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标题:游庐山记 作者或出处:恽敬

  庐山据浔阳彭蠡之会,环三面皆水也。凡大山得水,能敌其大以荡潏之则灵。而江湖之水,吞吐夷旷,与海水异。故并海诸山多壮郁,而庐山有娱逸之观。

  嘉庆十有八年三月己卯,敬以事绝宫亭,泊左蠡。庚辰,檥星子,因往游焉。

  是日往白鹿洞,望五老峰,过小三峡,驻独对亭,振钥顿文会堂。有桃一株,方花,右芭蕉一株,叶方茁。月出后,循贯道溪,历钓台石、眠鹿场,右转达后山。松杉千万为一桁,横五老峰之麓焉。

  辛巳,由三峡涧,陟欢喜亭。亭废,道险甚。求李氏出房遗址,不可得。登含鄱岭,大风啸于岭背,由隧来。风止,攀太乙峰。东南望南昌城,迤北望彭泽,皆隔湖,湖光湛湛然。顷之,地如卷席,渐隐;复顷之,至湖之中;复顷之,至湖壖,而山足皆隐矣。始知云之障自远至也。于是四山皆蓬蓬然,而大云千万成阵,起山后,相驰逐布空中,势且雨,遂不至五老峰而下。窥玉渊潭,憩栖贤寺。回望五老峰,乃夕日穿漏,势相倚负。返,宿于文会堂。

  壬午,道万杉寺,饮三分池。未抵秀峰寺里所,即见瀑布在天中。既及门,因西瞻青玉峡,详睇香炉峰,盥于龙井。求太白读书堂,不可得。返,宿秀峰寺。

  癸未,往瞻云,迂道绕白鹤观。旋至寺,观右军墨池。西行,寻栗里卧醉石。石大于屋,当涧水。途中访简寂观,未往。返,宿秀峰寺,遇一微头陀。

  甲申,吴兰雪携廖雪鹭、沙弥朗园来,大笑,排闼入。遂同上黄岩,侧足逾文殊台,俯玩瀑布下注,尽其变。叩黄岩寺,跐乱石寻瀑布源,溯汉阳峰,径绝而止。复返宿秀峰寺。兰雪往瞻云,一微头陀往九江。是夜大雨。在山中五日矣。

  乙酉,晓望瀑布,倍未雨时。出山五里所,至神林浦,望瀑布益明。山沈沈苍酽一色,岩谷如削平。顷之,香炉峰下白云一缕起,遂团团相衔出;复顷之,遍山皆团团然;复顷之,则相与为一。山之腰皆弇之,其上下仍苍酽一色:生平所未睹也。

  夫云者,水之征,山之灵所泄也。敬故于是游所历,皆类记之,而于云独记其诡变足以娱性逸情如是,以诒后之好事者焉。

译文或注释:

  庐山处于浔阳江和鄱阳湖交会的地方,围绕着它的三面都是水。凡是大山得到水的衬托,能抵得住它的气势,让它涌荡腾跃,就称得上灵气所钟。而江和湖的水,吞吐进出,平稳宽阔,与海水不一样。所以靠海的山岭大多显得雄壮深沉,而庐山具有清逸动人的景致。

  嘉庆十八年三月十二日,我因有事渡过鄱阳湖,泊船左蠡。十三日,船停靠在星子县境,于是便前去游览。

  这一天前往白鹿洞,眺望五老峰,穿过小三峡,停驻于独对亭,打开锁,在文会堂止息。那里有一棵桃树,桃花正开;右边有一株芭蕉,蕉叶才刚刚抽出。月出以后,沿着贯道溪,经过钓台石、眠鹿场,转向右走到后山。成千上万棵松树和杉树象屋上的桁梁那样,横贯在五老峰的山脚处。

