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或出处:杜甫

杜甫诗选 小至①


【原文】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②添弱线,吹葭③六管动飞灰。岸容④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⑤欲放梅。云物不殊⑥乡国异,教儿且覆⑦掌中杯。

【注释】
①小至:冬至前一日。
②五纹:指青、黄、赤、白、黑五色花纹。《唐杂录》载,冬至后日渐长,宫中女工比以往增一线之功。
③葭(jiā):芦苇内的薄膜。
④容:容颜。岸容:指水边景象。
⑤冲寒:冲掉寒气。
⑥云物:景物。不殊:没有什么两样。
⑦覆:倾。

【译文】
天时人事每天都在飞快地变化着,转眼间冬至将到。过了冬至,白日渐长,天气渐暖,春天就要回来了。因白昼变长,刺绣女工可多绣几根五彩丝线,吹律管时,第六管灰动(古代将苇膜烧灰放在律管内测示时令,第六管灰动,应冬至节)。岸边的柳树待到腊月将舒展枝条,山上的梅花也将冲寒怒放。我虽身处异乡,但此地的景物与故乡的没有什么两样,因此,我让小儿斟上美酒,开怀畅饮。

【赏析】
此诗作于大历元年(766),诗人寓居夔州时期。当时杜甫的生活相对安定,心情也较为舒畅。《小至》描写的是冬至前后的景色。
冬至过后,天气渐暖,阳气回升,白天增长,故说“刺绣五纹添弱线”。诗人还用岸边柳枝舒展、山上梅花冲寒欲放,来表现冬天蕴涵的春之景象。而自然界展现的生机,也透露出诗人内心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尾联笔锋陡转,由眼前之景联想起了故乡之景。诗人觉得自己虽身处异乡,但因“云物不殊”,故觉得如在家乡一般,遂教儿斟满美酒,开怀痛饮。这一切都反映出诗人难得的舒畅心境。

【在线留言】  【返回前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