂贳酒】见“金貂换酒”。
【金童玉女】道教谓供神仙役使的童男童女。 
【金碧荧煌】同“金碧辉煌”。
【金碧辉映】同“金碧辉煌”。
【金碧辉煌】形容色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金台市骏】犹言千金市骨。谓不惜以高价买养骏马。比喻延揽贤才十分诚恳。语本《战国策·燕策一》所载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的故事。
【金榜挂名】见“金榜题名”。
【金榜题名】科举殿试揭晓的榜上有名。谓殿试录取。
【金尽裘敝】形容贫困失意的样子。语本《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纳。黑貂之裘弊,黄金百镒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金闺玉堂】指朝廷官宦。
【金闺国士】指朝廷的杰出才士。 
【金瓯无缺】比喻国土完整。
【金鳷擘海】喻诗文雄健有力,精深透彻。
【金辉玉洁】形容文辞斑斓简洁。
【金浆玉液】见“金浆玉醴”。
【金浆玉醴】①道教谓以金和玉溶于朱草而成的仙药。参阅晋葛洪《抱朴子·金丹》。一说指唾液。②比喻美酒。
【金篦刮目】比喻翻然醒悟。
【金声玉色】比喻人的坚贞品格和操守。
【金声玉服】见“金声玉色”。
【金声玉振】①谓以钟发声,以磬收韵,奏乐从始至终。语出《孟子·万章下》:“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②比喻声名昭著远扬。③比喻音韵响亮、和谐。 
【金声玉润】喻文章气韵优美。语出汉班固《东都赋》:“玉润而金声。”
【金声掷地】谓掷地作金石之声。形容语言文字铿锵有力。
【金针见血】犹言一针见血。比喻说话简短,切中要害。
【金蝉tuō壳(版 权 所有 ew en y a n.co m 易 文 言网)】①比喻趁暂时未被对方察觉,制造或利用假象,乘机逃脱。②比喻蜕变改易。元·马致远《任风子》四折:“唬的我玉魂消,怎堤防笑里刀,他待显耀雄豪,乱下风飑,天也我几时能勾金蝉tuō壳(版 权 所有 ew en y a n.co m 易 文 言网)。”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七回:“如今便赶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个“~”的法子。”《西游记》二○回:“这个叫做‘金蝉tuō壳(版 权 所有 ew en y a n.co m 易 文 言网)计’,他将虎皮盖在此,他却走了。”茅盾《子夜》二:“老赵本来是多头大户,交割期近,又夹着个旧历端阳节,他一定感到恐慌,因而什么多头公司莫非是他的‘金蝉tuō壳(版 权 所有 ew en y a n.co m 易 文 言网)’计罢?”亦作“tuō壳(版 权 所有 ew en y a n.co m 易 文 言网)金蝉”。
【金璧辉煌】同“金碧辉煌”。
【金断觿决】如同金属的刀斧砍物,骨制成的锥子解结。形容决断迅速。
【金镳玉络】见“金镳玉辔”。
【金镳玉辔】①指施于马匹的华美御具。②比喻爵禄。
【金镶玉裹】喻荣华的生活。
【津津有味】形容兴味浓厚。
【津津乐道】形容饶有兴味地谈论。
【谨小慎微】对待细小的事情谨慎小心。
【谨本详始】谓事情一开始就要谨慎严格。
【谨行俭用】谨慎行事,节省费用。
【谨身节用】修身饬行,节省其用。
【谨言慎行】说话小心,行动谨慎。语本《礼记·缁衣》:“故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则民谨於言而慎於行。”
【谨始虑终】谓慎之于始并虑及其终。
【谨终如始】谓谨慎小心、始终一致。
【谨终慎始】见“谨终如始”。
【谨谢不敏】犹言敬谢不敏。用作自谦或推托之辞。不敏,不聪明,无能力。
【锦上添花】比喻美上加美,好上加好。
【锦片前程】形容十分美好的前途。
【锦心绣口】见“锦心绣口”。
【锦心绣腹】同“锦心绣口”。
【锦心绣口】比喻优美的文思,华丽的词藻。
【锦衣玉食】形容生活优裕。
【锦衣肉食】见“锦衣玉食”。
【锦衣行昼】谓富贵须归故里。语本《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锦阵花营】见“锦营花阵”。
【锦胸绣口】犹言锦心绣口。
【锦瑟华年】喻青春时代。语出唐李商隐《锦瑟》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锦绣心肠】见“锦绣肝肠”。
【锦绣河山】见“锦绣山河”。
【锦绣前程】见“锦片前程”。
【锦团花簇】形容五色缤纷,十分华丽。
【锦篇绣帙】华美的篇章。
【锦营花阵】喻指风月场所。
【锦簇花团】见“锦团花簇”。
【锦绣山河】犹言锦绣江山。
【锦绣江山】形容美好的国土。
【锦绣肝肠】谓满腹诗文,善出佳句。语本唐李白《冬日于龙门送从弟京兆参军令问之淮南觐省序》:“(紫云仙季)常醉目吾曰:‘兄心肝五藏,皆锦绣耶?不然,何开口成文,挥翰雾散?’”
