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 太公望
【原文】
文王以太公望为灌坛令,期年,风不鸣条①。文王梦见有一妇人甚丽,当道而哭。问其故,妇人言曰:“我东海泰山神女,嫁为西海妇。欲东归,灌坛令当吾道。太公有德,吾不敢以暴风疾雨过也。”文王梦觉。明日召太公,三日三夕,果有急风骤雨去者,皆西来也。文王乃拜太公为大司马。
【注释】
①风不鸣条: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译文】
周文王命姜太公为灌坛令,一年来,连能把树枝吹得发声的风都没有。一天,文王梦见一个美丽的女人坐在路中间哭,问其缘故,那位女人说:“我是东海泰山神女,嫁给西海龙王为妻。我想回东海,不想灌坛令挡了我的路。太公德高望重,我不敢挟暴风骤雨而过啊!”文王在梦里惊醒。第二天,他把姜太公召进宫中。过了三日三夜,果然有狂风暴雨从西向东而去。于是,文王就封姜太公为大司马。
四海神
【原文】
武王伐纣,都洛邑。明年阴寒,雨雪十余日,深丈余。甲子平旦,五丈夫乘马车,从两骑,止王门外。师尚父使人持一器粥出曰:“大夫在内,方对天子。未有出时,且进热粥,以知寒。”粥皆毕,师尚父曰:“客可见矣。五车两骑,四海之神,与河伯、风伯、雨师耳。南海之神曰祝融,东海之神曰勾芒,北海之神曰颛顼,西海之神曰蓐收。河伯①、风伯、雨师,请使谒者各以其名召之。”武王乃于殿上,谒者于殿下门内,引祝融进。五神皆惊,相视而叹。祝融等皆拜。武王曰:“天阴乃远来,何以教之?”皆曰:“天伐殷立周,谨来授命。”顾敕风伯雨师,各使奉其职也。
【注释】
①河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黄河水神。
【译文】
周武王派兵攻打商纣王,曾建都于洛邑。第二年气候阴冷,一连下了十几天雨雪,有些地方积水一丈多深。有天天刚亮,一辆马车停在武王门口,里面有五名男子,后面还跟着两名骑马的。国师吕望命人端出一盆稀粥,说:“大夫正在屋里同天子谈话呢!在武王没有出来之前,请你们先把热粥喝了,以祛除寒气。”等他们喝完粥,吕望才对武王说:“你现在可以召见他们了。那五车两骑,是四海之神以及河神、风神、雨神。南海之神叫祝融,东海之神叫勾芒,北海之神叫颛顼,西海之神叫蓐收。河神、风神、雨神请引荐的人这样称呼他们即可。”武王坐在大殿之上,诸神站在大殿的门内,祝融被人带了进去,其余诸神大惊,相视而叹。祝融等向武王下拜行礼。武王说:“天气非常不好,你们却远道而来,有何见教?”诸神都说:“上天要伐殷立周,我们是来为你效力的。”周武王看看风神和雨神说:“你们各供其职就可以了。”
龙门山
【原文】
禹凿龙关之山,亦谓之龙门。至一空岩,深数十里,幽暗不可复行。禹负火而进。有兽状如豕,衔夜明之珠,其光如烛。又有青色犬,行吠于前。禹计行十余里,迷于昼夜,既觉渐明,见向来豕犬,变为人形,皆著玄衣①。又见一神人面蛇身。禹因与之语。神即示禹八卦之图,列于金板之上。又有八神,侍于此图之侧。禹问曰:“华胥生圣子,是汝耶?”答曰:“华胥是九江神女,以生余也。”乃探玉简以授禹。简长一尺二寸,以合十二时之数,使度量天地。禹即执持此简,以平定水土。授简披图,蛇身之神,则羲皇之身也。
【注释】
①玄衣:黑色的衣服。
【译文】
大禹开凿龙关山时,此山也叫做龙门。他看到一个大岩洞,有数十里深,里面十分幽暗,难以行进。大禹举着火把走进洞里。突然,一只像猪的野兽嘴里衔着一颗夜明珠为他指路,珠光比蜡烛还要明亮。后来,一只青色的狗一边叫一边跑到他的前面。大禹走了十多里路,分不清白天还是黑夜,逐渐看到了光亮,只见那跟来的像猪一样的野兽和狗都变成了人,并都穿着黑色的衣服。这时,又来了一个人面蛇身的神仙。大禹便跟他攀谈。那位神仙把八卦图拿给大禹看,并将其摆在一块金板上。又来了八个神仙,站在八卦图的两侧。大禹问道:“听说华胥氏生了一个圣子,是你吗?”那个神仙答道:“我的母亲华胥氏是九江神女,她生下了我。”然后他掏出玉简赠给大禹,这块玉简有一尺二寸长,正与一天十二个时辰这个数符合。那位神仙命大禹以此来度量天地。大禹就随身带着这块玉简来治理天下。以玉简相赠并让大禹看八卦图的这位神仙,就是伏羲氏啊。
延娟
【原文】
周昭王二十年,东欧贡女,一曰延娟,二曰延娱。俱辩丽词巧,能歌笑,步尘无迹,日中无影。及王游江汉,与二女俱溺。故江汉之间,至今思之,乃立祠于江上。后十年,人每见二女拥王泛舟,戏于水际。至暮春上巳①之日,禊集祠间。或以时鲜甘果,采兰杜包裹之,以沈于水中。或结五色彩以包之,或以金铁系其上,乃蛟龙不侵。故祠所号招祇之祠。
