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或出处:苏轼

苏轼 前赤壁赋

【原文】
壬戌之秋①,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②。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③,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④,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⑤。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⑥。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⑦。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⑧,东望武昌⑨,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⑩,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注释】
①壬戌:指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
②赤壁:赤壁之战的故地,说法不一。一般人认为在今湖北蒲圻县北。苏轼所咏的赤壁是黄州的赤鼻矶。
③一苇:小船。
④冯虚:凌空。冯:通“凭”。虚:太空。
⑤羽化:变化飞升。道家谓人升仙为“羽化”。
⑥空明:指明澈如空的江水。流光:月光浮动的水面。
⑦嫠(lí)妇:寡妇。
⑧夏口:在湖北武昌西的黄鹄山上。
⑨武昌:即今湖北鄂州。
⑩舳舻:长方形大船。
酾酒:滤酒。这里指饮酒。
匏(páo)樽:用葫芦做的酒器。相属:互相敬酒。
逝者如斯:《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斯:指江水。
盈虚:月亮的圆缺。
无尽藏:佛家语,即无穷无尽的宝藏。

【译文】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的秋天,农历七月十六日,我与客人划着小船,在赤壁之下游览。这时,清爽的凉风缓缓吹来,江面上水波平静。我举起酒杯向客人劝酒,朗诵《明月》的诗歌,唱起《窈窕》的篇章。过了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不定。白蒙蒙的水汽笼罩江面,江水的白光与天上的月光相连接。我们放纵小船,任凭它漂来漂去,行驶在茫茫无边的江面。江面多么宽阔,浩浩荡荡如同凌空驾风一样,而不知道船儿漂到了什么地方;轻飘飘地如同远离尘世,了无牵挂,变化飞升而登上了神仙的境界。
于是,大家欢畅地喝着酒,我不由得敲着船舷唱起歌来。歌词说:“桂木做的船棹啊兰木做的船桨,划开清亮的江水啊迎着江面上浮动的月光。我的心思悠悠怀远啊,盼望的美人远在天的另一方。”客人中有个善吹洞箫的人,依着我的歌声而吹箫相和。箫声呜呜地响着,像是怨恨着什么,又像企盼着什么,像是在哭泣又像是在诉说,箫声停止了而余音仍在悠扬回荡,很长时间不能断绝,犹如用丝缕相连。箫声使得幽居水底的蛟龙跳起舞来,又使得独守空船的寡妇饮泣流泪。
我顿时改变了脸色,整理好衣服,端坐着问客人道:“箫声为什么如此悲凉呢?”客人回答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孟德(曹操字孟德)《短歌行》里的诗句吗?向西望去是夏口,向东望去是武昌,山川在这中间相互环绕,而草木茂盛,一片苍茫,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当时曹操刚刚攻破了刘表据有的荆州,又攻下江陵,顺江流向东而进的时候,战船首尾相连,浩浩荡荡,有千里之长,军中的旗帜遮蔽了天空。他面对大江端起酒杯,横握长矛赋下新诗,确实称得上是一代英豪,但是现在又在哪里呢?况且我与您在江边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糜鹿为朋友,驾起一只小船,举起酒杯互相祝福。就像一生短暂的蜉蝣寄生于不生不灭的天地间一样,渺小得像大海里的一粒粮食;哀叹人生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希望与天上的神仙一块遨游,怀抱明月而永世长存。知道这些都不可能忽然得到,只有把洞箫的余音吹进这悲凉的秋风。”
我不由自主地对客人说:“您也知道那江水和明月的妙处吗?流逝的就像这水,但对江水本身而言却不曾流去啊;月亮有圆时有缺时,但对月亮本身而言却不曾增大或削减。所以说从事物变化的角度去看的话,那么天地间的一切就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貌。从事物不变的角度去看的话,则事物连同我们自己都是无穷无尽的,又有什么值得羡慕的呢?再说天地之间的东西,都有它们各自的主人,倘若不是我所有的,即使一丝一毫也不会去取。只有这江面上清爽的凉风,与那山间皎洁的月光,耳朵听之就有了声音,眼睛看见就有了颜色,取它没有人会禁止,消用它不会穷尽,这是造物者所赐予的无尽宝藏啊,而成为我与您共同享受的东西。”
客人高兴得笑了起来,于是洗了酒盏重新斟酒。菜肴和果品已经吃完,杯子、盘子也杂乱地放在一边。我与客人互相枕靠着挤在船中睡着了,不知不觉间东方已经放出了天亮的白光。