【锦绣河山】见“锦绣山河”。
【锦囊玉轴】①谓玉轴装裱,盛以锦囊。指对书画作品的珍爱宝藏。②借指名贵的书画作品。
【锦囊妙计】封在锦囊中的神妙计策。常比喻预先安排下的应付意外、解救危急的有效方法。
【锦囊佳句】指优美的文句。语本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忄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兒要当呕出心乃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
【锦囊佳制】犹言锦囊佳句。
【锦囊还矢】谓凯旋告捷。语本《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柳亚子有《十一月二十九日为邓择生先烈殉国南都十六周忌辰赋诗遥奠锦囊还矢雠头告庙之日知不逾明岁今朝矣》诗。
【进寸退尺】①进一寸,退一尺。语本《老子》:“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比喻得不偿失。②谓进退。
【进本退末】犹言重农抑商。
【进可替不】见“进可替否”。
【进可替否】谓向君主进献良策以废弃弊政。
【进利除害】犹言兴利除害。
【进退亡据】同“进退无据”。
【进退中度】见“进退有度”。
【进退中绳】前进后退均合规矩。
【进退可否】谓进升合格者,黜退不合格者。
【进退可度】见“进退有度”。
【进退失所】见“进退无所”。
【进退失措】见“进退无措”。
【进退失图】前进或后退都有错误。谓指挥失策。
【进退失踞】同“进退无据”。
【进退失据】同“进退无据”。
【进退出处】指仕途的升迁和降职,出仕和退隐。
【进退有度】谓前进后退动作均合法度。
【进退有常】①谓盈亏有规律。②谓前进和后退都有规律。
【进退有节】谓前进后退动作均合法度。
【进退存亡】前进,退却,生存,死亡。泛指各种处境。
【进退迍邅】犹言进退两难。
【进退两端】进退两难,迟疑不决。
【进退两难】进也不好,退也不好。比喻处境困难。
【进退狐疑】进退两难,迟疑不决。
【进退首鼠】进退不定;犹豫不决。首鼠,踌躇。
【进退狼狈】进退两难;陷于困境。
【进退消长】见“进退消息”。
【进退消息】增减;变化。
【进退唯谷】见“进退维谷”。
【进退惟谷】见“进退维谷”。
【进退惟咎】谓进退两难而动辄得咎。
【进退跋疐】犹言进退两难。
【进退无依】谓前进、后退均无所凭依。
【进退无所】前进后退均无容身之处。比喻处境困难。
【进退无门】同“进退无路”。
【进退无途】同“进退无路”。
【进退无措】谓进退两难而无法应付。
【进退无路】前进后退均无路可走。谓处境困难。
【进退无据】谓前进后退均无所凭依,处境窘迫。
【进退为难】见“进退两难”。
【进退裕如】谓前进和后退均从容不费力。
【进退损益】增减变动。
【进退路穷】犹言进退无路。
【进退荣辱】谓仕途的迁升或降职,荣耀或耻辱。
【进退维谷】犹言进退两难。谷,比喻穷困之境。
【进退维亟】进退都处于危急境地。
【进退维艰】见“进退维亟”。
【进退履绳】见“进退中绳”。
【进退应矩】前进后退均合规矩。
【进退双难】见“进退两难”。
【进退触籓】前进后退都有障碍,谓进退两难。语出《易·大壮》:“羝羊触籓,不能退,不能遂。”孔颖达疏:“退谓退避,遂谓进往。”羝,公羊。籓,篱笆。
【进退触篱】见“进退触籓”。
【进俯退俯】前进后退都不齐一。
【进旅退旅】谓队列进退如一而不杂乱。
【进善退恶】进用贤善,黜退奸恶。
【进善黜恶】见“进善退恶”。
【进善惩奸】进用善良,惩治奸恶。
【进善惩恶】见“进善惩奸”。
【进道若退】谓前进之道反若后退。
【进道若踡】见“进道若退”。
【进禄加官】谓进升官位增加俸禄。
【进种善群】谓提高民族素质。
【进荣退辱】以仕途的进升为光荣、降职为耻辱。
【进贤用能】同“进贤任能”。
【进贤任能】进荐任用贤能之士。
【进贤拔能】犹言进贤任能。
【进贤退佞】犹言进贤黜佞。
【进贤退奸】犹言进贤黜佞。
【进贤退愚】进用贤能,黜退愚懦。
【进贤屏恶】犹言进贤黜佞。
【进贤进能】犹言进贤任能。
【进贤达能】犹言进贤任能。
【进贤兴功】谓荐举贤士功臣。
【进贤黜佞】进用贤良,黜退奸佞。
【进贤黜奸】犹言进贤黜佞。
【进贤黜恶】犹言进贤黜佞。
【进德修业】同“进德脩业”。
【进德脩业】谓增进道德与建立功业。
【进锐退速】谓急于求进者往往后退亦快。语出《孟子·尽心上》:“其进锐者,其退速。”朱熹集注:“进锐者,用心太过,其气易衰,故退速。”
【进壤广地】扩展地域。
【近水楼台】见“近水楼台先得月”。
【近水楼台先得月】宋俞文豹《清夜录》:“范文正公镇钱唐,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公即荐之。”后常用来比喻由于近便而获得优先的机会。
【近在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近在眉睫】比喻相距极近。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接近朱砂容易变红,接近墨容易变黑。强调客观环境具有很大影响。
【近交远攻】谓与邻近者交好,而对较远者施用武力。
【近悦远来】①近居的人悦服,远处的人慕化而来。形容政治清明,远近归附。语本《论语·子路》:“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邢昺疏:“子曰:当施惠於近者,使之喜说,则远者当慕化而来也。”②商家亦用以招徠客人。
