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或出处:李白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注释
   ⑴将进酒:属汉乐府旧题。将(qiāng):请。将进酒选自《李太白全集》。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岑勋曾多次应邀到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市境内)元丹丘家里做客。
   ⑵君不见:乐府中常用的一种夸语。天上来:黄河发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势极高,故称。
   ⑶高堂:指的是父母。青丝:黑发。此句意为年迈的父母明镜中看到了自己的白发而悲伤。
   ⑷得意:适意高兴的时候。
   ⑸会须:应当。会,须,皆有应当的意思。
   ⑹岑夫子:指岑(cén)勋。丹丘生:元丹丘。二人均为李白的好友。
   ⑺杯莫停:一作“君莫停”。
   ⑻与君:给你们,为你们。君,指岑、元二人。
   ⑼倾耳听:一作“侧耳听”。
   ⑽钟鼓:富贵人家宴会中奏乐使用的乐器。馔(zhuàn)玉:美好的食物。形容食物如玉一样精美。馔,吃喝。玉,像玉一般美好。
   ⑾不复醒:也有版本为“不用醒”或“不愿醒”。(现高中教材之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古代诗歌诗歌散文欣赏中是----但愿长醉不愿醒)
   ⑿陈王:指陈思王曹植。平乐:观名。在洛阳西门外,为汉代富豪显贵的娱乐场所。恣(zì):放纵,无拘无束。谑(xuè):玩笑。
   ⒀言少钱:一作“言钱少”。
   ⒁径须:干脆,只管。沽(gū):通“酤”,买或卖,这里指买。
   ⒂五花马:指名贵的马。一说毛色作五花纹,一说颈上长毛修剪成五瓣。
   ⒃尔:你。销:同“消”。
译文
   你没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
   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
   你没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感叹自己的白发,
   年轻时候的满头青丝如今已是雪白一片。
   人生得意之时应当纵情欢乐,
   莫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每个人只要生下来就必有用处,
   黄金千两一挥而尽还能够再来。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
   一次痛饮三百杯也不为多!
   岑夫子和丹丘生啊!
   快喝吧!别停下杯子。
   我为你们高歌一曲,
   请你们都来侧耳倾听:
   钟鸣馔食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
   只希望长驻醉乡不再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这两种酒是寂寞的,
   只有那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宴设乐平关你可知道,
   斗酒万钱也豪饮宾主尽情欢乐。
   主人呀,你为何说我的钱不多?
   你只管端出酒来让我喝。
   五花千里马,千金狐皮裘,
   快叫那侍儿拿去换美酒,
   我和你们共同消解这万古愁!
赏析
   李白咏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这类诗固然数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更为深沉,艺术表现更为成熟。《将进酒》即其代表作。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云。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萧士赟)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
   诗篇发端就是两组排比长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颍阳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故借以起兴。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如此壮浪景象,定非肉眼可以穷极,作者是想落天外,“自道所得”,语带夸张。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是短促的单句(如“黄河落天走东海”)所没有的。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果说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悲叹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伤老大,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宛如画出。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之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与前两句把本来壮浪的说得更壮浪,是“反向”的夸张。于是,开篇的这组排比长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衬作用——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却不堕纤弱,可说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同时也是由长句排比开篇的气势感造成的。这种开篇的手法作者常用,他如“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沈德潜说:“此种格调,太白从心化出”,可见其颇具创造性。此诗两作“君不见”的呼告(一般乐府诗只于篇首或篇末偶一用之),又使诗句感情色彩大大增强。诗有所谓大开大阖者,此可谓大开。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悲感虽然不免,但悲观却非李白性分之所近。在他看来,只要“人生得意”便无所遗憾,当纵情欢乐。五六两句便是一个逆转,由“悲”而翻作“欢”“乐”。从此直到“杯莫停”,诗情渐趋狂放。“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梁园吟》),行乐不可无酒,这就入题。但句中未直写杯中之物,而用“金樽”“对月”的形象语言出之,不特生动,更将饮酒诗意化了;未直写应该痛饮狂欢,而以“莫使”“空”的双重否定句式代替直陈,语气更为强调。“人生得意须尽欢”,这似乎是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然而只不过是现象而已。诗人“得意”过没有?“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玉壶吟》)——似乎得意过;然而那不过是一场幻影,“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又似乎并没有得意,有的是失望与愤慨。但并不就此消沉。诗人于是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一个令人击节赞叹的句子。“有用”而“必”,非常自信,简直像是人的价值宣言,而这个人——“我”——是须大写的。于此,从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入世的积极的本质内容来。正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应为这样的未来痛饮高歌,破费又算得了什么——“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又是一个高度自信的惊人之句,能驱使金钱而不为金钱所使,真足令一切凡夫俗子们咋舌。诗如其人,想诗人“曩者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上安州裴长史书》),是何等豪举。故此句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绝非装腔作势者可得其万一。与此气派相当,作者描绘了一场盛筵,那决不是“菜要一碟乎,两碟乎?酒要一壶乎,两壶乎?”而是整头整头地“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决不甘休。多痛快的筵宴,又是多么豪壮的诗句!
