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或出处: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忸村》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须惟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在几个月之前,诗人经过四年的流亡生活,从同州经由绵州,来到了这不曾遭到战乱骚扰的、暂时还保持安静的西南富庶之乡成都郊外浣花溪畔。他依靠亲友故旧的资助而辛苦经营的草堂已经初具规模;饱经离乡背井的苦楚、备尝颠沛流离的艰虞的诗人,终于获得了一个暂时安居的栖身之所。时值初夏,浣花溪畔,江流曲折,水木清华,一派恬静幽雅的田园景象。诗人拈来《忸村》诗题,放笔咏怀,愉悦之情是可以想见的。 
   本诗首联第二句“事事幽”三字,是全诗关紧的话,提挈一篇旨意。中间四句,紧紧贴住“事事幽”,一路叙下。梁间燕子,时来时去,自由而自在;江上白鸥,忽远忽近,相伴而相随。从诗人眼里看来,燕子也罢,鸥鸟也罢,都有一种忘机不疑、乐群适性的意趣。物情如此幽静,人事的幽趣尤其使诗人惬心快意:老妻画纸为棋局的痴情憨态,望而可亲;稚子敲针做钓钩的天真无邪,弥觉可爱。棋局最宜消夏,清江正好垂钓,村居乐事,件件如意。经历长期离乱之后,重新获得家室儿女之乐,诗人怎么不感到欣喜和满足呢?结句“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虽然表面上是喜幸之词,而骨子里正包藏着不少悲苦之情。曰“但有”,就不能保证必有;曰“更何求”,正说明已有所求。杜甫确实没有忘记,自己眼前优游闲适的生活,是建筑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之上的。这是一个十分敏感的压痛点。一旦分禄赐米发生了问题,一切就都谈不到了。所以,我们无妨说,这结末两句,与其说是幸词,倒毋宁说是苦情。艰窭贫困、依人为活的一代诗宗,在暂得栖息,杜甫能安居的同时,便吐露这样悲酸的话语,实在是对封建统治阶级摧残人才的强烈控诉。中联四句,从物态人情方面,写足了江村幽事,然后,在结句上,用“此外更何求”一句,关合“事事幽”,收足了一篇主题,最为简净,最为稳当。
   诗的前半写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令人赏心悦目,人在自然中感到自由、亲切、融洽。颈联写洋溢着欢乐、生气勃勃的家庭生活情景,深涵着诗人对天伦之乐的欣慰和珍惜。末两句写不求仕宦的平淡心境。这是杜甫诗中难得多见的轻松愉快之作。清代黄生《杜诗说》谓之“杜律不难于老健,而难于轻松。此诗见潇洒流逸之致”。

【在线留言】  【返回前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闂備礁鎲″缁樻叏閹绢喖鐭楅柛鈩冪☉缂佲晠鏌熼婊冾暭妞ゃ儻鎷� | 闂佽崵濮崇粈浣姐亹閻愬灚瀚婚柣鏂挎憸閳绘柨鈹戦悩鍐叉惛闁逞屽墾閹凤拷 | 闂備線娼荤拹鐔煎礉鎼淬劌鍚归幖娣妽閸嬧晜绻涢崱妯哄潑闁哄鎷� | 闂佽姘﹂~澶庢懌闂佸搫鐬奸崰搴敋閵夆晩鏁婇柣鎾虫唉琚� | 闂佸搫顦弲婊堝蓟閵娿儍娲冀閵婏絼绨婚梺鍓插亝濞叉牠宕濋敓锟�
CopyRight ©2008-2025 闂備礁鎼€氼參骞愭繝姘嚑闁告劦浜濋崵濠囨煃瑜滈崜娑氭閺冨牊鏅搁柨鐕傛嫹(ewenyan.com)闂備胶绮〃鍛存偋婵犲倴缂氶柛顐犲劚缁犮儵鏌嶈閸撶喎顕i悽鍛婃櫢闁跨噦鎷� 缂傚倷绀侀崐鐑芥倿閿曞偆鏁嗘繛鎴欏灪閻撳倿鏌涢妷顔煎闁艰尙濞€閺岀喓鈧稒岣挎晶顏嗙磽閸屾稒灏电紒顔规櫇閳ь剨缍嗛崰妤€鈻撻弮鍫熺厱鐎广儱鎳橀悰婊呯磼閹插瀚�
闁诲氦顫夐幃鍫曞磿閹殿喚绠旈柣鏃傚帶濡炰粙鎮橀悙鐑橈紵缂佽妫濋弻鐔碱敇瑜嶉悘鐘绘倵閸偆鍙€闁哄苯鐗撴俊鎼佸Ψ椤斿彨锝呪攽閳╁喚娈旈柣妤€绻掑Σ鎰邦敂閸繄鐓戦梺鍛婂灟閸婃绮i敓锟�闂傚倸鍊搁崐鑽ょ矈椤ャ弰濠电姰鍨奸鎰板箯閿燂拷08010315闂備礁鎲¢悷閬嶅箯閿燂拷-1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