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或出处:柳永

宋词鉴赏辞典 柳永

曲 玉 管
柳永
陇首云飞①,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栏久。立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②。断雁无凭,冉冉飞下汀州,思悠悠。
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阻追游,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③,永日无言④,却下层楼。

【注释】
①陇首:山头或高丘之上。②锦字:指书信。难偶:难以相会。③消黯:黯然销魂。④永日:长久。

【词意】
远处山头暮云乱飞,江边天色已晚,我独自久久地倚着楼上的栏杆,面对着满眼的烟波暮霭,山河萧条冷落、清秋千里凄凉,令人不忍凝神而望。在那遥远的京城之内,有一位体态轻盈、娇美如仙女的情人。自从与她分别后,竟然没有收到她一封书信。想必是传情书的大雁离开了雁行,独自飘飘然飞落在沙洲中,我的相思何时能尽?
暗想当初,有多少次美好的相会、幽幽欢娱。岂知聚散难料,一别难相遇,往日之欢情反而成为今日的绵绵愁恨!千里阻隔、无从相见,只能追忆往事,徒具思念。每次登山临水,触目生情,惹起平生郁积,多少心酸事。今日登楼,黯然伤神如故。终日里闷闷无语,默默下楼。

【赏析】
本词描叙作者登高望远,触景生情,感叹羁旅生活的愁苦,抒发无限相思之情。上片以写萧瑟清秋晚景为主,羁旅之愁寓于其中。山岭上暮云纷飞,江边暮霭迷茫,满目烟波浩渺,词人凭栏很久,凝神注视远方。一眼望去,山河冷落萧条,清秋万里凄凉,不忍心再望。这时回忆想念恋人,抒离愁别恨,寄托无穷相思。在那遥远的神京汴梁,有位美女,光彩照人如仙人一样,自从分手以来,再也无法得到她的音信,令“我”不胜忧伤,望断南飞的大雁,也毫无用处,只会追引我的忧思更加悠长。下片忆旧欢,诉今愁惹起平生心事,令人忧郁无限。暗想当初,有多少幽会欢娱的美好时光,岂知聚散难以预想,当时的欢乐,反而酿成今日的无限怅惘。千里阻隔,我们无从相见,只有相互思念。每当登山临水,都会惹起“我”对往事的回想,总是黯然销魂,神情沮丧,终日里闷闷无言,独自默默地走下楼廊。全词以写景抒情为脉络,层层铺叙,步步深入,言浅意丰,平白如水。

雨 霖 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①,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②。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③。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④,更与何人说?

【注释】
①都门帐饮:在京城门外设帐饯行。②凝噎:喉中气塞。指因悲伤过度而说不出话来。③暮霭沉沉:晚间云气厚重。④风情:风流情意。

【词意】
《雨霖铃》意境图清秋的寒蝉哀婉凄切地鸣叫着,正当傍晚时分,长亭外一场急雨刚刚消歇。在这都门送别的酒宴上,我了无情绪,因为对你实在恋恋不舍。正当此时,那行船又鸣起响笛,催促我登舟出发。你我紧拉着手相对而泣,千言万语竟无话可说,只一个劲儿的气堵喉噎。想到这样一分别,我即将到千里之外,烟波浩渺,暮蔼沉沉,楚天辽阔。多情的人自古以来就怕离别,更何况是在这冷落的清秋时节。今天晚上只须醉酒沉睡,待醒来时,一定是天将拂晓,晨风吹拂,河堤上的杨柳在微风中摇曳,远方的天空上挂着一弯残月。这一去长年累月,无论多么好的良辰美景,都会形同虚设,因你我不在一起,纵然有千般风情万种蜜意,更向何人去诉说?

【赏析】
这首词是柳永的名篇之一,为宋元时期流行的“宋金十大曲”之一,几乎所有的宋词选择都无所缺遗。描写作者离开汴京去各地漂泊时与他心爱的女子难舍难分的痛苦心情。词的上阕写离别时的难分难舍,下阕写分手后的伤感。作者善于通过环境的渲染,衬托出心中千种辛酸、万般离痛。

蝶 恋 花①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②,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③。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④,对酒当歌⑤,强乐还无味⑥。衣带渐宽终不悔⑦,为伊消得人憔悴⑧。

【注释】
①《蝶恋花》:一作《凤栖梧》,是同一词牌的别名。②伫倚危楼:伫,久立。危楼,高楼。③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照词意应为:“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黯黯:忧伤离别之貌。④拟把疏狂:打算放纵一下。疏狂,生活狂放散漫,不受约束。⑤对酒当歌: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⑥强乐:勉强地寻欢作乐。⑦衣带渐宽:表示人渐渐地瘦了。⑧消得:值得。

【词意】
我独自在高楼上伫立,徐徐的春风温馨而轻细。我凝神远眺,空旷的原野连着天际。我的心情黯然,油然而生春愁,那愁情真是千丝万缕。碧色的草地上,升腾着迷蒙的雾气,夕阳斜照,那景致更是优美迷离。我凭栏独倚,久久地,久久地无言站立,谁能理解我此时的心意?
本打算排遣这疏狂的情绪,所以才拼得一醉。可是对着美酒歌舞,虽然勉强去寻欢求乐,却竟感到无滋也无味。唉!看来这人世之间,什么也不如真情更可贵。因为相思,我日渐消瘦,衣带渐宽,可我毫不后悔。为了你,我宁可忍受一切折磨,不怕消瘦,不怕憔悴。

【赏析】
这是柳永著名的代表作。“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词正是以冷落的秋景为衬托,表现同爱人难以割舍的离情。上阕写伫倚危楼,凭栏无语,“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下阕写借酒浇愁,感情猛然倾泻出来。道出了对爱情的执著:“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全篇如行云流水,极其自然生动。