  十四日,经由三峡涧,登上欢喜亭。亭子已经残坏,道路非常危险。寻求李氏山房的遗址,没有能够找到。登上含鄱岭,大风在岭后面呼啸着,沿着通道吹来。风停后,爬上太乙峰。向东南方遥望南昌城,斜北远眺彭泽县,都隔着鄱阳湖,湖水清亮亮地闪烁着波光。过了一会儿,地面就象收卷席子那样,由远而近渐次隐没;再过一会儿,暗影已移到湖面中央;再过一会儿,延伸到湖岸,然后连山脚都看不清了。这才知道是云朵遮蔽了天空,由远而来。这时候四周围的山峰都一派云气腾涌的样子,而大块的浮云不计其数,成群结队,从山岭后涌起,互相奔驰追逐,布满空中,看样儿将要下雨。这样就没到五老峰而改行下山。观看玉渊潭,在栖贤寺小歇。回头望五老峰,只见夕阳透过云层的空隙照射下来,象是跟峰峦互相依靠着似的。回来,在文会堂住宿过夜。

  十五日,走过万杉寺,在三分池喝茶。离秀峰寺还有一里路左右,就望见瀑布悬挂在半空中间。等进了寺门,于是朝西面瞻望青玉峡,仔细地观望香炉峰,在龙井洗手。寻求李白的读书堂,未能找见。返回,在秀峰寺内过夜。

  十六日,去瞻云峰,迂回取道绕行过白鹤观。随即到了归宗寺,观赏了王羲之的墨池。再往西去,探访栗里的陶渊明卧醉石,卧醉石比屋子还高大,正对着涧水。途中寻访简寂观,但没有前去。返回,住宿在秀峰寺,遇见了一微头陀。

  十七日,吴兰雪带着廖雪鹭和小和尚朗园来,大声喧笑着,推门直入。于是大家一起上黄岩峰,侧身踮着脚步越过文殊台,俯身欣赏瀑布飞流直下,一直望到看不见为止。登门求访黄岩寺,踩着乱石去探寻瀑步的源头,迎着汉阳峰向上,到路行不通了才停下脚步。重又返回宿于秀峰寺。吴兰雪去瞻云峰,而一微头陀去九江。这天夜里下起了大雨。算来在山中已经五天了。

  十八日,早晨望瀑布,比下雨之前大了一倍。出山五里左右,到了神林浦,望瀑布更为清楚。山深沉沉的,一派浓郁的深青色,岩谷象用刀削过一般平直。不一会儿,香炉峰下一缕白云袅袅上升,于是成团的白云互相衔接着出现;又一会儿,满山都见团团的云朵;再一会儿,云团互相汇合成为一体。山的半腰都被云围封住了,而山腰以上和以下仍然是一色浓重的深青,这是我生平所从未见到过的。

  云,是水的象征,是山的灵气外泄的结果。所以我对于这次游览所经过的地方,都只大体上记述一下,而唯独对于云,特地记下它象这样地变幻奇巧,足以悦人心性、散和情兴,以留给以后的感兴趣者。

