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或出处:苏洵

苏洵 辨奸论

【原文】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外也!
昔者,山巨源见王衍①,曰:“误天下苍生者,必此人也!”郭汾阳见卢杞②,曰:“此人得志,吾子孙无遗类矣!”自今而言之,其理固有可见者。以吾观之,王衍之为人,容貌言语,固有以欺世而盗名者,然不忮不求,与物浮沉。使晋无惠帝③,仅得中主④,虽衍百千,何从而乱天下乎?卢杞之奸,固足以败国,然而不学无术,容貌不足以动人,言语不足以眩世⑤,非德宗之鄙暗⑥,亦何从而用之?由是言之,二公之料二子,亦容有未必然也。
今有人⑦,口诵孔、老之言,身履夷、齐之行,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与造作言语,私立名字,以为颜渊、孟轲复出,而阴贼阴狠,与人异趣,是王衍、卢杞合而为一人也,其祸岂可胜言哉!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⑧,凶首丧面而谈诗、书,上此其情也哉?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竖刁、易牙、开方是也!以盖世之名,而济其未形之患,虽有愿治之主,好贤之相,犹将举而用之;则其为天下患,必然而无疑者,非特二子之比也。
孙子曰:“善用兵者,无赫赫之功。”使斯人而不用也,则吾言为过,而斯人有不遇之叹,孰知祸之至于此哉?不然,天下将被其祸,而吾获知言之名,悲夫!

【注释】
①山巨源:(205—283),名涛,西晋河内怀(今河南武陟西南)人,为“竹林七贤”之一。晋初任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等职。王衍:字夷甫,与山涛同时而年辈较晚。
②郭汾阳:即郭子仪(697—781),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唐中期著名大将。卢杞:唐大臣,字子良,滑州灵昌(今河南滑县西南)人。
③惠帝:指晋惠帝司马衷,以昏庸愚蠢出名。
④中主:指才能一般的皇帝。
⑤眩世:惑乱天下。
⑥德宗:即唐德宗李适。鄙暗:鄙陋昏庸。
⑦今有人:指王安石。
⑧彘:猪。

【译文】
事情有它发生的必然性,道理有它自身的规律。只有天下那些心境静穆的人,才能从微小的迹象中看出显著的结果。月亮四周的光环,预示天要刮风;柱石回潮湿润,说明就要下雨,这是人人所共知的。至于世事的变化,情势的规律,抽象渺茫而不可理解,千变万化而难以预测,又怎能与天地阴阳的变化相比呢?而即使贤能的人也有不知道这些的,这是什么原因呢?就因为心中的好恶扰乱了他的主见,利害得失又左右着他的行动啊。
从前山涛见到王衍,说:“日后祸害天下百姓的,定是此人!”汾阳王郭子仪见到卢杞,说:“这个人一旦得志,我的子孙就都要被杀了!”就今天而言,其中的道理固然可以预见一些。据我所见,王衍其人,不论是容貌还是言谈,固然有有利于欺世盗名的条件,但是他不妒忌、不贪污,追随大流。假如晋朝当时在位的不是惠帝,只要有一个中等才能的皇帝,即使有千百个王衍,又怎么能扰乱天下呢?像卢杞那样的奸臣,固然有能力使国家败亡,但是他不学无术,容貌难以打动别人,言谈难以影响社会,若不是唐德宗十分昏庸,又怎么会受到重用呢?从这一点来说,山涛和郭子仪对王衍和卢杞的看法,或许有不完全正确之处。
如今有人口中吟诵着孔子和老子的话,身体力行伯夷、叔齐的清高做法,收罗了一批沽名的读书人和不得志的人,相互勾结制造舆论,私下里互相吹捧,自诩为颜回、孟子再世,但实际上阴险狠毒,志趣不同于常人。这真是集王衍、卢杞于一身了,他造成的灾祸难道能够说尽吗?脸脏了记得洗脸,衣服脏了记得洗衣,这是人之常情。如今却不是这样,他穿着罪衣,吃猪狗般的食物,头发像囚犯,面孔像死了家人,却也谈论《诗》、《书》,难道这合乎情理吗?大凡做事不近人情的,少有不是大奸大恶的,竖刁、易牙、开方就是这样的人。他们利用最崇高的名誉,掩盖隐藏的祸患,虽然有愿意励精图治的君主和敬重贤才的宰相,还是会推举、任用他们的。因此,他们成为天下的祸患就毫无疑问了,而决不是仅仅王衍、卢杞等人可以相比的。
孙子说:“善于用兵的人,没有显赫的战功。”如果这个人未被重用,那么是我说错了,而这个人就会产生未遇明主的慨叹,谁又能够知道会有如此的灾祸呢?不然的话,天下就会受到他的祸害,而我也将得到有远见的名声,那真是可悲啊!

【评析】
本文作者认为,事情皆有一定的规律,只要能够仔细观察并把握规律,就能见微知著,因此人们可以通过观察行为而在祸乱发生之前就发现作乱的奸臣。历来有人认为这篇文章的本意是暗中批判王安石,也有人认为此文并非苏洵所作,未有定论。

【在线留言】  【返回前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