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或出处:欧阳修

欧阳修 《五代史·伶官传》叙论

【原文】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①,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②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③,吾仇也;燕王④,吾所立,契丹⑤,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⑥,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⑦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⑧,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注释】
①庄宗:五代时后唐庄宗李存勖。后梁龙德三年(923)称帝,建都洛阳,国号唐。
②晋王:即李克用,李存勖之父。
③梁:指五代后梁。
④燕王:即刘守光,晋王曾封他为燕王。
⑤契丹:居住在辽河上游一带的古代民族,916年建契丹国,后改称辽国。
⑥从事:三公及州郡长官的僚属,这里泛指一般官员。少牢:古代祭祀,牛羊猪各一称太牢,只有羊或猪为少牢。
⑦一夫:指皇甫晖。
⑧数十伶人困之:后唐同光四年(926),伶人郭从谦指挥一部分禁卫军作乱,李存勖中流矢而死。其后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即位称帝。

【译文】
唉!历代兴亡盛衰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也不是人为的原因吗?考证后唐庄宗李存勖之所以得到天下,与其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世上人都说庄宗之父晋王李克用临死的时候,把三支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刘守光是我亲手扶立起来的;契丹与我结为兄弟,但他们都背叛了晋而归附了梁国。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给你三支箭,你不要忘记父亲的志向!”庄宗接受了箭,珍藏在宗庙里。后来逢到用兵打仗,就派遣主事的人,用一只羊供献到宗庙,祭告祖先,请出三支珍藏的箭放在锦囊之中,背负上锦囊为大军的先导。到大军凯旋,仍然恭敬地把箭珍藏于宗庙。
当庄宗把燕王刘守光父子用绳子捆缚起来,把后梁末帝朱填乾父子的首级装在木匣中,供献在太庙里,缴还先王李克用的三支箭,敬告列祖列宗大功告成的时候,他意气凌盛,可以说是很雄壮的了!到了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一个人夜间大声呼喊,作乱的人四方响应,庄宗仓皇起来向东逃去,还没有见到贼人,士卒就纷纷离开散去,君王臣子面面相觑,不知回到何处去。甚至于对天发誓,割下头发,眼泪掉下来沾湿了衣襟,这时是多么的衰弱颓败呀!岂不是得天下艰难,失天下容易么?追究庄宗成功失败的事迹,而都是出自人为的原因吗?
《尚书》上说:“骄傲自满招致损失,谦虚谨慎得到利益。”忧虑辛劳可以兴盛国家,安逸享乐可以伤害身体。这是自然的道理。所以在他兴盛的时候,天下所有的豪杰都不能和他争雄;到他衰败时,几十个以技艺为职业的伶人围困他,把他杀死,后唐从此灭亡,成为天下人的笑柄。凡是祸患,常常积累于细微的事情,而智勇的人,多困陷于他的嗜好之中,难道只有伶人是这样的?

【评析】
《新五代史》是欧阳修编撰的一本史书,记载了自后梁(907)始,经后唐、后晋、后汉至后周显德七年(960)共五十三年的历史。《伶官传》记载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伶官,沉溺酒色,最后死于兵变的史实。这篇叙便是对此而发的评论。作者通过后唐盛衰过程的分析,总结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历史教训,强调了“人事”对国家兴亡所起的重要作用。文章叙事、说理紧密结合,反复运用盛衰对比,有较强的说服力。

【在线留言】  【返回前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