【近亲繁殖】①指亲缘关系较近的家畜个体间的交配。近亲繁殖会使后代体弱,生活力、繁殖力降低。比喻在学术上只以自己的一种理论、一套教学内容和方法来培养学生或进行科研,学生毕业后又都留在本校工作。②比喻领导干部在本地区、本单位大量任用自己的亲属。
【侭多侭少】方言。犹言尽其所有。
【晋用楚材】谓一国聘用别国的人才。
【晋阳之甲】《公羊传·定公十三年》记晋赵鞅兴晋阳之甲,以清君侧为名,逐荀寅、士吉射。后因称地方长吏不满朝廷而举兵内向为兴“晋阳之甲”。
【晋惠闻蛙】晋惠帝昏庸愚暗,尝在华林园听到蛙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曰:“何不食肉糜?”见《晋书·惠帝纪》。后因以“晋惠闻蛙”喻愚蒙寡识。
【祲威盛容】庄重的声威和盛大的仪容。
【禁止令行】同“令行禁止”。谓施禁则止,出令则行。
【禁中颇牧】廉颇、李牧皆战国时赵国守边御敌之良将。唐宣宗时,党项扰河西,翰林学士毕諴上破羌条陈甚悉,帝大悦,曰:“吾将择能帅者,孰谓颇牧在吾禁署,卿为朕行乎!”于是拜諴为邠宁节度使、河西供军安抚使。諴于任内多所建树。事见《新唐书·毕諴传》。后以“禁中颇牧”比喻宫廷侍从官中文才武略兼备者。
【禁攻寝兵】谓止息战事。
【禁舍开塞】谓禁罚和赦免,开放和闭锁。
【禁情割欲】制约感情和欲望。
【禁鼎一脔】御用鼎器中的一塊肉。比喻珍美之物。
【噤口捲舌】谓缄默不言。
【噤若寒蝉】形容不敢说话。亦泛指默不作声。蝉到秋深天寒即不再叫,故以为喻。语本《后汉书·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泾渭自分】见“泾渭分明”。
【泾渭自明】见“泾渭分明”。
【荆天棘地】遍地荆棘。比喻艰险困厄的境地。
【荆钗布裙】荆枝为钗,粗布为裙。妇女简陋寒素的服饰。
【荆棘铜驼】汉铸铜驼两座,原置洛阳宫门外。晋索靖有远量,知天下将乱,指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见《晋书》本传。后因以“荆棘铜驼”喻世乱荒凉。
【荆棘满途】荆棘遍地。喻世道艰难。
【惊才风逸】谓惊人的才华如风飘逸。
【惊才绝艳】见“惊才绝艳”。
【惊才绝艳】形容才华惊人,文辞瑰丽。
【惊弓之鸟】曾受箭伤,闻弓弦声而惊堕的鸟。喻受过惊吓而遇事惶惶的人。语本《战国策·楚策四》:“更羸舆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
【惊天地泣鬼神】天地震动,连鬼神也感动得流泪。形容非常惊人和感人。
【惊天动地】①形容发生的事情极不寻常,令人震惊。②形容音响洪亮。③犹言大惊小怪。
【惊心吊魄】见“惊心动魄”。
【惊心吊胆】形容十分害怕或担心。
【惊心怵目】同“惊心骇瞩”。
【惊心破胆】谓内心十分震惊、恐惧。
【惊心眩目】震动人心,耀人眼目。
【惊心动魄】①谓扣人心弦,激动人心。②谓令人十分惊惶恐惧。
【惊心悼胆】见“惊心吊胆”。
【惊心丧魄】亦作“惊心褫魄”。形容十分恐惧。
【惊心裂胆】见“惊心破胆”。
【惊心悲魄】谓使人心中震动和悲哀。
【惊心夺目】谓内心震动很大,引起非常注意。
【惊心惨目】眼见之后内心震动,感到悲惨。
【惊心褫魄】见“惊心丧魄”。
【惊心骇目】同“惊心骇瞩”。
【惊心骇神】谓内心感到十分震惊。
【惊心骇瞩】谓看到后内心感到震惊。
【惊世绝俗】谓卓绝特异,使世人震动。
【惊世震俗】见“惊世骇俗”。
【惊世骇目】谓使世人见而惊奇。
【惊世骇俗】亦作“惊世震俗”。因言行异于寻常而使世俗震惊。
【惊耳骇目】耳闻目见后内心震惊。
【惊肉生髀】《三国志·蜀志·先主传》“绍遣将道路奉迎,身去鄴二百里,与先主相见”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备住荆州数年,尝於表刘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后以“惊肉生髀”惊叹久处安逸,不能有所作为。
【惊见骇闻】见“惊耳骇目”。
【惊采绝艳】谓文采惊人,辞藻华美。
【惊弦之鸟】见“惊弓之鸟”。
【惊皇失措】同“惊惶失措”。
【惊风怒涛】喻生活中的艰辛险恶。
【惊风骇浪】喻使世俗震动、极不寻常。
【惊神泣鬼】形容震动很大,十分感人。
【惊神破胆】形容极其恐惧。
【惊起梁尘】《太平御览》卷五七二引汉刘向《别录》:“汉兴以来,善歌者鲁人虞公,发声清哀,盖动梁尘。”后因以“惊起梁尘”形容歌声高妙动人。
【惊师动众】亦作“惊群动众”。惊动众人。
【惊蛇入草】形容书法活泼有力。
【惊喜交加】见“惊喜交集”。
【惊喜交集】亦作“惊喜交加”。震惊和喜悦交织在一起。
【惊慌失色】见“惊惶失色”。
【惊慌失措】同“惊惶失措”。
【惊慌无措】同“惊惶失措”。
【惊惶失措】因惊慌而举止失常,不知所措。
【惊惶无措】同“惊惶失措”。
【惊魂失魄】同“惊魂丧魄”。
【惊魂动魄】同“惊魂丧魄”。
【惊魂落魄】同“惊魂丧魄”。
【惊魂丧魄】形容十分恐惧。
【惊魂夺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惊魂摄魄】见“惊魂夺魄”。
【惊愚骇俗】使愚昧鄙俗之人感到震惊。
【惊群动众】见“惊师动众”。
【惊涛巨浪】同“惊涛骇浪”。
【惊涛怒浪】同“惊涛骇浪”。
【惊涛骇浪】①震惊人心的大波浪。②比喻险恶的境遇。
【兢兢乾乾】敬慎自强。
【兢兢业业】①谨慎戒惧貌。②勤恳认真。
【鲸吞虎噬】像鲸鱼和老虎一样吞食。多比喻吞并土地财物。宋·范仲淹《上执政书》:“前代乱离,鲸吞虎噬,无卜世卜年之意,故斯道久缺,反为不急之务。”明·张景《飞丸记·明廷张胆》:“他谋多中伤,威权明仗,鲸吞虎噬,谁敢拦挡?”清·徐芳《诺皋广志·寒空僧》:“先君子常言以桥易田,尚堕豕腹。今之鲸吞虎噬,攫夺而不知餍者,磨勘法中,当置何等?”
