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内容太多?请尝试>>>

卷十二 季冬纪 士节

【原文】
士之为人,当理不避其难,临患忘利,遗生行义,视死如归。有如此者,国君不得而友,天子不得而臣。大者定天下,其次定一国,必由如此人者也。故人主之欲大立功名者,不可不务求此人也。贤主劳于求人,而佚于治事。

【注释】
①士节:士人应有的气节。这是北宫、孟舍、漆雕学派的说法。

【译文】
士的为人,坚持真理,不怕祸难,面临大难忘记个人利益,宁愿舍弃生命,履行道义,视死如归。有这样的人,连国君都无法能使他成为自己的朋友,天子都不能够使他向自己称臣。气节大的这种人可以平定天下,稍逊一点的可以平定一个国家,这些事一定是由这样的人去做的。所以,想要建立大功业的君主,不可以不去寻找这样的人。贤能的君主在求才方面下工夫,而少去管琐碎的事。

【原文】
齐有北郭骚者,结罘罔①,捆蒲苇,织萉屦②,以养其母犹不足,踵门见晏子曰:“愿乞所以养母。”晏子之仆谓晏子曰:“此齐国之贤者也,其义不臣乎天子,不友乎诸侯,于利不苟取,于害不苟免。今乞所以养母,是说夫子之义也,必与之。”晏子使人分仓粟分府金而遗之,辞金而受粟。有间,晏子见疑于齐君③,出奔,过北郭骚之门而辞。北郭骚沐浴而出见晏子曰:“夫子将焉适④?”晏子曰:“见疑于齐君,将出奔。”北郭子曰:“夫子勉之矣。”晏子上车,太息而叹曰:“婴之亡岂不宜哉?亦不知士甚矣。”晏子行。北郭子召其友而告之曰:“说晏子之义,而当乞所以养母焉。吾闻之曰:‘养及亲者,身伉其难。’今晏子见疑,吾将以身死白之。”著衣冠,令其友操剑奉笥而从,造于君庭⑤,求复者曰:“晏子,天下之贤者也,去则齐国必侵矣。必见国之侵也,不若先死。请以头托白晏子也。”因谓其友曰:“盛吾头于笥中,奉以托。”退而自刎也。其友因奉以托。其友谓观者曰:“北郭子为国故死,吾将为北郭子死也。”又退而自刎。齐君闻之,大骇,乘驲而自追晏子,及之国郊,请而反之⑥。晏子不得已而反,闻北郭骚之以死白己也,曰:“婴之亡岂不宜哉?亦愈不知士甚矣。”

【注释】
①罘罔(fú wǎnɡ):罗网。②萉(fèi)屦:古代的一种鞋。③有间:不久。见……于:被。④焉适:去哪里。⑤奉笥(sì):奉:通“捧”,两手托着。笥:盛饭或衣物的方形竹器。造:到……去。⑥驲(rì):尊贵的人坐的车。反:通“返”。

【译文】
齐国有叫北郭骚的人,干着结网、打草、织鞋的事,却还不能养活他的母亲,于是他走到晏子的门前拜见晏子说:“愿意在你的门下乞讨来养活我的母亲。”晏子的家仆对晏子说:“这是齐国的贤能之人,他有着不向天子称臣、不向诸侯称友的义气,对于财利不苟且拿取,对于祸害不贪生逃避。如今向你乞讨是因为要养活母亲的原因,这是对你的君子道义为人的悦服,一定要给他。”晏子就派人分出粮食和钱财给他,北郭骚接受了粮食,但谢绝了钱财。不久,晏子受到齐王的猜疑出逃,经过北郭骚的门前来辞别。北郭骚洗了澡后出来接见晏子说:“你将到哪里去呢?”晏子说:“我被齐王猜疑,所以将要逃亡。”北郭骚说:“先生不要去吧。”晏子登上了车,叹气说:“我的逃亡不应该吗?我太不了解你们这些士人了。”晏子走了。北郭骚叫来他的朋友告诉他说:“我被晏子的道义所悦服,当时向他乞讨以便养活我的母亲。我听说过:‘帮我养活了父母亲的人,我就应为他担负重难。’现在晏子受到猜疑,我将要用自己的死来表明他的清白。”于是,北郭骚穿戴好衣冠,叫他的朋友拿剑捧着竹盒跟从着他,到国君的朝廷去,请求通报的人说:“晏子是天下贤能的人,他若离开了,那么齐国就一定会遭到侵略。与其见到国家被入侵,不如我先死了为好。请把我的头托付给你们,以还晏子的清白。”于是,北郭骚对他的朋友说:“把我的头放在竹盒中,捧去交托给通报人。”北郭骚出来就自杀而死了。他的朋友就捧着竹盒来交托。他的朋友对看见的人说:“北郭骚是为了国家大事死的,而我将为北郭骚而死。”回去后也自杀了。齐王听说了这件事之后,十分吃惊,坐上马车亲自去追赶晏子,追到了国家的郊外,恳请晏子跟他回去。晏子不得已才返回,听说北郭骚用他的死来为自己表明清白,就说:“难道我的逃亡不应该吗?我也太不了解这些义士了。”

【在线留言】  【返回前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