定 风 波
柳永
自春来,惨绿愁红①,芳心是事可可②。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③,腻云亸④,终日厌厌倦梳裹⑤。无那⑥!恨薄情一去⑦,音书无个⑧。
早知恁么⑨,悔当初,不把雕鞍锁⑩。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注释】
①惨绿愁红:把红花绿叶看成愁惨景象。②是事可可:对什么事都无可无不可,不放心上。③暖酥消:脸上的香油消散了。一作肌肤消瘦讲。④腻云亸:形容头发散乱。亸,下垂状。⑤厌厌倦梳裹:精神萎靡,懒得梳妆打扮。⑥无那:无可奈何。⑦薄情:指薄情的人,薄情郎。⑧无个:没有。⑨恁么:这么,如此。⑩不把雕鞍锁:意为没有阻止丈夫远行。雕鞍,雕花的马鞍。鸡窗:书房。蛮笺象管:蛮笺,古时四川产的彩色笺纸。象管,象牙做的笔管。指纸和笔。吟课:把吟咏作为功课。镇:整日。

【词意】
自入春以来,见到那绿叶红花也像是带着愁苦,我这一寸芳心,越显得百无聊赖。太阳已经升到了树梢,黄莺开始在柳条间穿飞鸣叫,我还拥着锦被没有起来。细嫩的肌肤已渐渐消瘦,满头的秀发低垂散乱,终日里心灰意懒,没心情对镜梳妆。真无奈,可恨那薄情郎自从去后,竟连一封书信也没有寄回来。
早知如此结果,悔只悔当初没把雕鞍锁牢。留他在家中安坐书房,只与笔墨纸砚相伴,吟诗赋词写文章。我与他终日相伴何必躲藏,拿着针线闲坐在他身旁。和我日夜厮守相亲相爱,哪会像现在这样孑身独处,白白虚度了美好时光。

【赏析】
柳永是宋代最著名的词作者,相传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这首词就是柳词中俗曲的代表作。词中把爱情写得十分露骨,虽刻画入微,在艺术上颇有造诣,但过于迎合市民口味,不免有低级庸俗之处。此词写一位丈夫在外的闺中少妇,芳心动荡,百无聊赖,怨恨丈夫薄情,后悔不该放丈夫离家,盼望丈夫能整日相伴。通过女子的自白,曲折婉转地道出心思,体情细腻入微,真实动人。

少 年 游
柳永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①。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②,酒徒箫索,不似去年时。

【注释】
①四天垂:天光四垂。②狎兴:冶游的兴致。

【词意】
京城的古道上马行迟迟,高高的柳树上蝉声啼鸣。此起彼伏,撩乱人的心绪。夕阳昏黄,渐渐地落在了飞鸟外的远方。原野辽阔,秋风显得更是凄凉。极目四望,天空灰蒙蒙的,苍茫之际像是幕布垂向四方,把我笼罩在孤寂当中。
往事如归云四散,一下子就消失得再无踪迹。不知何时能再有以前的时日?早年冶游狎玩的意兴,已经冷落荒疏;当日与我一起歌酒流连的酒友也已日渐散去。年复一年,今年更不如去年了,留下的只是虚幻和寥寂。

【赏析】
这是一首写羁旅行役的词,描写作者落魄潦倒时茕茕独处的凄凉情形。上片写词人在长安古道上马行迟迟,秋蝉在高高的柳树上鸣叫,声音纷乱哀凄,夕阳在飞鸟外的远方渐渐沉落,旷野荒原上秋风习习,极目四望,没有人烟,只有旷阔的天空如幕帐般的向下四垂。下片写所爱离去,一去后便再无踪迹。如今冶游狎妓的兴致已经衰减,昔日酒友也寥寥无几,一切都如虚如幻,不像少年时那样狂放不羁,无所顾忌。全词表露出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悲绪。

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①,一番洗清秋②。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③,苒苒物华休④。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⑤,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⑥?想佳人、妆楼望⑦,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⑧。

【注释】
①潇潇:雨势急剧貌。②一番洗清秋:经过一番暴雨洗涤,成为凄清的秋天。③红衰翠减:花木凋零。④苒(rǎn)苒物华休:景物逐渐凋残。⑤渺邈(miǎo):遥远。⑥淹留:久留他乡。⑦(yóng)望:抬头呆望。⑧凝愁:愁结不解。

【词意】
伫立在江边的楼头,面对着潇潇的暮雨,那暮雨仿佛在洗涤清冷的残秋。渐渐地雨散云收,秋风一阵紧似一阵,山河冷落,落日的余辉映照江楼。满目凄凉,到处是花残叶凋,那些美好的景色都已歇休。一切仿佛都静止了,只有楼下的长江在流动,但仿佛也在暗自伤心,默默地无语东流。
实在不忍心登高远眺,望到故乡的方向云烟渺茫,归乡的思绪便难以排遣束收。唉,真令人伤心。这几年来四处奔波,究竟是为什么才苦苦地到处滞留?思念中的佳人,一定天天登上江边的画楼,盼念眺望着我的归舟。可是误认了一舟又一舟,仍不见我的身影,心里必然要充满责怪和怨尤。可你哪里知道我啊,在这里正倚楼眺望思乡,也是这么样的深深忧愁。

【赏析】
这是一首暮秋怀归之作。上阕写秋景,下阕写归思。景情分明,描摹细腻。秋风秋雨愁煞人,此情此景更怀人。这篇《八声甘州》,曾得到苏轼的赞赏,说其间佳句“不减唐人高处”。须知这样的赞语,是极高的评价,东坡不曾以此许人的。

【在线留言】  【返回前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