【注释】
[1]庐山:在江西西北部,北临长江南岸之九江,东南为鄱阳湖,三面环水,诸峰蝉联,各负其盛,自古为我国著名风景胜地,故多名胜。嘉庆十八年(1813),作者任南昌府同知,驻吴城镇,因得遍游庐山。此文记述其游庐山南麓数日经历之景地,对重点景观稍作描写,说明庐山因得水而有云气、瀑布之盛,足以娱情逸兴。文笔简炼、灵活,记逐日游踪,却有一个主旨。
[2]浔阳:浔阳江,指长江流经九江市之一段。因九江古为浔阳,故名。彭蠡(lí):古彭蠡泽,即今鄱阳湖。会:会合处。
[3]“能敌”句:谓山与水流之冲激,水势喷涌荡漾相当,则有山水之奇美。荡潏(jué):水流激荡涌动貌。
[4]吞吐:指江水、湖水在交会处彼此忽进忽退。夷旷:平坦广阔,谓水面之大。
[5]并:通“傍”,靠近。壮郁:雄壮而草木繁盛。
[6]娱逸之观:使人愉悦舒畅之景象。
[7]有:同“又”,常用以连接整数和零数。三月己卯:古代常用干支纪年、纪日。此指那年三月十二日。下文“庚辰”、“辛巳”、“壬午”等,为此后数日。
[8]绝:渡过。宫亭:《寰宇记》:“鄱阳湖南归南昌界者,曰宫亭湖。”
[9]左蠡:鄱阳湖北部亦名左蠡湖,湖滨有左蠡镇。
[10]檥(yǐ):通“舣”,泊船。星子:县名,濒鄱阳湖西岸。
[11]白鹿洞:在星子县北庐山五老峰下。唐李渤与兄李涉读书庐山,蓄白鹿以自随,后李渤为江州刺史,于故处建台榭,名白鹿洞。宋朱熹曾讲学于此,后为有名的书院。
[12]五老峰:庐山最高峰,山石耸峙,如五老人骈肩而立。
[13]小三峡:涧名,以其小于三峡涧,故名。
[14]振钥:用钥匙开锁。顿:停留。文会堂:在白鹿洞书院西北海会寺内。
[15]桁(háng):量词,用于成横行排列之物。韦庄《灞陵道中作》诗:“一桁晴山倒碧峰。”
[16]三峡涧:在五老峰西南,承诸峰之水,水流石间,汹涌腾跃,喷珠溅沫。(参看《庐山志》)
[17]李氏山房:宋李常藏书处。李常,江西建昌人,少时读书庐山,哲、神时为御史中丞。出仕时,藏书于此,称李氏山房。
[18]含鄱岭:在五老峰西,以面向鄱阳湖而得名。
[19]隧:指山谷。
[20]太乙峰:在含鄱岭西,为庐山著名山峰。
[21]南昌城:指南昌旧城。
[22]彭泽:县名,今为湖口。
[23]湛湛然:清澈貌。
[24]地如卷席:大地逐次隐没,如同被卷起的席子。
[25]湖壖(ruán):湖岸边。
[26]蓬蓬然:模糊不清貌。《庄子·秋水》:“子蓬蓬然起于北海。”
[27]玉渊潭:在三峡涧东南,涧水急流落入其中,“悉凝作玻璃色”,故名。(参看《庐山志》)
[28]憩(qì):休息。栖贤寺:在五老峰下,南齐参军张希之建,唐李渤曾读书于其中。为庐山五大丛林之一。
[29]夕日穿漏:夕阳透过云隙照下。
[30]势相倚负:比喻五老峰的形状。
[31]万杉寺:在五老峰西南鹤鸣岭下,本南唐中主李璟书堂,后为寺,名开先,清康熙帝游庐山,改名秀峰寺。为庐山五大丛林之一。
[32]里所:约一里。所,通“许”,约计之词。
[33]瀑布:据《庐山志》,瀑布水“土人谓之泉湖,水出山腹中,挂流三、四百丈,飞湍出林表,望之如悬索”。黄宗羲《庐山游记》谓李白《望庐山瀑布》诗“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即咏此。
[34]门:指秀峰寺山门。
[35]青玉峡:在秀峰寺前,碧山削立,水色莹洁,风景秀丽,壁石上多刻名人题咏。
[36]详睇:注目观看。香炉峰:《太平寰宇记》:“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炉之状。”
[37]太白读书堂:李白性喜名山,以庐山水石俱佳,卜筑五老峰下,有书堂旧址。(参看《方舆胜览》卷十五)
[38]瞻云:瞻云寺。在金轮峰下。
[39]右军墨池:在瞻云寺内。相传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曾于池中洗墨砚。
[40]栗里:地名。在今江西九江市西南。据《南史·陶潜传》载:陶渊明游庐山,江州刺使王弘令渊明故人庞通之携酒具,于栗里邀之。后讹传为陶渊明故居。醉卧石:在栗里附近,石大可坐数十人。相传陶渊明曾醉卧石上,故名。
[41]简寂观:又名太虚观。相传南朝宋代道士陆修静曾隐居于此。
[42]微头陀:小和尚。头陀,和尚的别称,多指行脚僧。
[43]廖雪鹭、沙弥朗圆:均为人名,生平不详。沙弥,亦为和尚之别称。
[44]排闼(tà):推门。
[45]黄岩:庐山地名,其地有黄岩寺。
[46]侧足:侧足而行,谓山路极窄狭。
[47]毗(cǐ):踩。
[48]汉阳峰:为庐山北部绝顶,登之可俯视江汉,故名。
[49]神林浦:指庐山下神林湖滨。
[50]沈沈(tán):幽深貌。苍酽:深青色。
[51]弇(yǎn):遮蔽。
[52]征:表征。
[53]“山之灵”句:谓云为山之灵秀的表露。泄,宣泄,表露。
[54]类记之:犹说一一记之。类,全,依次。
[55]诒(yí):通“贻”,留给。


【在线留言】  【返回前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