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或出处:李之仪

宋词鉴赏辞典 李之仪

谢 池 春
李之仪
残寒消尽,疏雨过,清明后。花径敛余红,风沼萦新皱。乳燕穿庭户,飞絮沾襟袖。正佳时,仍晚昼,著人滋味①。
真个浓如酒频移带眼②,空只恁,厌厌瘦③。不见又思量,见了还依旧。为问频相见,何似长相守。天不老,人未偶。且将此恨,分付庭前柳。

【注释】
①著:同着,感受。②频移带眼:皮带老是移孔。形容日渐消瘦。③恁(nèn):这样,如此。厌厌:同“恹恹”,精神不振的样子。

【词意】
冬日的残寒散尽,下过稀疏的春雨已过了清明时候。花间的小径聚敛着残余的落红,微风吹过池沼萦绕起新波。小燕儿在庭院门窗间穿飞,飘飞的柳絮沾上了衣襟两袖。正是美妙时辰,夜晚连着白昼。令人感到滋味深厚,真个是浓似醉酒。
频繁地移动腰带的空眼,只是那么白白眼看着病恹恹地消瘦。不见她却又相思,见了她却还是分离,相思依旧。为此要问与其频频相见,何如永远亲密厮守。天公无情天不老,人有情却落得孤独无偶。这份相思别恨谁理解,姑且将它交托给庭前的垂柳。

【赏析】
这首词上片着重写景,作者描绘了种种美好动人的春光,同时也抒发了好景不再的伤感。首句介绍时节,寒消雨过的清明时节,大地回春。接着作者抓住四个有代表性的物象特写:园里的鲜花,池塘的春水,这是地上;穿庭的乳燕,沉沾的飞絮,是在天空。且静景动写,一片勃勃生机。最后,一个“正”字陡转,出现“佳期”与“晚昼”的矛盾,有“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淡淡哀愁,和“只是近黄昏”式的伤感。为下阕抒怀作了必要的铺垫。
下片触景生情,抒发了作者相思的一片痴情。首句写人因相思而消瘦,也是“衣带渐宽”的常用笔法。接着用“不见”与“见了”的愁苦,来表达“长相守”的渴望,写心理活动细腻而真切。愿望当然无法实现,于是转而对老天无情的怨艾,不让有情人终成眷属,用常人口吻诉情更觉委婉动人。最后以拟人手法寄愁于柳,很别致,柳芽形如丝结,象征着诗人心灵物化的愁结,是以景代情了,手法匠心独运。

卜 算 子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词意】
我住长江源头,君住长江末尾。天天思念你呵不见你,却共饮着一条长江水。
这条江水什么时候不再奔流,我的相思什么时候才能止休。但愿我俩心相印,定不会辜负对方的相思凝愁。

【赏析】
这首词为代言体。作者以一位痴情女子的口吻,表现她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上片写相离之远与相思之切。开头写两人各在一方相隔千里,喻相逢之难,见相思之深。日日,犹如流水滔滔不绝,表现了思恋之久。末句写“共饮”,以水贯通两地,沟通两心;融情于水,以水喻情,情意同样绵绵不绝。虚的心灵与实的事物合二为一,朴实中见深刻。下片写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与热切的向往。写法显然借鉴了汉乐府民歌《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衰绝。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上邪》以一系列不可能发生的事态比喻自己忠于爱情永不变心,其中“江水为竭”即为作者所本。但他反面立意,又以怨语出之,感情便显得更细致深厚。
全词处处是情,层层递进而又回环往复,短短数句却感情起伏。语言明白如话,感情热烈而直露,明显地吸收了民歌的优良传统。质朴清新中又曲折委婉,含蓄而深沉。显示出高超的艺术技巧。

【在线留言】  【返回前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