【注释】
①上巳:古代节日名。汉以前以农历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魏晋以后,定为三月三日。这一天人们都在水边洁身或嬉戏,以去除不祥。
【译文】
周昭王二十年,东欧越族献来两位美女,一个叫延娟,一个叫延娱。二人美丽纤巧,能言善辩,有着优美的歌声和迷人的笑容。她们走路时没有脚印,在太阳下没有影子。一次,她们陪同昭王游览长江和汉水,三人不幸落水而死。至今,江汉一带的人们还怀念她们,并在江边修建祠堂。十年之后,人们每天都可以看到二位女子陪着昭王泛舟江上,嬉戏于水边。晚春上巳节这天,人们都聚集在祠堂前祭祀。有人用杜兰叶包着新鲜、甜美的水果,并将其沉入水中;有人制作五彩线包,并把金属系在上面,这样,蛟龙就不会侵害她们的仙体了。因此,这个祠堂被称为“招祇之祠”。
秦始皇
【原文】
秦始皇作石桥,欲过海,观日所出处。传云:时有神能驱石下海。阳城十一山,今尽起立,嶷嶷①东倾,如柏随行状。又云:石去不速,神人辄鞭之,皆流血,石莫不悉赤,至今犹尔。秦皇于海中作石桥,或云,非人功所建,海神为之竖柱。始皇感其惠,乃通敬于神,求与相见。神云:“我形丑,约莫图我形,当与帝会。”始皇乃从石桥入三十里,与神相见。帝左右有巧者,潜以脚画。神怒曰:“帝负约,可速去。”始皇即转马。前脚犹立,后脚随崩,仅得登岸。
【注释】
①嶷嶷:高耸的样子。嶷,高耸。
【译文】
秦始皇造石桥,想跨过大海去看看太阳升起的地方。传说,那时有位神人可把石头赶下大海。阳城共有十一座山,现在还巍然挺立,并向东方倾斜,好像相随而行。又有人说,石山走得很慢,那位神仙就用鞭子抽打它们,这些石头就会流出血来,石头没有不变红的,现在还是那样。还有人说,秦始皇在海里所造的石桥,不是用人力所能完成的,而是由海神立的桥墩。秦始皇感激海神的大恩,便烧香祈祷,请求与之相见。海神说:“我的样子很丑,我们约好不能把我画下来,我就会来见你。”秦始皇立刻答应了,从石桥上向海中走了三十里与神相会。皇帝手下有个能人,暗中用脚把海神的相貌画了下来。海神发现后生气地说:“想不到你竟然负约,请你马上回去吧!”秦始皇只好掉转马头。马的前腿刚刚到了岸边,后腿下面的石桥就崩塌了,仅仅让他登岸而已。
屈原
【原文】
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罗水①,而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以祭之。汉建武中,长沙区曲,白日忽见一士人,自云三闾大夫,谓曲曰:“闻君当见祭,甚善。但常年所遗,恒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叶塞其上,以彩丝缠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曲依其言。今世人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楝叶及五色丝,皆汨罗水之遗风。
【注释】
①汨罗水:水名。在湖南省东北部。
【译文】
屈原在五月初五日投汨罗江而死,楚国人为哀悼他,到了这一天,都把装着米的竹筒扔进水里来祭奠他。东汉建武年间,长沙有个人叫区曲,大白天突然看见一个自称为三闾大夫的士人,他对区曲说:“得知你正要来此祭奠,很好。然而这些年大家所送来的东西,都被蛟龙偷去吃了。今天你若有什么东西要送的话,可以在上面塞些楝树叶,再用五彩线缠上,这两样东西是蛟龙最畏惧的啊!”区曲就照他所说的做了。如今,人们在五月初五日包粽子时,还要包上楝树叶、缠上五彩线,这就是汨罗河的遗风啊。
齐桓公
【原文】
齐桓公游于泽,管仲御。公见怪焉。管仲云:“泽有委蛇①,其大如毂,其长如辕,紫衣朱冠。见人则捧其首而立,见之者殆霸乎。”公曰:“此寡人之所见也。”
【注释】
①委蛇:神话传说中的蛇。
【译文】
齐桓公在水乡泽国游历,管仲亲自为他驾车。齐桓公不高兴地指责他,管仲答道:“泽国有大蟒蛇,有车轮子那么粗,有车辕那么长,身子是紫色的,头冠是红色的,就像穿着紫衣服戴着红帽子。它看见人,就把脖子昂起来,直盯着你。如果有谁亲眼见过它,其霸业就危险了!”齐桓公指着管仲的衣服和帽子,开玩笑地说:“这条蟒蛇,我已经看到了!”