【评析】
苏轼游黄州城外赤壁时,联想到三国时周瑜打败曹操的赤壁,写下了一首词和两篇赋。后人称前一篇赋为《赤壁赋》或《前赤壁赋》,称后一篇赋为《后赤壁赋》。本文通过记述宾主于月夜泛舟,饮酒赋诗引起的对话,表达了作者吊古伤今的感慨和坚定不移的志向。

【在线留言】  【返回前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闂傚倸鍊搁崐椋庣矆娓氣偓楠炲鍨鹃幇浣圭稁缂傚倷鐒﹁摫闁告瑥绻橀弻鐔虹磼閵忕姵鐏堥梺娲诲幗椤ㄥ﹪寮诲☉銏犵労闁告劦浜栧Σ鍫㈢磽閸屾瑨顔夐柡鍛█瀵鎮㈢喊杈ㄦ櫖濠电姴锕ら崰姘跺汲椤撶儐娓婚柕鍫濆暙閸旂敻鏌熼崙銈嗗 | 闂傚倸鍊峰ù鍥х暦閸偅鍙忕€规洖娲ㄩ惌鍡椕归敐鍜佹綗濞存粌缍婇弻锝夊箛椤掑倷绮甸柣搴㈣壘椤兘寮婚敐澶婃闁圭ǹ瀛╅崰鎰版⒑瀹曞洨甯涢柡灞诲姂閸╃偤骞嬮敂钘変汗闂佸憡鍔曞鍫曞箚濞戙垺鈷戦梺顐ゅ仜閼活垱鏅舵ィ鍐╃厵闁告垯鍊栫€氾拷 | 闂傚倸鍊搁崐椋庢濮橆兗缂氶柤濮愬€栫€氬鏌i弮鍌氬付缂佲偓婢舵劕绠规繛锝庡墮婵″ジ鏌涘顒傜Ш妤犵偞鐗曡彁妞ゆ巻鍋撳┑鈥茬矙閺屾稓鈧急鍕彆缂備胶绮惄顖氱暦閸楃倣鐔煎传閸曨剛绉归梻鍌欑閹碱偊顢栭幋锕€绠柨鐕傛嫹 | 闂傚倸鍊峰ù鍥敋瑜嶉~婵嬫晝閸岋妇绋忔繝銏f硾鐎涒晠骞婂畝鍕拻濞达絽鎲¢幆鍫ユ煟椤掆偓閵堢ǹ鐣烽悧鍫熷劅妞ゎ厽鍨堕弲顏堟⒑闂堟侗妲撮柡鍛櫊瀵偅绻濋崶銊у幗闂佽宕樺▍鏇㈠船婢跺本鍋栭柨鐕傛嫹 | 闂傚倸鍊风粈渚€骞栭位鍥敃閿曗偓閻ょ偓绻濇繝鍌滃闁藉啰鍠栭弻鏇熺箾閸喖澹勫┑鐐叉▕娴滄粓宕橀埀顒勬⒑闂堟稈搴风紒鑼跺亹閼鸿鲸绻濆顓涙嫼闂佸憡鎸昏ぐ鍐╃濠靛洨绠鹃柛娆忣槺婢х數鈧娲樼换鍫ュ极閹剧粯鏅搁柨鐕傛嫹
CopyRight ©2008-2025 闂傚倸鍊搁崐椋庣矆娓氣偓楠炴牠顢曢妶鍌氫壕婵ḿ鍘у顔筋殽閻愭潙濮堢紒缁樼箓椤繈顢楅埀顒勫吹閹达附鈷戦柛娑橈工婵箑霉濠婂嫮绠炵€规洖鐏氱换婵嬪炊閵娧冨笚闁荤喐绮嶇划鎾崇暦濠婂啠妲堟慨姗嗗弾濞肩喖姊洪崫鍕殭闁绘锕鏌ュ箹娴e湱鍙嗛梺缁樻礀閸婂湱鈧熬鎷�(ewenyan.com)闂傚倸鍊搁崐鐑芥嚄閸撲礁鍨濇い鏍亼閳ь剙鍟村畷銊р偓娑櫭禍杈ㄧ節閻㈤潧孝闁稿﹤顕槐鎾愁潩閼哥數鍘卞銈嗗姉婵挳宕濆杈╃<闁绘﹩鍠栭崝锕傛煛鐏炵晫啸妞ぱ傜窔閺屾盯骞樼捄鐑樼€诲銈嗘穿缂嶄線骞冩禒瀣窛濠电姴鍟鐔兼⒒娴h姤纭堕柛锝忕畵楠炲繘鏁撻敓锟� 