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里有个擅长口技的人。一天正赶上有一家大摆酒席,宴请宾客,在客厅的东北角,安放了一座八尺高的围幕,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围幕里面,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客人们一起围坐在围幕前面。过了一会儿,只听到围幕里面醒木一拍,全场安静下来,没有敢大声说话的。
远远地听到深巷里的狗叫声,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着呵欠,伸着懒腰,她的丈夫说着梦话。一会儿,小孩子也醒了,大声哭着。丈夫也被吵醒了。妇人拍着孩子喂奶,小孩含着奶头还是哭,妇人一面拍着孩子,一面轻声哼着哄他睡觉。又有一个大孩子醒了,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在这个时候,妇人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嘴里哄孩子的哼哼声,小孩子含着奶头啼哭的声音,大孩子刚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大声呵斥大孩子的声音,同时都发出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维妙维肖。全场的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斜眯着眼睛,微笑着,暗暗地赞叹,认为表演得好极了。
没有过多久,丈夫打鼾的声音响起来了,妇人拍小孩也慢慢地拍,慢慢地停止了。隐隐约约地听到有老鼠悉悉索索的声音,盆子等器具倾斜打翻的声音,妇人在睡梦里的咳嗽声。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把身子坐正了一些。
忽然有一个人大声呼叫:“起火啦”,丈夫起来大声呼叫,妇人也起来大声呼叫。两个小孩子一齐哭了起来。一会儿,有成百上千人大声呼叫,成百上千的小孩哭叫,成百上千条狗汪汪地叫。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发出爆裂的声音,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响了起来;又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的声音,救火的人们拉倒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抢救东西的声音,泼水的声音。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的。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出其中的哪一种声音来;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每张嘴里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啊。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想要抢先跑掉。
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部消失了。撤去围幕一看里面,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注释】
[1]节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4年版)。题目为后人所拟。《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林嗣环,字铁崖,福建晋江人,清代顺治年间进土。
[2]会:适逢,正赶上。
[3]厅事:大厅,客厅。
[4]施:设置,安放。
[5]屏障:指屏风、围帐一类用来挡住视线的东西。
[6]抚尺:艺人表演用的道具,也叫“醒木”。
[7]团坐:围绕而坐。
[8]少顷:一会儿。
[9]但闻:只听见。但,只。
[10]满坐寂然:全场静悄悄的。坐,通“座”。
[11]欠伸:打呵欠,伸懒腰。
[12]呓(yì)语:说梦话。
[13]既而:不久,紧接着。
[14]抚:抚摸,安慰。
[15]乳:喂奶。
[16]鸣:指轻声哼唱着哄小孩入睡。
[17]絮絮:连续不断地说话。
[18]一时:同时。
[19]众妙毕备:各种妙处都具备,意思是各种声音都模仿得极像。毕,全、都。
[20]侧目:偏着头看,形容听得入神。
[21]默叹:默默地赞叹。
[22]末几:不久。
[23]齁(hōu):打鼾。
[24]作作索索:老鼠活动的声音。
[25]倾侧:翻倒倾斜。
[26]意少舒:心情稍微放松了些。少,稍微。舒,伸展、松弛。
[27]中间(jiàn):其中夹杂着。
[28]力拉崩倒:劈里啪啦,房屋倒塌。力拉,拟声词。
[29]曳(yè)屋许许(hū)声:(众人)拉塌(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曳,拉。许许,拟声词。
[30]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应有尽有。形容声音之杂。
[31]虽:即使。
[32]不能指其一端: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形容口技模拟的各种声响同时发出,交织成一片,使人不能一一辨识。一端,一头,这里是“一种”的意思。
[33]名:说出。
[34]奋袖出臂:扬起袖子,露出手臂。奋,扬起、举起。
[35]股:大腿。
[36]战战:打哆嗦,打战。
[37]几(jī):几乎。
【赏析】
口技是一种传统技艺。这种技艺是艺人长期在实际生活中仔细观察、专心揣摩、勤学苦练而获得的。口技的绝妙就在于能借一口摹拟出各种不同的声响,给听者如临 其境、如闻其声之感。
读清代人林嗣环的《口技》,读者对口技者的技艺无不‘以为妙绝”。
其“妙绝”就在于口技者仅以“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己”, 这些简单的道具摹拟出惟妙惟肖的各种声响。而仅靠这三百来字就把口技之‘妙绝’表露得淋漓尽至,这不能不问读者赞叹为文者的匠心!
一、一文兼二体(记叙文、说明文)。
《口技》从文体角度研读可以作为场景描写的记叙文来读,也可以作为摹写口技特色的说明文来读。这“一文兼二体”之作是不多见的。
1、从场景描写方面研读,领略记叙文写作的匠心。
如描写深夜“火起”救火的场景。
(1)、由静(或者微弱)到喧闹,由单一响声到纷响。
“鼠作作索索”,妇“梦中咳嗽”,写声音微弱、单一;“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写声音由微弱到喧闹,由单一到纷繁。
(2)、由喧闹到沸腾,由纷繁到应有尽有。
呼声、哭声、犬吠声、火爆声。声、抢夺声、泼水声、“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又夹百千求救声”……
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都具有了。至此,口技发展到了高潮。
2、从“掌写口技特色”来品味,《口技》是说明文中上乘之作。
(1)、首尾一再说明设施简单的道具: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己。表明作者依靠的是“善”口技,而绝不是借助于多少外物,更没有作假之疑。
(2)、摹写口技特色,顺序有条不紊。
“声响”的说明顺序是:由远及近,由外到内;声音由少到多,由单一到复杂;再由静到动,由动到闹;又由闹转静,由静转大闹。
二、侧面描写很好地烘托了正面描写。
口技“妙绝”除了依于文笔描写精彩,说明精当外,还赖于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艺术,尤其是侧面描写的运用,有力地烘托了正面描写。
文章以正面描写为主,侧面描写为次,两者相辅相承,结合很密切。文首句“京中有善口技者”,“善口技”就是正面描写的开始。跟着是侧面描写句:“満坐寂然,无敢哗者”。一个“満”字,一个“无”字,点明了人人如此。这里写的是口技即将开演时的气氛,实际上是在暗示,同时有力地烘托了表演者的口技之售”。
第四节的“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儿欲先走”句,写宾客的神色。动作、情感、心理,无不形容尽致,犹如身临火灾现场。这更是成功的侧面描写,极其显赫地突出了口技之“善”之“妙”。
三、议论精当,“妙绝”便绝。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这是议论句,精当地用在口技表演到了高潮之时。它是宾客心理活动的表白,也是给口技‘妙绝”的鉴定。同时,也在唤起人们的思考,口技人竟然凭借一张口,一个舌头,“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己”,就摹拟出了“凡所应有,无所不有”的复杂的声响。
议论使文章更丰富了,自然把“妙绝”的口技推向了“绝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