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或出处:白居易

白居易诗选 秋雨夜眠①


【原文】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注释】
①秋雨夜眠:这是古人写得腻熟的题材,白居易在此开拓意境,成功地刻画出一个安适闲淡的老翁形象。

【译文】
已有些凉意的深秋夜晚,一个老翁悠闲自在。他熄灯后躺下,在秋雨的淅沥声中才渐渐入睡。火盆的火已经燃尽,起来加点火暖暖被子。早晨天晴了感觉有些寒冷不想起床,看着窗外被霜染红的树叶落了一地。

【赏析】
这首诗作于大和六年(832)秋,时白居易担任河南尹。当时,诗人已经六十多岁了,疾病缠身,再加上大和五年诗友元稹的去世,使他倍感孤寂。本诗就反映了诗人政治上心灰意懒、生活上孤寂闲散的情状。
前两句诗人以“凉冷”二字来描绘深秋的夜晚,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颔联两句,“卧迟”交代出“老翁”的睡眠习性,老年人睡觉少,宁愿闲坐闭目养神,也不愿早睡,以免半夜睡不着。诗中的老翁正因为“卧迟”,所以才能在秋雨声中“睡美”。
后四句进一步描绘老翁睡醒之后的情况。
颈联说火盆里的火已经燃尽,老翁还“香添暖被笼”,打算继续躺着,生动地刻画出一个闲散的老翁形象。
最后两句与首句相呼应,写天气变化对花木和老翁的影响。秋雨过后,深秋的凉意更重了,“寒”字表明老翁卧床“未起”的原因。“霜叶满阶红”,夜里的秋雨将不久前还红似二月花的树叶纷纷打落,使其铺了满满一地,由此可见大自然的冷酷无情。诗人写大自然的冷酷无情,自然会让人联想到社会的残酷无情,然而老翁却“晓晴寒未起”,对它漫不经心,突出了表现了其清静懒散。

【在线留言】  【返回前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