【鲸吞蛇噬】像鲸鱼和蛇一样吞食。比喻侵吞兼并。
【鲸吞蚕食】像鲸鱼吞食一口吞下,像蚕吃桑叶逐步侵占。比喻用各种毛段侵吞。
【鲸波怒浪】犹言惊涛骇浪。
【鲸波鼍浪】见“鲸涛鼍浪”。
【鲸涛鼍浪】犹言惊涛骇浪。
【鲸吸牛饮】如鲸吸百川,似牛饮池水。比喻放量狂饮。汉·韩婴《韩诗外传》第四卷:“桀为酒池,可以运舟,糟丘足以道望十里,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唐·杜甫《饮中八仙歌》:“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
【井井有方】形容有条理有办法。
【井井有序】亦作“井井有绪”。有条理,有秩序。
【井井有法】有条理、有法度。
【井井有条】语本《荀子·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形容条理分明,整齐不乱。
【井井有绪】见“井井有序”。
【井底之蛙】犹井蛙。
【井底鸣蛙】犹井蛙。
【井底虾蟆】即井蛙。
【井然有序】谓整齐不乱,次序分明。
【井然有条】犹言井井有条。
【井渫不食】亦作“井渫莫食”。谓井虽浚治,洁净清澈,但不被饮用。比喻洁身自持,而不为人所知。语出《易·井》:“井渫不食,为我心恻。”王弼注:“渫,不停污之谓也。”孔颖达疏:“井渫而不见食,犹人脩已全洁而不见用。”
【井渫莫食】见“井渫不食”。
【井管拘墟】比喻浅陋、片面的见识。
【警愦觉聋】发出很大的声音,使昏愦的人警醒,耳聋的人感知。比喻用语言文字等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景入桑榆】比喻垂老之年。
【景升豚犬】景升,东汉末年荆州牧刘表字,表与其子琦琮皆碌碌无为,故世以“景升豚犬”谦称自己的子女。
【景星凤皇】亦作“景星凤凰”。传说太平之世才能见到景星和凤凰。后因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杰出的人才。
【景星凤凰】见“景星凤皇”。
【景星庆云】古代以为祥瑞的事物或征兆。庄云,五色云,祥瑞之云。
【景星麟凤】犹言景星凤凰。比喻杰出的人才。
【径一周三】古算学计算圆周率的近似比。谓圆径与圆周之比为一比三。语出《周髀算经》卷上“句股圆方图”汉赵爽注:“圆径一而周三。”后因以比喻两者相比差距甚大。
【径行直遂】随心愿行事而顺利达到目的。语本《礼记·檀弓下》:“有直情而径行者,戎狄之道也。”
【径情直行】任凭主观意愿径直行事。
【径情直遂】随着心愿顺利达到目的。
【京兆眉妩】汉京兆尹张敞为妇画眉甚美,长安中传“张京兆眉妩”。后用以称女子眉样美好。
【京兆画眉】《汉书·张敞传》:“(敞)又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怃。有司以奏敞。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於画眉者。’上爱其能,弗备责也。”后用为夫妇或男女相爱的典实。
【胫大於股】犹言本小末大。旧时喻臣下的力量大于君上。
【敬上爱下】尊敬在己之上者,爱护在己之下者。谓待人谦恭有礼。
【敬小慎微】对细微的事也持谨慎小心的态度。
【敬天爱民】敬奉天命,爱护百姓。
【敬老恤贫】见“敬老怜贫”。
【敬老尊贤】尊敬年长和贤良的人。
【敬老慈少】见“敬老慈幼”。
【敬老慈幼】尊敬老人,慈爱兒童。
【敬老慈穉】见“敬老慈幼”。
【敬老怜贫】尊敬年长的人,怜悯贫困的人。
【敬而远之】表示尊敬,但不愿接近。语本《论语·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敬事后食】语本《论语·卫灵公》:“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邢昺疏:“言当先尽力敬其职事,必有勋绩而后食禄也”。谓凡事应当先尽力去做,待有功绩后才能享受俸禄。
【敬姜犹绩】《国语·鲁语下》载,春秋时文伯歜已为鲁相,其母敬姜犹纺绩不辍,歜问之,敬姜曰:“今我,寡也,尔又在下位,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况有怠惰,其何以避辟!”后遂以“敬姜犹绩”为富贵而不忘根本的典实。
【敬恭桑梓】语出《诗·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朱熹集传:“桑、梓,二木。古者五亩之宅,树之墙下,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因桑梓为父母所种,故应恭敬。后用作热爱故乡,尊敬故乡之人的典故。
