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内容太多?请尝试>>>

文章 温庭筠

【译文】
唐温庭筠字飞卿,旧名岐。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李。才思艳丽,工于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多为邻铺假手,号曰救数人也。而上行有缺,搢绅薄之。李义山谓曰:“近得一联句云,远比赵公,三十六年宰辅,未得偶句。”温曰:“何不云,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书。”宣宗尝试诗,上句有“金步摇”,未能对,遣求进士对之。庭筠乃以“玉条脱”续也。宣宗赏焉。又药有名“白头翁”,温以“苍耳子”对。他皆此类也。宣帝爱唱《菩萨蛮》①词,丞柏令狐绹②假其修撰,密进之,戒令勿他泄,而遽言于人,由是疏之。温亦有言云:“中书内坐将军。”讥相国无学也。宣皇好微行,遇于逆旅,温不识龙颜,傲然而诘之曰:“公非长史司马之流耶?”帝曰:“非也。”又白:“得非大参簿尉之类耶?”帝曰:“非也。”谪为坊城尉。其制词曰:“孔门以德行为先,文章为末。尔既德行无取,文章何以补焉。”徒负不羁之才,罕有适时之用,竟流落而死也。豳国公杜悰③自西川除淮海,庭筠诣韦曲林氏林亭,留诗云:“卓氏炉前金线柳,隋家堤畔锦帆风。贪为两地行霖雨,不见池莲照水红。”豳公闻之,遗绢千匹。吴兴沈徽云:“温曾于江淮为亲表槚楚,由是改名庭筠。又每岁举场,多为举人假手。”侍郎沈询之举,别施铺席,授庭筠,不与诸公邻比。翌日,于帘前请庭筠曰:“向来策名者,皆是文赋托于学士。某今岁场中,并无假托,学士勉旃。”因遣之,由是不得意也。

【注释】
①《菩萨蛮》: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子夜歌》、《花间意》、《重叠金》等。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阙均两仄韵转两平韵。
②令狐绹:字子直,令狐楚子,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东南)人。文宗李昂太和年间进士。武宗时,任湖州刺史。宣宗时,累官至宰相。懿宗时,历任河中、宣武、淮南等节度使。后召入知制诰,辅政十年,拜司空、检校司徒,封凉国公。
③杜悰:杜佑之孙,与李商隐是表兄弟,杜牧是他的堂兄。

【译文】
唐朝的温庭筠,字飞卿,旧名岐。和当时的诗人李商隐齐名,被人们称为“温李”。他才思敏捷,辞藻艳丽,擅长写小赋。每次考试,按规定韵作赋。他只需要叉八次手而八韵作成。他经常为邻座的考生代作文章,人们送他外号“救数人”。由于他不严格约束自己作为士人的言行,所以受到一些做官人的轻视。李义山对他说,我近来作了一联:“远比赵公,三十六军宰辅”,没有得到偶句。温庭筠说:“你怎么不说‘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书’?”唐宣宗曾写有“金步摇”的句子,对不出下句,让进士们对,温庭筠以“玉条脱”对上了,宣宗很赞赏。又有一药名“白头翁”,温庭筠以“苍耳子”为对。这样类似的例子很多。宣宗爱唱《菩萨蛮》词,丞相令狐绹叫温庭筠代他撰词,秘密送来,并告诉温不要泄露此事。温庭筠却把这事说了,因此令狐绹疏远了他。温庭筠也说过:“中书内坐将军”,是讥讽那些宰相们没学问。宣宗喜欢微服出行,有一次遇上了温庭筠,温不认识皇帝,很傲慢地追问皇上说:“你是长史司马之流的大官吗?”皇帝说:“不是。”温又问:“那你是大参簿尉之类的吧?”皇上说:“不是。”因此,把温庭筠贬为坊城尉。皇帝在诏书中说:“读书人应以器德为重,文章为末,你这样的人,品德不可取,文章再好也是弥补不上的。”温庭筠负有不羁之才,没有得到机遇用他,最后竟流落而死。豳国公杜悰从西川调到淮海,温庭筠到了韦曲的林亭,写了一首诗:“卓氏炉前金线柳,隋家堤畔锦帆风。贪为两地行霖雨,不见池莲照水红。”豳公看到后,赏了他一千匹绢布。吴兴的沈徽说:“温庭筠曾在江淮一带当过老师,因此改名庭筠。每年科举考试时,他常为人代作文章。”侍郎沈询主持的一次考试中,为温庭筠单设了一个座位,不和其他考生相邻。第二天,在帘前请温庭筠说:“以前那些应举考试的人,都是托你代作诗文,我这次的考场上,没有人托你吧?希望你自我勉励吧。”把温庭筠打发走了。由此,温庭筠更加不得志。

【在线留言】  【返回前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