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或出处:白居易

白居易诗选 溪中早春


【原文】
南山①雪未尽,阴岭②留残白;西涧③冰已消,春溜④含新碧。东风来几日,蛰动萌草坼⑤,潜知阳和⑥功,一日不虚掷。爱此天气暖,来拂溪边石。一坐欲忘归,暮禽声啧啧⑦,蓬蓠隔桑枣,隐映烟火夕。归来问夜餐,家人烹荠麦⑧。

【注释】
①南山:即终南山。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
②阴岭:山的北面。山南称阳,山北称阴,故名。
③西涧:即渭水。
④溜:春天山上冰雪融化,注入山川河流中的水。
⑤蛰动:潜藏起来过冬的虫类,从冬眠状态中苏醒过来。萌草:草木破土发芽。坼:草木发芽。
⑥潜知:默默地领会。阳和:和暖的春天的气息。
⑦啧啧:象声词,鸟鸣声。
⑧烹荠麦:把荠菜与麦饭煮在一起吃。

【译文】
终南山上的雪还没有完全消融,山阴还残留着片片白色。渭水的冰已经开始融化了,融
化的雪水从山上一路含着新绿注入渭水之中。东风吹来不过几日而已,潜藏起来过冬的虫类就从冬眠状态中苏醒过来,而草木也开始破土发芽了。和暖春气化育万物,真是一天也不虚度啊。真是喜欢这天气带给人的丝丝暖意,我轻轻地拂拭溪边的青石。一坐下来就忘了回家的时间,直到晚归的鸟儿啧啧鸣叫着把我从沉醉中唤醒。透过稀疏的篱笆以及桑树与枣树隐隐地看见夕阳中的炊烟和灶火。我慢慢踱回家中问一声今晚吃什么饭啊,家人回答:荠菜煮麦饭!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元和七年(812)或八年初春,作者住在渭村之时。诗的前四句由远到近,由大到小地描绘出了早春特有的风光。诗人远眺山岭,已经看不到大片的积雪,只有北面的山坡仍残留着星星点点的雪片。诗人通过对冬去春来,气候转暖,冰雪消融而“未尽”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随后,诗人又看到了“西涧冰已消,春溜含新碧”。西涧的冰已经融化了,流水之中已经蕴涵着生机勃勃的新绿了。这四句诗将读者的视线从“南山”拉至“西涧”,通过残雪、冰消、新碧这几个早春时节典型的景象,将“溪中早春”的景色生动地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真可谓是“通首写早春之景,一结言外有情,悠然不尽”(《唐宋诗醇》),隽永含蓄,回味悠长。
接下来的四句,与前四句相呼应。诗人通过对早春时节自然环境的观察,发出了对春风的感叹:仅仅几天的工夫,就令昆虫从冬眠中苏醒过来、嫩绿的小草破土而出,春风化育万物,果真一天都不虚度啊。“潜知阳和功,一日不虚掷”的感慨,在细致的观察和描写之后发出,毫无空讲道理、硬发议论之感,而是景中含理,理从景出,景与理自然融会。
而后的四句,从对自然环境、初春风光的描写,转换成了对“爱此天气暖”而出门赏春的诗人的描写。敏感的诗人最先发现了初春时节大自然每一丝细微的变化,察觉到了世间事物的变动的征兆,以及春天的到来。受够了严冬折磨的他迫不及待地走出了家门,去感受期待已久的春风送暖、冰雪消融、溜含新碧的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一个“拂”字,将诗人受到明媚春光的感染,仿佛孩子一般高兴地抚摸着溪边石头的样子形象传神地表现了出来,也将诗人喜悦的心情描摹了出来。诗人被初春美丽的风光深深地吸引,以至沉浸在无边的遐想中,忘却了时间的流逝,他看着傍晚啧啧鸣叫着归巢的飞禽,心灵也得到了纯然的净化。
诗最后的四句,描写了诗人春游“归来问夜餐”的情景。乍看,这个场景似乎脱离了“溪中早春”的主题,但事实上则不然。“蓬蒿隔桑枣”引用了汉代张仲尉居处蓬蒿没人的典故,一方面表现了诗人的清贫,另一方面则通过与“隐映烟火夕”的组合,表现出了一种宁静的气氛。清代诗人查慎行认为这两句诗很像陶渊明的风格(见《白香山诗评》),就是这个缘故。诗人虽然清贫,却能够超脱世俗,在大自然中使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这是十分难得的。
这首诗对景物的描写静中有动,既表现出了初春静谧的气氛,又表现出了春天到来,万物复苏的活力。全诗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将写景、叙事与抒情结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表达了诗人对明媚春光的眷恋。

【在线留言】  【返回前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