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妞嬪海鐭嗗〒姘e亾鐎规洘鍔欓幃婊堟嚍閵夈儮鍋撻崸妤佺叆闁哄洨鍋涙禍鐐烘煛娴e憡顥炵紒缁樼洴楠炲鈻庤箛鏇氱棯闂備胶绮幐鎼佸磹閸ф钃熸繛鎴欏灩鍞銈嗘⒒閸樠囷綖椤忓牊鈷戦柤瑙勬緲閻ㄥ搫鈹戦悙鈺佷壕闂備礁鎼惉濂稿窗閹捐鐒垫い鎺嶈兌閳洖鐣濋敐鍡楊嚋闁哄懎鐖奸、鏃堝幢濞嗘埊绱抽梻浣呵归張顒傜矙閹烘柧鐒婇柣銏㈡暩绾惧吋銇勯弮鍥舵綈婵炲懎娲弻宥堫檨闁告挶鍔庣槐鐐哄幢濞戞ḿ鐛ュ┑掳鍊愰崑鎾绘煃缂佹ɑ宕岀€殿噮鍣e畷濂告偄閸濆嫬绠為梺璇查缁犲秹宕曢柆宥呯疇婵せ鍋撻柟顔芥緲楗即宕ㄩ婊愮床闂備浇顫夎ぐ鍐敄閸℃瑢鍋撳鐐
闂傚倷娴囬褍顫濋敃鍌︾稏濠㈣埖鍔曠粻鏍煕椤愶絾绀€缁炬儳娼¢弻鐔封枔閸喗鐏撶紓浣哄У濡啴寮婚敐澶婄睄闁稿本鑹炬禒妯衡攽閿涘嫬浠掔紒顔界懇楠炲啫顫滈埀顒勫箖濞嗘挻鍊绘慨妤€鐗忛崥鍦磽閸屾瑦绁版い鏇嗗吘娑樷攽鐎n亣鎽曢梺缁樻⒒閳峰牓寮崶鈺傚枑鐎广儱顦伴崐鍫曟煟濡偐甯涢柛濠勬暬閺屾盯鈥﹂幋婵呯敖闂佸憡鐟㈤崑鎾绘⒒娴e憡鎯堥柤娲诲灦閹囧箻缂堢姷绠氶梺褰掓?缁€浣告暜婵$偑鍊栭弻銊ㄣ亹閵娾晜鏅查柛娑变簼閺傗偓闂備焦鏋奸弲娑㈠窗濮橆兘鏋旈柡鍐ㄧ墛閻撶喐淇婇妶鍌氫壕缂備胶绮敮鎺戝祫闂侀€涘嵆閸嬪﹪寮崒鐐寸厱妞ゆ劧绲跨粻姗€鏌i幘鏉戠伌婵﹥妞藉畷銊︾節閸屾粈鎴烽梻浣呵归敃銉┿€冮崼銏犲灊闁挎繂顦伴弲鎼佹煥閻曞倹瀚�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綊鏌ゆ慨鎰偓妤呮儗閸喆浜滈柕澶涚到閸欏﹤鈹戦悩鍨毄濠殿喕鍗冲畷瑙勭附閸撳弶鏅╅梺鍦濠㈡ḿ绮婚鐐寸叆闁绘洖鍊圭€氾拷08010315闂傚倸鍊搁崐椋庣矆娓氣偓楠炲鏁撻悩鍐蹭画闂備緡鍓欑粔瀵哥不椤栫偞鐓ラ柣鏇炲€圭€氾拷-1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