又
【原文】
桓公北征孤竹,来至卑耳之谿十里,见人长尺,而人形悉具。右祛①衣,走马前。以问管仲,管仲曰:“臣闻登山之神有余儿者,长尺而人物具焉。霸王之君兴,而登山之神见。走前导也,祛衣前有水也,右祛示从右涉也。”至如言。
【注释】
①祛:除去,驱逐。这里指脱下。
【译文】
齐桓公向北攻打墨胎氏的孤竹国,走到离卑耳溪十里的地方,看见一个仅有一尺多高的人,而人体各部分俱全。他右身赤着,走在齐桓公的马前。齐桓公问管仲这是何人。管仲答道:“臣听说登山之神的小儿子只有一尺多高,而人体各器官齐全。您今天看见了登山之神,这是成就霸业的预兆。他走在前面是为我们做向导。他赤裸着右身,意味着前面有水;他右侧没有穿衣服,这是暗示我们要从右侧渡河。”果然,一切都像管仲说的那样。
费长房
【原文】
费长房能使鬼神。后东海君见葛陂君,淫其夫人。于是长房敕系①三年,而东海大旱。长房至东海,见其请雨,乃敕葛陂君出之,即大雨也。
【注释】
①系:这里指拘囚、囚禁。
【译文】
费长房有役使鬼神之能。后来,东海神君去拜见葛陂湖的神君,侮辱了他的夫人。于是,费长房下令将东海神君拘囚三年,因此东海一带遭受了特大的旱灾。费长房抵达东海,看见百姓们纷纷求雨,便让葛陂神君出来施展法力,随后便下了一场大雨。
张诚之
【原文】
吴县张诚之,夜见一妇人,立于宅东南角,举手招诚,诚就之。妇人曰:“此地是君家蚕室。我即是地之神。明年正月半,宜作白粥,泛膏①于上,以祭我。当令君蚕桑百倍。”言绝失之。诚如言,为作膏粥,自此年年大得蚕。世人正月半作膏粥,由此故也。
【注释】
①膏:脂油。
【译文】
吴县的张诚之在一天夜里看见一个女人。她站在宅院的东南角,向他招手,他便走了过去。那个女人说:“这是你家用来养蚕的房间吧?我就是地神。明年正月十五,你应该做上面浮着油脂的白粥来祭祀我,那么我就让你的蚕茧增产一百倍。”说完,那个女人就消失了。张诚之按照她所说的话,用上面浮着油脂的白粥来祭祀她,从此之后每年的蚕茧都获得大丰收。现在,人们每当正月十五就做上面浮着油脂的白粥,这个习俗就是由此而起的。
温峤
【原文】
古今相传:夜以火照水底,悉见鬼神。温峤平苏峻之难,及于湓口,乃试照焉。果见官寺赫奕,人徒甚盛;又见群小儿,两两为偶,乘轺车,驾以黄羊,睢盱①可恶。温即梦见神怒曰:“当令君知之。”乃得病也。
【注释】
①睢盱:睁眼仰视的样子。睢,仰视的样子。盱,睁开眼睛。
【译文】
自古以来,人们都传说当夜深人静之时,用火把照水底就能看到鬼神。温峤等人平定了苏峻的叛乱,来到江西的湓口。他试着用火照了一下水底,果然看见了官家的寺庙规模宏大,人数众多,又看见很多小孩子,两个一组乘着黄羊拉的轻便的小车,睁大眼睛向上看,非常可恶的样子。这天夜里温峤梦见神人生气地说:“应该让你知道一下厉害。”不久,温峤便生病了。
伍子胥
【原文】
伍子胥累谏吴王,赐属镂剑而死。临终,戒其子曰:“悬吾首于南门,以观越兵来。以鱼皮裹吾尸,投于江中,吾当朝暮乘潮,以观吴之败。”自是自海门山,潮头汹高数百尺,越钱塘渔浦,方渐低小。朝暮再来,其声震怒,雷奔电走百余里。时有见子胥乘素车白马在潮头之中,因立庙以祠焉。庐州城内淝河岸上,亦有了胥庙。每朝暮潮时,淝河之水,亦鼓怒而起,至其庙前。高一二尺,广十余丈,食顷乃定。俗云:与钱塘潮水相应焉!
