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内容太多?请尝试>>>

卷八 仲秋纪 决胜

【原文】
夫兵有本干①:必义,必智,必勇。义则敌孤独,敌孤独则上下虚,民解落;孤独则父兄怨,贤者诽,乱内作。智则知时化,知时化则知虚实盛衰之变,知先后、远近纵舍之数②。勇则能决断,能决断则能若雷电、飘风、暴雨,能若崩山、破溃、别辨、坠③;若鸷鸟之击也,搏攫则殪,中木则碎。此以智得也。夫民无常勇,亦无常怯。有气则实,实则勇;无气则虚,虚则怯。怯勇虚实,其由甚微,不可不知。勇则战,怯则北。战而胜者,战其勇者也④;战而北者,战其怯者也。怯勇无常,倏忽往来,而莫知其方,惟圣人独见其所由然。故商、周以兴,桀、纣以亡。巧拙之所以相过⑤,以益民气与夺民气,以能斗众与不能斗众。军虽大,卒虽多,无益于胜。军大卒多而不能斗,众不若其寡也。夫众之为福也大,其为祸也亦大。譬之若渔深渊,其得鱼也大,其为害也亦大。善用兵者,诸边之内莫不与斗,虽厮舆白徒,方数百里皆来会战,势使之然也。幸也者,审于战期而有以羁诱之也。凡兵,贵其因也。因也者,因敌之险以为己固,因敌之谋以为己事。能审因而加,胜则不可穷矣。胜不可穷之谓神,神则能不可胜也。夫兵,贵不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彼⑥。圣人必在己者,不必在彼者,故执不可胜之术以遇不胜之敌,若此,则兵无失矣。凡兵之胜,敌之失也。胜失之兵,必隐必微,必积必抟。隐则胜阐矣,微则胜显矣,积则胜散矣,抟则胜离矣。诸搏攫柢⑦噬之兽,其用齿角爪牙也,必托于卑微隐蔽,此所以成胜。

【注释】
①本干:植物的根和干,比喻事物的主体。②纵:发,放。舍:止,息。数:方法,策略。③破溃:指水冲破堤坝。别辨:等于说“异变”。辨:通“变”。坠:指陨星坠落。④战其勇者也:凭自己的勇气作战。⑤相过:这里指彼此截然不同。⑥可胜在彼:能够战胜敌人,在于敌人虚怯谋失。⑦柢:用角顶撞。

【译文】
用兵之道有它的根本:一定要符合正义,一定要善用智谋,一定要勇猛果敢。符合正义,敌人就会孤独无援,敌人孤独无援,上下就会缺乏斗志,人民就会土崩瓦解;孤独无援,父兄就会怨恨,贤人就会非议,叛乱就会从内部发生。善用智谋就能知道时势的发展趋势,知道时势的发展趋势,就会知道虚实盛衰的变化,就会知道关于先后、远近、行止的策略。勇猛果敢就能临事果断,做事果断,行动起来就能像雷电、旋风、暴雨,就能像山崩、溃决、异变、星坠,势不可挡;就像猛禽奋击,搏击禽兽,禽兽就会毙命,击中树木,树木就会碎裂。这是靠勇猛果敢达到的。人民的勇敢不是永恒不变的,人民的怯弱也不是永恒不变的。士气饱满就充实,充实就会勇敢;士气丧失就空虚,空虚就会怯弱。怯弱与勇敢、空虚与充实,它们产生的缘由十分微妙,不可不知晓。勇敢就能奋力作战,怯弱就会临阵脱逃。打仗获胜的是凭借自己的勇气而战;打仗落败的,是心怀胆怯而战。怯弱与勇敢变化不定,变动迅速,没有谁知道其中的道理,唯独圣人知道它之所以这样的缘由。所以,商、周由此兴盛,桀、纣因此灭亡。用兵巧妙与笨拙的结局彼此绝然不同,是因为有的能提高士气,有的削弱士气,有的善于用民作战,有的不善用民作战。后者军队虽然庞大,士兵虽然多,但这些对于取胜都没有发挥好的作用。如果不能战斗,人多还不如人少。人多造福大,但如果带来祸害,为害也大,这就好像深渊中捕鱼一样,虽然可能捕到大鱼,但如果捕鱼者遇害,情况严重。善于用兵的人,四海之内无不参战,即使是方圆几百里之内的奴仆以及没有受过训练的百姓都来参战,这是趋势推动他们这样做的。趋势的发展在于审慎地选择战争时机,并且有办法辖制引导他们。凡是用兵,贵在善于借力。所谓借力是指利用敌人的险阻来作为自己坚固的要塞,利用敌人的谋划达到自己的目的。能够明察所借力的条件再采取行动,那胜利就不可穷尽了。胜利不可穷尽叫做“神”,达到“神”的境界就能不可战胜了。用兵贵在不可被敌战胜。不可被敌战胜的主动权操纵在自己的手中,能不能战胜敌人在于敌人是否胆怯失去谋算。圣人一定能把握自己的主动权,一定不会依赖敌人的过失,所以,掌握着不可被战胜的策略,以此同可以战胜的敌人交锋,像这样,用兵就万无一失了。凡用兵获胜都是敌人有过失的缘故。战胜犯有过失的军队,一定要隐蔽,一定要潜藏,一定要积蓄力量,一定要集中兵力。做到隐蔽就能战胜公开的敌人,做到潜藏就能战胜暴露的敌人,做到积蓄就能战胜力量零散的敌人,做到集中就能战胜兵力分散的敌人了。各种依靠齿角爪牙抓取、顶撞、撕咬猎物的野兽,在它们使用齿角爪牙的时候,一定先要隐身缩形,这是它们成功取胜的原因。

【在线留言】  【返回前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