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或出处:岑参

唐诗鉴赏辞典 七言古诗 岑参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①
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②,
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③,
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④,
金山西见烟尘飞⑤,
汉家大将西出师⑥。
将军金甲夜不脱,
半夜军行戈相拨⑦,
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
五花连钱旋作冰⑧,
幕中草檄砚水凝⑨。
虏骑闻之应胆慑,
料知短兵不敢接⑩,
车师西门伫献捷!

【注释】
①走马川:地名,在今新疆天山脚下。②雪海:地名,在今新疆境内。③轮台:地名,唐代开始设轮台县,在今新疆米泉县。④匈奴:古代北方游牧民族,这里指唐代西域的游牧部族。⑤金山:即阿尔泰山,在新疆北部。这里泛指塞外山脉。⑥汉家大将:这里借汉指唐,指封常清。⑦戈相拨:兵器(戈矛)互相撞击。⑧五花:即五花马。连钱:良马名。旋作冰:马身上的汗和雪转眼凝结成冰。⑨草檄(xí):起草声讨敌人的文告。⑩短兵:刀、剑一类兵器,与长射程的弓箭相对而言。不敢接:不敢迎战。车师:地名,安西都护府所在地,在今新疆吐鲁番附近。

【译文】
你可以看到,那走马川伸延到雪海旁,黄沙茫茫和天相连。刚到九月,轮台的狂风就日夜怒吼,一川碎石竟然大得如斗,被风暴吹得满地乱走。正是匈奴牧场的秋草枯黄、塞马正肥的时候,金山的西面敌军侵扰边境,汉军大将挥师西征。征战中将军的铠甲日夜不脱,半夜行军刀枪互相磕碰,寒风吹到脸上宛如刀割一般。马毛带着冰雪,上面汗气腾腾,转眼间马毛又凝结成冰,军幕中起草文告但砚中墨汁也已冻凝。敌人的骑兵听到大军出征定会把肝胆吓破,料想他们不敢前来迎战,我一定在车师西门等候捷报。

【赏析】
这首以乐府体七言歌行写成的边塞诗,雄奇恣肆,英气逼人,歌颂了艰苦而豪迈的边塞生活,热烈赞美唐军西征的壮举,读之令人振奋。为了表现边防将士高昂的爱国精神,作者用了反衬手法生动地再现了边塞的奇景和战况的危急,同时也写出了征战的劳苦和将士的斗志。全诗句句用韵,三句一转,平仄交错,节奏动荡跳跃,急促有力,有一种音乐感。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轮台城头夜吹角①,轮台城北旄头落②。
羽书昨夜过渠黎③,单于已在金山西④。
戍楼西望烟尘黑⑤,汉军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⑥,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⑦。
虏塞兵气连云屯⑧,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云片阔⑨,沙口石冻马蹄脱⑩。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注释】
①角:军中的号角。②旄(máo)头:星名,二十八宿中的昂星。古人认为它主胡人兴衰。旄头落:为胡人失败之兆。③羽书:即羽檄,军中的紧急文书,上插羽毛,以表示加急。渠黎:汉代西域国名,在今新疆尉犁县。④单(chán)于:汉代匈奴君长的称号。⑤戍楼:军队驻防的城楼。⑥上将:即大将,指封常清。旄:旄节,古代君王赐给大臣用以标明身份的凭证。⑦阴山:在今内蒙自治区中部。⑧虏塞:敌国的军事要塞。兵气:战斗的气氛。⑨剑河:地名,在今新疆境内。⑩沙口:位置不详。亚相:指御史大夫封常清。在汉代御史大夫位置仅次于宰相,故称亚相。

【译文】
轮台城头吹起寒夜号角,轮台城北旄头星忽然坠落。军中的紧急文告连夜送过渠黎,报告单于军队开到了金山以西。从戍楼上西望只见烟尘滚滚,汉家军队屯扎在轮台城北。大将军手持旄节率兵西征,黎明时笛声响起大军出行。战鼓催战,犹如雪海浪涌,三军呐喊,阴山也被震动。敌营的杀气直冲云霄,战场上零乱的白骨还缠着草根。剑河上风寒云蔽雪片降落,沙口的石头寒冷得简直能把马蹄冻掉。亚相封大夫勤于王政不辞辛苦,决心报效国家立誓平息边境战火。自古以来名垂青史的人谁没见过,而我看你的功名已经胜过古人。

【赏析】
这首诗和上篇系同一时期、赠同一人之作。但此诗是直写军情战事,写战局之凶险与气候之严酷,反衬出唐军誓师出征之声威与高昂士气,表现出坚韧不拔、雄视一切的豪迈气概。全诗情调激昂,充满浪漫主义激情和边塞生活的气息,成功地表现了全军将士建功报国的英勇气概。它生动地反映了盛唐时期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在线留言】  【返回前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