【译文】
伍子胥多次谏阻吴王,吴王大怒,赐给他一把属镂剑让他自杀。临终之前,伍子胥对他的儿子说:“我死后,将我的脑袋挂在南门上,我要亲眼看见越兵的到来。此外,用鱼皮包住我的尸体,将其投进江里,我要早晚乘潮而来亲眼看见吴国的灭亡。”此后,自海门山到这里海潮汹涌异常,比往日要高数百尺,一直越过钱塘江入海口的渔场才逐渐减弱。潮头每天早晚两次,声音好像人的怒吼声,雷鸣电闪扑向岸边,足有一百多里。人们有时看见伍子胥乘着白马拉着的白车站在潮头之上,因此为他修了一座庙来祭祀他。庐州城的淝河岸边,也有一座伍子胥庙,每天早晚涨潮时分,淝河的水也愤怒地鼓胀起来,一直涌到庙前。潮头有一二尺高,十余丈宽,要一顿饭的工夫才能够平静下来。老百姓们说,它这是在与钱塘潮相呼应啊!
张璞
【原文】
张璞,字公直,不知何许人也,为吴郡太守。征还,道由庐山。子女观于祠室,婢使指像人以戏曰:“以此配汝。”其夜璞妻梦庐君致聘曰:“鄙男不肖,感垂采择,用致微意。”妻觉怪之。婢言其情。于是妻惧,催璞速发。中流,舟不为行。阖①船震恐。乃皆投物于水,船犹不行。或曰:“投女则船为进。”皆曰:“神意已可知也,以一女而灭一门,奈何?”璞曰:“吾不忍见之。”乃上飞庐卧,使妻沈女于水。妻因以璞亡兄孤女代之。置席水中,女坐其上,船乃得去,即璞见女之在也,怒曰:“吾何面目于当世也!”乃复投己女。及得度,遥见二女在下。有吏立于岸侧,曰:“吾庐君主簿也。庐君谢君,知鬼神非匹,又敬君之义,故悉还二女。”问女,言:“但见好屋吏卒,不觉在水中也。”
【注释】
①阖:全。
【译文】
张璞,字公直,不知到底是什么人。他官至吴郡太守,后被召还,经过庐山。孩子们到祠堂里参观,婢女指着庐君的神像对张璞的女儿戏言道:“把你许配给他,好不好?”这天夜里,张璞的妻子梦见庐君送来聘礼,并说:“感谢您将女儿许配给我,这点儿东西代表我的心意,请您收下。”张璞的妻子醒来后,感觉很奇怪。婢女向她说出实情,她感到十分害怕,催丈夫赶紧离开这里。他们的船走到江中央时,却无法移动了,全船的人无不感到震惊、恐惧,纷纷把一些物品扔入江中,但船还是不能动。有人对张璞说:“你把女儿扔入江中这船才能开走啊。”大家都附和道:“神的意思已经很清楚了。怎么能因为一个女孩子而使大家丧命?”张璞说:“我实在不忍心啊!”说完他便爬进船舱里躺下,命妻子把女儿投入水中。妻子不舍得自己的女儿,便用张璞死去的哥哥留下的孤女代替。她把一张席子扔在水里,再把孩子放在上面,船终于向前行进了。张璞很快就看见自己的女儿还在船上,生气地对妻子说:“我还有何脸面活在这世上!”说完,他便将自己的女儿也投进江中。船到了对岸,人们远远看见那两个被扔进水里的女孩子正在岸边玩耍,还有一个官吏站在她们身边。那位官吏上前对张璞说:“我是庐君的主簿。庐君感谢你的好意,但他知道鬼神是不能与你的女儿相配的,他还敬重你的大义,因此派我把这两个女孩子还给你。”张璞和妻子问这两个女孩子是怎么回事,她们说:“只是看见了很多漂亮的房屋和吏卒,但没有感觉是在水里。”
葛祚
【原文】
葛祚,吴时衡阳太守。郡境有大槎①横水,能为妖怪,百姓为立庙。行旅祷祀,槎乃沉没,不者槎浮,则船为之破坏。祚将去官,乃大具斤斧,将去民累。明日当至,其夜,闻江中讻讻有人声。往视,槎移去,沿流下数里,驻湾中。自此行者无沉覆之患。衡阳人为祚立碑曰:“正德祈禳,神木为移也。”