【敬时爱日】谓珍惜时间。
【敬授人时】亦作“敬授民时”。《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蔡沈集传:“人时,谓耕穫之候”。《史记·五帝本纪》引作“敬授民时”。谓将历法付予百姓,使知时令变化,不误农时。后以“敬授人时”指颁布历书。
【敬授民时】见“敬授人时”。
【敬终慎始】谓处事、为人始终谨慎。语出《礼记·表记》:“事君慎始而敬终”。
【敬业乐群】谓专心学业,乐与朋友相切磋。
【敬贤下士】尊敬贤者,屈身交接士人。旧时谓封建帝王或官员重视人才。
【敬贤重士】见“敬贤爱士”。
【敬贤爱士】尊重和爱护有才德的人。
【敬贤礼士】见“敬贤下士”。
【敬谢不敏】《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赵文子曰:‘信,我实不德。而以隶人之垣以赢诸侯,是吾罪也。’使士文伯谢不敏焉”。唐韩愈《寄卢仝》诗:“买羊沽酒谢不敏,偶逢明月曜桃李”。不敏,不明达,不才。后以“敬谢不敏”为推脱做某事的婉词。
【靖言庸回】同“靖言庸违”。
【靖言庸违】言语巧饰而行动乖违。
【静言令色】犹言巧言令色。
【静言庸违】语言善巧而行动乖违。犹言口是行非。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语本《孙子·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形容军队未行动时就像未嫁的女子那样沉静,一行动就像逃脱的兔子那样敏捷。
【镜分鸾凤】比喻夫妻分离。
【镜花水月】镜中花,水中月。语本唐裴休《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方袍大达法师元秘塔碑铭》:“峥嵘栋梁,一旦而摧。水月镜像,无心去来。”①比喻虚幻的景象。《说岳全传》第六一回:“阿弥陀佛,为人在世,原是镜花水月。”《白雪遗音·玉蜻蜓·游庵》:“我和你镜花水月閒消遣,何必名贤胜地逢。”柯灵《香雪海·春节书红》:“这些镜花水月式的幻想早被现实的罡风吹了个烟消云散。”②比喻空灵的诗境。何其芳《梦中道路》:“我喜欢那种锤炼,那种色彩的配合,那种镜花水月。”参见“水月镜花”。
【镜圆璧合】比喻圆满。
【镜里采花】见“镜里观花”。
【镜里观花】比喻能看到而得不到。
【镜花水月】镜中花,水中月。语本唐裴休《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方袍大达法师元秘塔碑铭》:“峥嵘栋梁,一旦而摧。水月镜像,无心去来。”①比喻虚幻的景象。《说岳全传》第六一回:“阿弥陀佛,为人在世,原是镜花水月。”《白雪遗音·玉蜻蜓·游庵》:“我和你镜花水月閒消遣,何必名贤胜地逢。”柯灵《香雪海·春节书红》:“这些镜花水月式的幻想早被现实的罡风吹了个烟消云散。”②比喻空灵的诗境。何其芳《梦中道路》:“我喜欢那种锤炼,那种色彩的配合,那种镜花水月。”参见“水月镜花”。
【迥不犹人】卓然超绝,不同于人。
【迥乎不同】见“迥然不同”。
【迥然不群】卓然超绝,与众不同。
【炯炯有神】目光明亮有神采。
【鸠占鹊巢】见“鸠佔鹊巢”。
【鸠佔鹊巢】同“鸠居鹊巢”。
【鸠形鹄面】形容人久饥枯瘦之状。鸠形,谓腹部低陷,胸骨突起。鹄面,谓两颧瘦削。
【鸠车竹马】鸠车、竹马为兒童的两种玩具。借指童年。
【鸠佔鹊巢】同“鸠居鹊巢”。
【鸠居鹊巢】《诗·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毛传:“鳲鸠不自为巢,居鹊之成巢。”后用“鸠居鹊巢”比喻强占他人的居处或措置不当等。
【鸠夺鹊巢】同“鸠居鹊巢”。
【鸠僭鹊巢】同“鸠居鹊巢”。
【九九归一】见“九九归原”。
【九九归原】犹言归根到底。
【九牛一毛】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其微小,微不足道。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九牛一毫】见“九牛一毛”。
【九仞一篑】“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略语。喻功败垂成。
【九死一生】①形容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②谓十死其九。形容幸免于死的人很少。③谓濒临死亡。④形容经历极大危险而幸存。
【九行八业】泛指各种职业。
【九州四海】犹言天下。泛指全中国。