   至此,狂放之情趋于高潮,诗的旋律加快。诗人那眼花耳热的醉态跃然纸上,恍然使人如闻其高声劝酒:“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几个短句忽然加入,不但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而且写来逼肖席上声口。既是生逢知己,又是酒逢对手,不但“忘形到尔汝”,诗人甚而忘却是在写诗,笔下之诗似乎还原为生活,他还要“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以下八句就是诗中之歌了。这着想奇之又奇,纯系神来之笔。
   “钟鼓馔玉”意即富贵生活(富贵人家吃饭时鸣钟列鼎,食物精美如玉),可诗人以为“不足贵”,并放言“但愿长醉不复醒”。诗情至此,便分明由狂放转而为愤激。这里不仅是酒后吐狂言,而且是酒后吐真言了。以“我”天生有用之才,本当位至卿相,飞黄腾达,然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说富贵“不足贵”,乃出于愤慨。以下“古来圣贤皆寂寞”二句亦属愤语。诗人曾喟叹“自言管葛竟谁许”,所以说古人“寂寞”,也表现出自己“寂寞”。因此才愿长醉不醒了。这里,诗人已是用古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了。说到“唯有饮者留其名”,便举出“陈王”曹植作代表。并化用其《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之句。古来酒徒历历,而偏举“陈王”,这与李白一向自命不凡分不开,他心目中树为榜样的是谢安之类高级人物,而这类人物中,“陈王”与酒联系较多。这样写便有气派,与前文极度自信的口吻一贯。再者,“陈王”曹植于丕、睿两朝备受猜忌,有志难展,亦激起诗人的同情。一提“古来圣贤”,二提“陈王”曹植,满纸不平之气。此诗开始似只涉人生感慨,而不染政治色彩,其实全篇饱含一种深广的忧愤和对自我的信念。诗情所以悲而不伤,悲而能壮,即根源于此。
   刚露一点深衷,又回到说酒了,而且看起来酒兴更高。以下诗情再入狂放,而且愈来愈狂。“主人何为言少钱”,既照应“千金散尽”句,又故作跌宕,引出最后一番豪言壮语:即便千金散尽,也当不惜将出名贵宝物——“五花马”(毛色作五花纹的良马)、“千金裘”来换取美酒,图个一醉方休。这结尾之妙,不仅在于“呼儿”“与尔”,口气甚大;而且具有一种作者一时可能觉察不到的将宾作主的任诞情态。须知诗人不过是被友招饮的客人,此刻他却高踞一席,气使颐指,提议典裘当马,几令人不知谁是“主人”。浪漫色彩极浓。快人快语,非不拘形迹的豪迈知交断不能出此。诗情至此狂放至极,令人嗟叹咏歌,直欲“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情犹未已,诗已告终,突然又迸出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与开篇之“悲”关合,而“万古愁”的含义更其深沉。这“白云从空,随风变灭”的结尾,显见诗人奔涌跌宕的感情激流。通观全篇,真是大起大落,非如椽巨笔不办。
