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年的冬天,我在保定直隶总督衙门拜见孙文定公。刚坐下来,看门人来禀报说清河道道台鲁之裕有公事来报告。我回避到东厢房去,悄悄张望,看到一个身材高大的男子,年纪七十光景,眼眶突出,脑门开阔。银白的胡须闪闪有光,开口讲治黄河兴水利的方案滔滔不绝。我觉得这个人不同寻常,一直印象深刻不忘。
二十年之后,鲁公已经死了好多年,有一次我去南京沈家吊丧,与客人谈论中提到了鲁公。座上有位葛闻侨先生说:“鲁之裕,字亮侪,是位了不起的男子。田文镜做河南总督,为人处事很严苛,包括提督、镇台、布政使、按察使、道台在内的所有官员,接受部署时都十分小心,当他的面,眼珠也不敢随便转动。那时,鲁亮侪就在他手下办事。
“有一天,总督派他去收缴中牟县李知县的官印,就叫他代理中牟县知县的职务。鲁亮侪扮成个普通百姓,身穿老布衣,头戴草帽,骑着驴子进入中牟县境。几百个上年纪的人向他道辛苦,一再打躬作揖,向他打听:‘听说有位鲁公来接替我们的县官,贵客在开封,听到消息吗?’鲁亮侪含糊地说:‘你们问这个干什么?’回答说:‘我们的县官贤明,大家不忍让他离去啊。’又走了几里路,看到一群读书人打扮的人在谈论,说:‘这样的奸官走掉真可惜!等鲁公到来,何不对他诉说?’有人摇手说:‘咳!田总督下了死命令,即使有十个鲁公又能做什么?况且鲁公正要接过他的官印来替代他,难道肯牺牲自己来照顾别人吗?’鲁亮侪心里敬重这位县官,可是并没有说什么。
“来到了县衙门,见了李知县,只见他态度温顺谦恭,谈吐十分文雅,行了礼请鲁亮侪进去,说:‘官印封好只等您来已好久了。’鲁亮侪拱拱手,说:‘看你的样子和相貌,不是个奢侈浪费的人,而且好官的名声在地方人士中传布响亮,可是刚到任就亏空了库银,是什么道理呢?’李知县说:‘我是万里之外的云南人,离开母亲到京师谋差使,等了十年,才得到这中牟县官。到任后向官库预支了官俸去接母亲;母亲接来了,我却因此而被弹劾丢官,这是命啊!’话没有说完,就哭了。
“鲁亮侪说:‘我受了暑气,请叫人准备点热水让我洗个澡。’他跨进另一间屋子,一边洗澡,一边考虑,心绪一直不能平静。过了好久,他用手击打着盆水,下决心说:‘按照一般人见解办事的,不是个大丈夫!’洗好,穿戴好衣帽,就去向李知县辞行。李知县大惊,问:‘您到哪里去?’他说:‘到省里。’拿官印交给他,他不受,硬要给他,说:‘别连累了您!’鲁亮侪把官印掷到地上,铿的一声,粗声粗气地说:‘您还不了解我鲁亮侪的为人!’说了,就上马鞭打马匹快步跑走了。全县的绅士、百姓都烧起香来送他。
“到了省城里,他先去拜见布政使和按察使,报告了回省的原因。他们都说:‘你是发疯了吗?照你这种做法,别的制台、抚台尚且不会同意,何况田大人呢!’第二天清早,鲁亮侪赶到总督衙门,那布政使和按察使已经先到了。名片还没有递上去,衙门里一路传呼出来喊鲁知县进去。田大人面朝南坐在上面,脸色铁青,气冲冲地对着他。两旁站立着两司、道员等十多个人。田大人正眼也不看鲁亮侪,问:‘你不去办县里的公事却回来,什么道理?’鲁亮侪说:‘有事禀报。’田大人间,‘官印在哪里?’回答说:‘在中牟县。’又问:‘交给谁保管?’回答说:‘李知县。’田大人嘿嘿冷笑,看左右的人问:‘天底下奉命摘印的人有这样的吗?’大家都说:‘从来没有的。’布政使、按察使一起起身,站着谢罪,说:‘我等平时管教无方,以至有这样狂妄荒谬的属员,请大人把我们一起查办。把鲁亮侪交给我们严厉审查他结党营私酌情弊,用以警戒其他官员。’
“鲁亮侪摘掉帽子,走上前,磕了头,大声说:‘本来该这样,只是准许我说几句。我是一个穷书生,为了谋求官职来到河南,得到中牟县官的缺,高兴得很,恨不得连夜叫差役排班让我升堂办案。想不到在进入中牟县境时,看到李知县那样得民心,又受到读书人拥戴,见到他后,又知道库银亏空的根由又是这样。如果大人已经知道情况派我去,我为了沽名钓誉,空手回来,这是我的罪过;如果大人并不了解情况而派我去,那么,我回来禀明情况,向大人请示,这也许并不违背大人爱惜人才的苦心与皇上用孝道治天下的本意。大人倘若认为李知县的行为没有可哀怜的,那末,再派人去收缴官印也不迟。我如不是这样想,那末,大人辕门外面候补的官员有好几十,都是想抓印把子而抓不着的,我是何等样人,敢违背大人的意愿呢!’
“田大人默不作声,两司都向鲁亮侪使眼色要他下去。他没有请罪,走了出去。他刚走到屋檐下,田大人脸色和缓了;他下台阶了,田大人喊:‘来!’他回进大堂,跪下,田大人又招手,说:‘上前!’一面脱下头上戴的珊瑚领子的官帽,罩在鲁亮侪头上,赞叹说:‘好汉子!这顶官帽应该是你戴的!不是你的话,我差点错误地革掉一个好官。但是,奏章已经发出了,怎么办?’鲁亮侪问:‘送出几天了?’回答是:‘五天了,快马也追赶不上啊。’鲁亮侪说:‘大人开恩的话,我能把奏章追回来。我年轻时一天能赶路三百里。大人当真要追回奏章,请赏一支令箭作凭证。’田总督答应了他,他就出发了。过了五天,奏章追回。中牟县李知县官职终于保住。鲁亮侪因此而名闻天下。”
当初,鲁亮侪的父亲某某做过广东提督,被迫跟三个藩王结盟。亮侪七岁时,就作为人质住在平西王吴三桂那里。平西王坐在朝堂上,鲁亮侪身穿黄马褂,头戴貂蝉帽,站在他身旁。那时他年纪小,性格豪放,功课完毕,每天和平西王手下的亲兵好汉学习秦国、越国的布阵打仗、投掷、跳高等技艺,因此,他的武艺特别出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