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或出处:李白

古近体诗 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题解】
此诗作于天宝三年(744),当时李白已经在长安耽搁了两年,因遭谗见疏,没有得到朝廷的正式任用,因此建功立业的壮志没有办法实现,诗人又不愿意和权贵们同流合污,随俗浮沉,于是想要离开长安。因此在依依送别中流露出归隐的思想。本诗的语言概括力很强,把丰富的思想感情融入具体的形象之中,韵味无穷。

其一
【原文】
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
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①。
临当上马时,我独与君言。
风吹芳兰②折,日没鸟雀喧。
举手指飞鸿,此情难具论。
同归无早晚,颍水有清源。

【注释】
①樽:酒杯。②芳兰:通常借代为君子。

【译文】
在什么地方送别友人呢?在长安的青绮门前。酒店的胡姬殷勤招呼,招揽客人尽情喝酒。在朋友即将上马离开的时候,我跟朋友说了几句知心话。风儿把芳菲的兰花都吹折了,日暮的时候,鸟儿唧唧喳喳地返回窝里。抬手指着天上飞过的鸿雁,暗自感慨君子终究遭人陷害远走他方,这种苦闷真是说不出啊。早晚诗人也是要和朋友一样离开长安的,就像颍水有清澈的源头一样。

其二
【原文】
君思颍水绿,忽复归嵩岑。归时莫洗耳①,为我洗其心。洗心得真情,洗耳徒买名。谢公②终一起,相与济苍生。

【注释】
①洗耳:传说尧要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接受,听到后就去清洗耳朵。这里指隐居。②谢公:谢安。

【译文】
朋友想念着颍水的碧绿澄澈,于是就立马起程回到嵩山。我劝朋友回去之后不要隐居,而要摒去心中的杂念。然后回归到自然的本真,隐居只是假隐士徒具虚名而已。谢安不论在朝为官与否,都是真心地在经世济民,这才是真正有抱负和才干的人。

【在线留言】  【返回前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