   《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既非鑱刻能学,又非率尔可到。通篇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极参差错综之致;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如“岑夫子,丹丘生”,“五花马,千金裘”),节奏疾徐尽变,奔放而不流易。《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

【在线留言】  【返回前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闂傚倸鍊风粈渚€骞夐垾鎰佹綎缂備焦蓱閸欏繘鏌熺紒銏犳灈闁活厽顨婇弻娑㈠焺閸愵亖妲堢紓鍌欒閺呯娀寮婚悢纰辨晬婵犲﹤鍠氶弳顓烆渻閵堝啫鍔甸柟鍑ゆ嫹 | 闂傚倷娴囧畷鍨叏瀹曞洨鐭嗗ù锝咁潟娴滃綊鏌i幇顒備粵閻庢艾顭烽弻锝夊棘閹稿孩鍠愰梺宕囩帛閺屻劑鍩為幋锔藉亹闁告劕寮堕幆娑㈡⒑闁偛鑻晶楣冩煙閸戙倖瀚� | 闂傚倸鍊风欢姘缚閼姐倖瀚婚柣鏃傚帶缁€澶愬箹濞n剙濡奸柛姘秺楠炴牕菐椤掆偓婵′粙鏌涚€Q勬珕缂佺粯鐩畷鍗炍熼崫鍕秹闂備礁鎼鎴﹀箯閿燂拷 | 闂傚倷娴囬褍顫濋敃鍌︾稏濠㈣泛瀛╅幊宀勬⒒娴e憡鎯堥柣顒€銈稿畷鐗堟償椤垶鏅梺闈涱槴閺呪晠寮繝鍥ㄧ厽闁规崘娅曢崬澶屾偖閿燂拷 | 闂傚倷绀侀幖顐λ囬锕€鐤炬繝濠傜墕閽冪喖鏌曟繛鍨壄婵炲樊浜滈崘鈧梺闈涒康缁茶偐鑺辨繝姘拺闁告挻褰冩禍婵囩箾閸欏澧电€规洘绻堥弫鎾绘晸閿燂拷
CopyRight ©2008-2025 闂傚倸鍊风粈渚€骞栭銈傚亾濮樼厧寮鐐村姈缁绘繂顫濋鈧崵鎴︽⒑閸涘﹤濮﹀ù婊勭箞瀹曞灚绻濋崶銊у帗閻熸粍绮撳畷婊冣槈濮橆収娼熼梺鍝勫暙閻楀﹪寮查幖浣圭叆闁绘洖鍊圭€氾拷(ewenyan.com)闂傚倸鍊烽懗鍓佸垝椤栫偑鈧啴宕ㄧ€涙ê浜辨繝鐢靛Т閸婂绱撳鑸电厱妞ゆ劗濮撮崝姘辩磼閻橆喖鍔﹂柡灞界Х椤т線鏌涢幘璺烘瀻妞ゆ洩缍侀幃浠嬪川婵犲啯顏熼梻浣芥硶閸o箓骞忛敓锟� 缂傚倸鍊搁崐椋庣矆娓氣偓瀹曟劙鎮滈懞銉モ偓鍧楁煥閺囩偛浜為柡浣告缁绘盯骞嬪▎蹇曚痪闂佺粯鎸搁崐鍧楀蓟濞戙垹唯妞ゆ梻鍘ч~顏堟⒑閼规澘鐨哄┑鐐╁亾闂佸搫鐬奸崰鎾诲焵椤掍胶鈯曞畝锝嗗閺呭爼顢旈崱娆戯紳闂佺ǹ鏈粙鎺斾焊閻㈢數纾兼い鏃囶潐濞呭洭鏌嶈閸撱劎绱為崱娑樼獥婵°倐鍋撻柍缁樻崌瀵噣宕奸悢鍝勫箞闁诲骸绠嶉崕閬嶅箠濮椻偓閹澘饪伴崨顖滐紲闂佽褰冮鍡欌偓姘炬嫹
闂備浇顕у锕傦綖婢舵劕绠栭柛顐f礀绾惧潡鏌熷▓鍨灓缂佺姵妫冮弻锝夊籍閸屾艾浠樺┑锛勫仒缁瑩骞冨鈧幃娆撴倻濮楀牏鍚圭紓鍌欐祰椤曆兾涘┑瀣摕闁绘梻鈷堥弫鍥╂喐瀹ュ鍊堕柣妯肩帛閸婄敻鏌涢…鎴濅簽闁告瑢鍋撻梻浣告惈閼活垶鎮ч幘缈犵箚闁归棿绀佸敮濡炪倖鏌ㄨぐ銊╂晲閸涱亝鏂€闂佹枼鏅涢崰姘枔閺冨牊鐓熸俊銈傚亾缂佺粯甯掑嵄闁逛即鍋婇弫鍌炴煕椤愶絿绠橀柣鎾村灴濮婃椽宕ㄦ繝鍌滀户闂佺ǹ锕ラ〃鍫㈠垝閿濆鏅搁柨鐕傛嫹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柤濮愬€楅惌鍫熴亜閵夛絽鍙婂┑鐘垫暩婵即宕规總鍓叉晩闁圭増婢樼粻顖炴煥閻曞倹瀚�08010315闂傚倸鍊风粈渚€骞夐敓鐘冲仭闂侇剙绉寸粻顖炴煥閻曞倹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