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标题:万字 作者或出处:《应谐录》

  汝有田舍翁,家资殷盛,而累世不识"之""乎"。一岁,聘楚士训其子。楚士始训之搦管临朱,书一画,训曰"一"字;书二画,训曰"二"字;书三画,训曰"三"字。其子辄欣欣然,掷笔归告其父曰:"儿得矣,儿得矣;可无烦先生矣,重费馆谷也,请谢去。"其父喜,从之,具币谢遣楚士。

  逾时,其父拟征召姻友万氏姓者饮,令子晨起治状,久之不成。父趣之。其子恚曰:"天下姓字伙矣。奈何姓万?自晨起至今,才完五百画也。"

译文或注释:

  汝地有个乡村老头,家里很富裕,但几代人都不识"之"字"乎"字。有一年,请来一位楚地的读书人教他的儿子。这位老师一开始先教他的儿子执笔描红。写一画,教他说:"这是一字。"写二画,教他说:"这是二字。"写三画,教他说:"这是三字。"富翁的儿子觉得读书写字太简单了,就非常高兴,丢掉笔回去告诉他的父亲,说:"我学会了!我学会了!可以不必烦劳老师,再多花学费了,请辞退他吧!"他的父亲很高兴,就依从了自己的儿子,准备了一笔钱辞退了那位楚地的读书人。

  过了一些时候,富翁打算邀请一位姓万的姻亲来喝酒,叫他儿子早晨起来就写一份请贴。但等了好久仍不见写成,父亲就去催促他,他儿子抱怨说:"世上姓氏很多,为什么偏偏要姓'万'呢?我从清早写起,直到现在,才写完了五百画!"

【注释】
[1]汝:地名,在今河南南阳。
[2]田舍翁:地主。
[3]家资殷盛:家产富裕。殷:厚实富裕;盛,多的意思。
[4]累世不识之乎:几代人都不识"之"字"乎"字。累世,数代,接连几个世代。
[5]一岁:一年。
[6]聘楚士训其子:请一位楚地的老师教育他的儿子。 楚士:楚地的读书人。
[7]搦管临朱:拿着笔描红,练习写字。管,笔的代称;临朱,照着红颜色的原本写,即描红。
[8]辄。就,便。
[9]馆谷:请人开管教授功课应付给的酬金,即学费。
[10]谢:辞,辞退。
[11]具币:准备钱财、礼物。
[12]逾时:过了一些时候。
[13]姻友:指有姻亲关系的亲戚。
[14]治状:写一封请贴。治,办理。状,帖子一类的书信。
[15]趣之:催促他。趣,同"促",催促。之,代词,他,指田舍翁的儿子。
[16]恚:抱怨,怨恨,恼怒。
[17]姓字:姓氏。
[18]伙:多。

【简析】
  "而累世不识'之''乎'",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把一个典型的目不识丁的斗大的字都不识几个的土财主的形象勾画出来了。至于一句"儿得矣,儿得矣",则很生动的描绘出了其子在学会"一"、"二"、"三"之后那种自以为掌握了获得知识诀窍的得意神态,同时也表现出他的幼稚无知。
  "天下姓氏伙矣,奈何姓万?……",则又是一句生动传神的话,它巧妙的描摹出富翁的儿子他那一副委屈、懊恼的神态,不禁令人发笑。富翁的儿子哪里知道,学习不下功夫,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是迟早要出洋相的啊。我们当代中学生处于一个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更应该循序渐进、扎扎实实的搞好学习,为将来报效祖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则笑话从画"一""二""三"开始,到画不成"万"字结束。这样的构思也是很别出心裁。

【在线留言】  【返回前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