【注释】
①槎:木筏。
【译文】
葛祚是三国东吴的衡阳太守。衡阳境内有一个大木筏子漂在水上,兴妖作怪,老百姓就为它修了一座庙。过往行人都要向它祭祀、祈祷,这样它才会沉到水里,否则它便漂在水面,破坏过往的船只。葛祚离任之前,想为民除害,便准备了大斧子。第二天还未到,那天夜里,听见江里人声喧闹,葛祚带人去看,发现木筏子竟然自己移动,顺流走了好几里地,停在一个湾子里。此后,过往船只就再没有颠覆沉没的危险了。衡阳的老百姓为葛祚立碑,上面写道:“正德祈禳,神木为移也。”
戴文谌
【原文】
沛国戴文谌居阳城山,有神降,妻焉。谌疑是妖魅①,神已知之,便去。遂见作一五色鸟,白鸠数十枚从,有云覆之,不遂见。
【注释】
①妖魅:妖魔鬼怪之类。妖,妖怪。魅,鬼怪,精怪。
【译文】
沛国人戴文谌住在阳城山,有位神女从天而降,嫁给他做妻子。戴文谌疑心她是妖怪,神女知道后便离开了。于是,她变成一只五色鸟向远方飞走,后面还跟着几十只白鸠。不久,它们便被云霞遮住了,再也看不见了。
王昌龄
【原文】
开元中,琅邪王昌龄,自吴抵京国。舟行至马当山,属风便,而舟人云:“贵识至此,皆令谒庙。”昌龄不能驻,亦先有祷神之备。见舟人言,乃命使赍酒脯纸马,献于庙,及草履致于夫人。题诗云:“青骢一匹昆仑牵,奏上大王不取钱。直为猛风波滚骤,莫怪昌龄不下船。”读毕而过。当市草履时,兼市金错刀一副,贮在履内。至祷神时,忘取之。误并将往。昌龄至前程,求错刀子,方知其误。又行数里,忽有赤鲤鱼,可长三尺,跃入昌龄舟中。呼使者烹之。既剖腹,得金错刀,宛是误送庙中者。
【译文】
唐代开元年间,琅邪郡的王昌龄自吴郡返回京城。当船行到马当山时,被大风所阻,无法前进。于是,船主人说:“有贵人来到此地,命令所有的人都去庙里跪拜。”王昌龄不想下船,但之前也做好了祈祷神灵的准备。他就对船主说:“快命人把酒肉纸马献到庙上送给庙神,再送一双草鞋给庙神的夫人。”他又吟诗道:“青骢一匹昆仑牵,奏上大王不取钱。直为猛风波滚骤,莫怪昌龄不下船。”读完这首诗后,船便顺利地通过了。当初王昌龄买草鞋时,还买了一把金错刀,并把刀放在鞋里;向神祝祷时,忘了把错刀取出来,随草鞋一同献了上去。王昌龄一行向前走了一段路,想用错刀,才知道这个失误。船又向前行了几里地,突然看见一条三尺多长的红鲤鱼从水面跃起,蹦到王昌龄的船上。王昌龄命下人把这条鱼抓了。结果剖开鱼腹一看,里面有把金错刀,正是误献给那座庙神的那一把。
黄石公
【原文】
益州之西,云南之东,有神祠,克山石为室,下有人奉祠之,自称黄公。因言此神,张良所受黄石公之灵也。清净不烹杀。诸祈祷者,持一百钱,一双笔,一丸墨,石室中前请乞。先闻石室中有声,须臾,问来人何欲。既言,便具语吉凶,不见其形。至今如此。
【译文】
在益州以西、云南县以东有一座神庙,它是在山上凿出一个洞作为庙室的,刚开始凿洞的时候,里面就有一个人正在祭祀,他自称黄公。据说这位神仙,就是点化张良的那位黄石公。他一辈子不杀生,喜欢清净。所有来庙里祈祷的人,都要拿一百钱、一双笔、一丸墨,到石室中跪下乞告。这样,人们就可以听到石室里传来说话的声音,片刻后就有人问你有何愿望。当你把自己的愿望说出来之后,那个人就会告诉你吉凶福祸。但是,人们只闻其声不见其形。直到今天,还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