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的国君桓公设置了(个)有火把的庭院,作为接见想见他的学士,一整年却没有学士前来。在这种情况下有个东郊的俗人要以自己擅长的“九九”算数之术求见。
桓公说:“‘九九’怎么有资格求见呢?”(那)俗人回答说:“我不是认为‘九九’足以见(您)。我听说国王设置有火把的庭院等待学士,一整年却没有学士来。学士之所以不来的原因:国王您是天下贤德的君王,四方的学士,都自觉见解不如您,所以不来。‘九九’是简单的本事,而您还礼遇有这种能力的人,更何况(那些)掌握比‘九九’更深奥学问的人?太山不推辞土壤和石头,江海不拒绝小的水流,因此可以很大。有诗说:‘先贤(所以)有名言,下问于樵夫’,说的是广泛地求教啊。”
桓公说:“高!”于是礼遇他。一个月,四方的学士,相伴一起来了。
【注释】
[1]期(jī):通,諅(“言”改“月”)。
[2]蒭(chú)荛(ráo):指割草打柴的人。芻,割草。荛,打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