【九江八河】泛指所有的江河。
【九宗七祖】泛指祖宗。
【九故十亲】泛指亲戚朋友。
【九原可作】《国语·晋语八》:“赵文子与叔向游於九原曰:‘死者若可作也,吾谁与归?’”后谓设想已死的人再生为“九原可作”。
【九烈三贞】形容妇女无比贞节刚烈。
【九流三教】同“三教九流”。
【九流宾客】谓身份、地位不同的各种客人。
【九鼎一丝】犹言一发千钧。喻非常危急。
【九间大殿】见“九间朝殿”。
【九间朝殿】亦作“九间大殿”。帝王受百官朝拜的大殿。间,指两柱的距离。九间,极言堂殿之宽广。
【九蒸三熯】热气上升为蒸,火干为熯。喻久经熬炼。
【九霄云外】比喻极高极远的地方。
【九阍虎豹】同“九关虎豹”。
【九关虎豹】比喻凶残的权臣。语本《楚辞·招魂》:“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
【九变十化】犹言变化无穷。
【九衢三市】指繁华的街市。
【久而久之】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
【久安长治】永久安定,长期太平。
【久束湿薪】长期捆着的潮湿柴草。喻思想保守,不易接受新事物。
【久别重逢】长期分离后再次会面。
【久假不归】①长期借用不还。②比喻迷途不返。
【久惯老诚】同“久惯牢成”。
【久惯牢成】形容深于世故。
【久归道山】早已去世。道山,传说中的仙山。旧时称人死为归道山。
【灸艾分痛】《宋史·太祖纪三》:“太宗尝病亟,帝往视之,亲为灼艾。太宗觉痛,帝亦取艾自灸。”后因以“灸艾分痛”喻兄弟友爱。
【酒地花天】形容吃喝嫖赌、荒淫腐化的生活。
【酒肉兄弟】犹言酒肉朋友。
【酒肉朋友】常在一起吃喝的朋友。亦指只在吃喝上来往交际的朋友。
【酒色之徒】沉迷于吃喝与女色中的人。
【酒色财气】嗜酒、好色、贪财、逞气。旧谓此四事最易致祸害人,故每并言。
【酒池肉林】《史记·殷本纪》:“大冣乐戏於沙丘,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閒,为长夜之饮。”后即以“酒池肉林”形容极度豪华奢侈。
【酒虎诗龙】比喻嗜酒善饮、才高能诗的人。
【酒甕饭囊】犹言酒囊饭袋。
【酒后茶馀】见“酒馀茶后”。
【酒食徵逐】谓酒肉朋友互相邀请吃喝玩乐。语本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徵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
【酒病花愁】因贪恋酒色而引起的烦愁。
【酒酣耳热】形容酒喝得暢快,酒兴正浓。
【酒绿灯红】形容热闹的饮宴场面。泛指奢侈豪华的生活情景。
【酒馀茶后】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
【酒龙诗虎】见“酒虎诗龙”。
【酒囊饭包】见“酒囊饭袋”。
【酒囊饭袋】讥讽无能的人,只会吃喝,不会做事。
【咎由自取】罪过或灾祸由自己招致。
【咎有应得】谓由于自身的罪过而得祸或受罚是完全应得的,怨不得别人。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见“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谓救人性命功德无量。
【救亡图存】拯救国家危亡,谋求民族生存。
【救火投薪】谓用木柴去灭火。喻动机与效果相反。
【救火拯溺】见“救焚拯溺”。
【救火扬沸】谓洒沸水救火。比喻治标不治本,祸患难除。
【救民水火】把人民从深重的灾难中拯救出来。语出《孟子·滕文公下》:“救民於水火之中,取其残而已矣。”
【救死扶伤】救护生命垂危者,照顾伤病者。
【救困扶危】谓救济、扶助困顿危难中的人。
【救灾恤患】谓救济抚恤灾患中的人。
【救苦弭灾】解脱苦难,消除灾祸。
【救苦救难】谓把人从苦难中拯救出来。
【救急扶伤】救济危急,扶助伤病。
【救时厉俗】匡救时弊,纠正风气。
【救过不给】犹救过不赡。
【救过不暇】见“救过不赡”。
【救过不赡】补救过失都来不及。
【救偏补弊】纠正偏向,补救弊端。
【救焚拯溺】亦作“救火拯溺”。焚,指火灾;溺,指落水者。犹言救人于水火之中。
【救寒莫如重裘】比喻处事须敦本务实。
【救燎助薪】同“救火投薪”。
【救难解危】帮助陷入困境的人解除危难。
【救黥医劓】黥,刺面;劓,割鼻。均为古代刑罚。救黥医劓,指医治刺面之伤,补上割掉之鼻,谓恢复本来面目。语出《庄子·大宗师》:“庸讵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补我劓,使我乘成以随先生邪?”
