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内容太多?请尝试>>>

第十七章
[原文]

太上①,不知有之②;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③,其贵言④。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⑤。

[译文]

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更次的统治者,人民轻蔑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最好的统治者是多么悠闲。他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注释]

1、太上:至上、最好,指最好的统治者。

2、不知有之:人民不知有统治者的存在。

3、悠兮:悠闲自在的样子。

4、贵言:指不轻易发号施令。

5、自然:自己本来就如此。

[引语]

这一章里,老子提出了自己的政治思想主张,他把统治者按不同情况分为四种,其中最好的统治者是人民不知道他的存在,最坏的统治者是被人民所轻侮,处于中间状况的统治者是老百姓亲近并称赞他,或者老百姓畏惧他。老子理想中的政治状况是:统治者具有诚杯信实的素质,他悠闲自在,很少发号施令,政府只是服从于人民的工具而已,政治权力丝毫不得逼临于人民身上,即人民和政府相安无事,各自过着安闲自适的生活。当然,这只是老子的主观愿望,是一种乌托邦式的政治幻想。

[评析]

老子在全书中第一次描画了他的理想国政治蓝图。第一句四个层次的划分,不是从古到今的时代或时间顺序,而是指为治理好坏的统治状况。在老子的观念上,理想的“圣人”是要“处无为之可,行不言之教”,要一如处“太上”之世,体“玄德”之君,能够“生之畜之”。在《帝王世纪》中,记载了帝尧之世,“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五老人击壤于道,观者叹曰:大哉尧之德也!老人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这种生动的画面,可以说是对老子的“百姓皆曰我自然”的最好图解。

在本章中,老子把这种理想的政治情境,与儒家主张实行的“德治”、法家主张实行的“法治”相对比,将其等而下之。实行“德治”,老百姓觉得统治者可以亲信,而且称赞他,这当不错,但还是次于“无为而治”者。实行“法治”的统治者,用严刑峻法来镇压人民,实行残暴扰民政策,这就是统治者诚信不足的表现,人民只是逃避他,畏惧他。老子强烈反对这种“法治”政策,而对于“德治”,老子认为这已经是多事的征兆了。最美好的政治,莫过于统治者“贵言”,从不轻易发号施令,人民和政治相安无事,以至于人民根本不知道统治者是谁。当然,这种美治在当时并不存在,只是老子的“乌托邦”式幻想。

【在线留言】  【返回前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闂傚倷绀侀幉鈥愁潖缂佹ɑ鍙忛柟缁㈠枛閻鏌涢埄鍐槈缂備讲鏅犻弻鐔碱敍濠婂喚鏆銈冨劵閹凤拷 | 闂備浇宕垫慨宕囩矆娴e浜归柣鎰仛鐎氬鏌i弬鎸庢喐闁崇粯鏌ㄩ埞鎴︽偐閸愬弶鎯涢梺閫炲苯澧鹃柟鍑ゆ嫹 | 闂傚倷绶氬ḿ鑽ゆ嫻閻旂厧绀夐幖娣妼閸氬綊骞栧ǎ顒€濡介柛瀣ф櫆缁绘盯宕卞Ο鍝勬綉闂佸搫顑戦幏锟� | 闂備浇顕у锕傦綖婢跺孩鎳岄梻浣告惈閻ジ宕版惔顭戞晪闁靛鏅╅弫濠囨煟閹捐櫕鍞夌悮锟� | 闂備礁鎼ˇ顐﹀疾濠婂牆钃熼柕濞垮剭濞差亜鍐€闁靛⿵绲肩花濠氭⒑閸撴彃浜濇繛鍙夌墵瀹曟繈鏁撻敓锟�
CopyRight ©2008-2025 闂傚倷绀侀幖顐も偓姘煎弮楠炴劖绻濆顒€鍤戦梺鍛婂姦娴滄繈宕垫繝鍥ㄧ厓鐟滄粓宕滃☉姘潟闁哄啫鐗婇弲鎼佹煥閻曞倹瀚�(ewenyan.com)闂傚倷鑳剁划顖炪€冮崨瀛樺亱濠电姴鍊寸紓姘舵煕椤愮姴鍔氱紒鐘劦閺屽秷顧侀柛鎾跺枎椤曪綁鎮介崨濠冩闂佽法鍣﹂幏锟� 缂傚倸鍊风粈渚€宕愰悜鑺ュ€块柨鏇炲亞閺佸棙绻涢幋娆忕仾闁绘挸鍊块弻娑㈠Ψ椤旂厧顫梺鑹板皺婵炩偓闁哄瞼鍠撻埀顒佺⊕宀f寧鏅堕鍡欑=闁稿本绋掔亸鐢电磼椤旇娅囬柍褜鍓ㄧ紞鍡涘窗濡も偓閳绘捇寮崼鐔哄幈閻庡箍鍎遍幊姗€鎮板⿰鍛<闁规彃顑嗙€氾拷
闂佽姘﹂~澶愬箖閸洖纾块柟娈垮枤缁犳棃鏌i弮鍌氬付婵$偘绮欓幃姗€鎮欓悜姗堢吹缂備浇顕уΛ婵嬪蓟閻旂⒈鏁囩憸宥夋倶閻樼粯鍊甸柛顭戝亞閸欌偓闂佸搫鑻悧鎾翠繆閹间礁唯妞ゆ柨褰ㄩ敐鍛斀闁斥晛鍠氬▓鏃堟煟濡も偓缁绘帒危閹伴偊鏁傞柛顐g箘閻撴垿姊洪崨濠傜仧闁稿﹥顨堢划锝夋晸閿燂拷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閼姐倗鐭堟い銉e及婵犵數濮伴崹濂割敊閹版澘绠柨鐕傛嫹08010315闂傚倷绀侀幉锟犳偡闁秴绠柨鐕傛嫹-1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