【救饥拯溺】谓拯救饥饿和危急中的人。
【就地正法】在当地执行死刑。
【就事论事】依据事情本身的情况来作评论或判断。亦指只孤立地谈某件事情。
【就棍打腿】喻乘便或顺势行事。
【就汤下面】喻顺势或趁便行事。
【拘文牵义】拘泥于字义、文义。
【拘挛补衲】拉扯牵引,缝补缀合。比喻文章用事过多,反成弊害。
【拘奇抉异】搜求奇异的文句。
【居大不易】谓居住生活,颇不容易。
【居仁由义】内心存仁,行事循义。
【居心叵测】存心险恶,不可推测。
【居功自傲】自以为有功劳而骄傲自大。
【居安思危】谓虽处于安宁的环境中,也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居安资深】《孟子·离娄下》:“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朱熹集注:“自得於己,则所以处之者安固而不摇,处之安固,则所藉者深远而无尽。”后以“居安资深”谓掌握学问牢固而根底深厚。
【居安虑危】同“居安思危”。
【居利思义】谓临财不苟得。
【居重驭轻】指人主掌握兵权以制政权。
【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临下方。多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语本《淮南子·原道训》:“登高临下,无失所秉。”
【居移气,养移体】地位改变气度,供养改变体质。谓人随着地位待遇的变化而变化。
【居轴处中】谓身居重要职位。
【驹光过隙】谓光阴易逝。
【驹留空谷】《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孔颖达疏:“言有乘皎皎然白驹而去之贤人,今在彼大谷之中。”后因以“驹留空谷”喻贤人在野。
【驹窗电逝】喻光阴迅逝。
【鞠躬君子】谓谨敬尽职的人。
【鞠躬屏气】《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后以“鞠躬屏气”指弯腰曲体,屏住呼吸,一副恭谨畏葸的样子。
【鞠躬尽力】见“鞠躬尽瘁”。
【鞠躬尽力,死而后已】恭敬勤谨,尽心竭力工作,一直到死为止。
【鞠躬尽瘁】谓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见“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鞠为茂草】谓杂草塞道。形容衰败荒芜的景象。鞠,通“鞫”。
【鞫为茂草】谓杂草塞道。形容衰败荒芜的景象。
【局天扣地】悲痛诉说貌。语本《诗·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
【局地扣天】见“局天扣地”。
【局高蹐厚】慎戒貌。
【跼天促地】窘迫无路。
【跼天蹐地】①《诗·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陆德明释文:“局本又作跼。”后即以“跼天蹐地”形容惶惧不安貌。②指窘迫无路貌。
【跼地籥天】惶恐不安貌。
【跼高天蹐厚地】“跼”念jú。语出《诗·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陆德明释文:“局本又作跼。”本谓蜷曲不敢伸展。后常指小心谨慎,惶惧不安。
【跼高蹐厚】见“跼高天蹐厚地”。
【橘化为枳】《周礼·考工记序》:“橘逾淮而北为枳……此地气然也。”常以比喻人由于环境的影响而由好变坏。
【举案齐眉】指后汉梁鸿之妻把食具抬举到眉眼那样的高度递给丈夫,极言夫妻相互敬爱之至。
【举不胜举】举也举不尽,形容极其多。鲁迅《伪自由书》公开告密,卖友求荣,卖身投靠的勾当,举不胜举。 
【举世无双】全世界只有一个。无与伦比。形容极为罕见。
【举贤使能,举贤任能】推举品行正直的人,起用才能出众的人。《三国演义》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踽踽凉凉】见“踽踽凉凉”。
【踽踽凉凉】亦作“踽踽凉凉”。①落落寡合貌;狷介貌。②独行貌。
【踽踽独行】单身行走。
【句斟字酌】谓逐句逐字仔细推敲。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宋儒积一生精力,字斟句酌,亦断非汉儒所及。”
【句比字栉】见“句栉字比”。
【句栉字比】犹言逐字逐句仔细推敲。
【拒人于千里之外】在千里之外就把人挡住。形容对人态度傲慢。语出《孟子·告子下》:“距人於千里之外。”距,通“拒”。 
【拒人千里】见“拒人于千里之外”。
【拒虎进狼】比喻一害刚去,又来一害。
【拒狼进虎】见“拒虎进狼”。
【拒谏饰非】拒绝规劝,掩饰错误。
【具体而微】总体的各部分都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
【劬劳顾复】劬劳:劳累,操劳。顾复:照顾抚育。《元史·后妃传一》:“钦为先皇太后,夙明壶则,克嗣徽音,辅佐先朝,有恭俭节用之实,诞育眇质,有劬劳顾复之思。”
【劬劳之恩】谓父母辛劳养育子女之恩。
【俱收并蓄】不加区别,统统收纳包容。 
【据高临下】凭借高处俯控低处。
【据理力争】根据道理尽力争辩或争取。
【据为己有】把不是自己的东西占为自己所有。
【据义履方】根据正道立身行事。
【据图刎首】《文子·上义》:“左手据天下之图而右手刎其喉,虽愚者不为,身贵于天下也。”后因以“据图刎首”谓贪图未得的利益而断送自己的生命。
【钜人长德】指德高望重的人。
【钜学鸿生】学识渊博的人。语本汉扬雄《羽猎赋》:“於兹乎鸿生钜儒,俄轩冕,杂衣裳,脩唐典,匡《雅》《颂》,揖让於前。”
【距人千里】形容傲气极大,不愿与人接近或毫无商量的馀地。距,通“拒”。语本《孟子·告子下》:“訑訑之声音颜色距人於千里之外。” 
【距跃三百】《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魏雠伤於胸。公欲杀之,而爱其材。使问,且视之。病,将杀之。魏雠束胸见使者,曰:‘以君之灵,不有宁也!’距跃三百,曲踊三百。乃舍之。”后用以谓欢欣之极。
【屦及剑及】“屦”念jù。《左传·宣公十四年》:“扞楚子呴投袂而起,屦及于窒息,剑及于寝门之外,车及于蒲胥之市。秋九月,楚子围宋。”杜预注:“窒皇,寝门阙。”后以“屦及剑及”形容人奋发兴起,行动果断迅速。
【屦贱踊贵】屦价贱,踊价贵。受刖刑断足者多,屦无用,故贱。后即以指刑重且滥。
【踞虎盘龙】犹言龙蟠虎踞。形容地势雄伟壮丽。
【踞■食蛤】《淮南子·道应训》载,秦始皇时博士卢敖,游于北海,在蒙穀山上,见一人逃匿于碑阴,踞坐龟壳而食蛤蜊。卢敖见后,自我介绍周行四极,唯北阴未窥,欲与他交朋友而同游历。这人听后,露齿而笑,说宇宙间大得很呢,你才游了一小塊,就说穷观,还差得远呢!“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吾不可以久驻!”说着,这人举臂而纵身,跳入云中。后以“踞■食蛤”谓超然脱世,遨游四方。
【踞炉炭上】蹲在炉子的炭火之上。形容处境险恶,不堪忍受。《晋书·宣帝纪》:“军还,权遣使乞降,上表称臣,陈说天命。魏武帝曰:‘此儿欲踞吾著炉炭上邪!’”
【锯牙钩爪】见“钩爪锯牙”。
【捐本逐末】同“舍本逐末”。
【捐身徇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捐金抵璧】谓不重财物。语本晋葛洪《抱朴子·安贫》:“上智不贵难得之财,故唐虞捐金而抵璧。”
【捐残去杀】谓放弃残暴和屠杀的行为。
【涓滴归公】一点一滴,全都缴公。
【镌空妄实】犹言凭空穿凿,不切实际。
【镌骨铭心】谓牢牢记在心上。
【镌脾琢肾】谓精心构思,刻意雕琢文辞。
【卷土重来】谓失败后重新恢复力量。
【卷甲束兵】卷起铠甲,收起兵器。
【卷甲倍道】卷起铠甲,急速前进。指急行军。语本《孙子·军事》:“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
【卷甲衔枚】谓行军时轻装疾进,保持肃静,以利奇袭。
【卷甲韬戈】卷起铠甲,收起武器。谓停止战斗。
【卷席而居】极言生活之不安定,随时准备逃难。
【卷席而葬】谓用苇席裹尸而埋葬。极言葬礼之薄。
【倦尾赤色】喻困苦之极。语本《诗·周南·汝坟》:“鲂鱼赪尾。”朱熹集传:“赪,赤也。鱼劳则尾赤。鲂尾本白,而今赤,则劳甚矣。”
【撧耳揉腮】见“撧耳挠腮”。
【撧耳顿足】用手抓耳,以脚顿地。形容束手无策。
【撧耳挠腮】形容焦急无计的样子。
【决一死战】同敌人作一次你死我活的战斗。
【决一雌雄】一决胜负。雌雄,比喻胜负、高下。
【决不待时】谓对已判死刑的重犯不待秋后而立即执行。封建时代处决死囚多在秋后,但案情重大者可立即处决,故谓。
【决命争首】拼命争先而战。
【决溃痈】谓脓疮溃破。
【决疣溃痈】同“决溃痈”。比喻腐败之极。
【决胜千里】语出《史记·高祖本纪》:“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后用以指在后方制定作战方案就能决定前方的胜利。形容将帅善于谋划指挥。
【决断如流】形容判定案情或料理事情果断迅速。
【抉目吴门】春秋时,吴国大夫伍员(字子胥)劝吴王夫差拒绝越国求和。夫差听信谗言,赐子胥剑,令自尽。子胥临死时说:“抉吾眼置之吴东门,以观越之灭吴也。”见《国语·吴语》、《史记·吴太伯世家》。后用为忠臣被谗殉身的典故。
【抉目东门】见“抉目吴门”。
【抉目胥门】见“抉目吴门”。
【抉目悬门】见“抉目吴门”。
【抉奥阐幽】剖析奥秘,阐发隐微。
【抉瑕摘釁】谓刻意挑剔缺点毛病。
【觉人觉世】谓启发世人觉悟。
【橛守成规】拘守于已有的规章制度。
【撅天扑地】形容尽量搜括。
【撅坑撅堑】掘深坑。比喻设计害人。
【嚼穿龈血】形容仇恨至极。
【嚼墨喷纸】晋葛洪《神仙传·班孟》:“班孟者,不知何许人……又能吞墨,舒纸著前,嚼墨喷之(纸),皆成文字,满纸各有意义。”后用以称善为文者。
【嚼铁咀金】说话斩截。
【嚼齶搥床】形容极其愤恨。
【倔头强脑】形容言语动作生硬执拗的样子。
【军不血刃】兵器上没有血。谓未交锋就取得胜利。
【军令如山】谓军事命令像山一样不可动摇,必须贯彻执行。
【军法从事】谓按军法处断。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比喻言而有信。
【君子之交淡如水】亦作“君子之接如水”。亦作“君子之交淡若水”。谓贤者之交谊,平淡如水,不尚虚华。语出《庄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郭象注:“无利故淡,道合故亲。”
【君子之接如水】见“君子之交淡如水”。
【君子成人之美】谓君子当促成他人之好事。
【君子好逑】原指君子的佳偶。逑,通“仇”。仇,配偶。语本《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毛传:“逑,匹也。言后妃有关雎之德,是幽閒贞专之善女,宜为君子之好匹。”陆德明释文:“逑,本亦作仇。”陈奂传疏:“匹,配也。好匹,犹嘉配耳。”后遂用为男子追求佳偶之套语。
【君子协定】双方不经过书面签字,只以口头承诺或交换函件而订立的协定,它与书面条约具有同等的效力。本用于国际事务间,后亦用为事先约定的套语。又称作“绅士协定”。
【君圣臣贤】君主圣明,臣子贤良。形容君臣契合,政治清明。
【钧天广乐】《史记·赵世家》:“赵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居二日半,简子寤。语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於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人心。’”后因以“钧天广乐”指天上的音乐,仙乐。
【麇骇雉伏】形容惊怕躲藏。
【峻宇彫墙】高大的屋宇和彩绘的墙壁。形容居处豪华奢侈。
【峻宇雕墙】见“峻宇彫墙”。
【骏波虎浪】形容迅猛汹涌的波浪。
【骏骨牵盐】语出《战国策·楚策四》:“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纻衣以冪之。”后以“骏骨牵盐”谓才华遭到抑制。

【在线留言】  【返回前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