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内容太多?请尝试>>>

卷七 宋文 五代史宦者传论

(欧阳修)
【题解】
宦者,即宦官,俗称“太监”。本文通过论述宦官制度的各种弊端说明君主应提高警惕,防止宦官作乱于内而导致国家衰亡的道理。本文也是作者史论中的名篇之一。

【一段】
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①。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虽有忠臣、硕士②列于朝廷,而人主以为去己疏远,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为可恃也。故前后左右者日益亲,则忠臣、硕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势日益孤。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③,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

【注释】
①女祸:古代史书中称宠信女子或女主执政败坏国事为女祸。②硕士:贤能之士,学问渊博的人。③帷闼(tà):泛指皇帝居住的后宫。帷,帐幕。闼,宫中小门。

【译文】
自古以来宦官扰乱国家,其比女人带来的祸害更深。女人带来的祸害,不过是用美色迷惑人而已;宦官的祸害,就不止一点了。他们在后宫服役,能接近皇帝并熟悉其性情,他们的内心专横而凶残。会利用小的善行迎合皇帝的心意,利用小的信义而坚定皇帝对他们的信任,使得君主深信并接近他们。等到君主对他们深信不疑时,便用吉凶祸福之类的话来恐吓,从而控制住他。虽有忠臣、贤士位列朝廷,但是皇帝却认为他们和自己的距离疏远,不如伺候自己起居饮食、不离自己前后左右的那些人可靠。所以皇帝和前后左右的人日益亲近,忠臣、贤士便日益疏远,皇帝的势力也会日益孤单。势力孤单了,惧怕祸患的心情便日益迫切,宦官对皇帝的控制也会日益牢固。皇帝的安危出自宦官的喜怒,祸患就潜伏在自己身边,那么,过去认为可以依靠的人,正是酿成祸患的根源啊!

【二段】
患已深而觉之,欲与疏远之臣图左右之亲近,缓之则养祸而益深,急之则挟人主以为质。虽有圣智,不能与谋。谋之而不可为,为之而不可成,至其甚,则俱伤而两败。故其大者亡国,其次亡身,而使奸豪得借以为资而起,至抉其种类,尽杀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此前史所载宦者之祸常如此者④,非一世也。

【注释】
④“此前”句:关于奸豪诛杀宦官的史实,最典型的为汉、唐两朝。东汉末年,宦官专权,大将军何进谋诛宦官,密召郎中董卓入京。董卓入朝后,大肆诛戮宦官,并乘机自称相国,一时人心惶惶。其后各地豪强纷纷起兵讨卓,形成混乱局面。唐昭宗时,宦官把持朝政,宣武节度使朱温乘机进军长安,尽杀诸宦官,并迫使皇帝封他为梁王。不久,朱温便废帝自立。

【译文】
发觉祸患已经严重时,皇帝想和平日疏远的大臣商议除掉左右的亲信,如果行动迟缓了就会使祸患加深,如果操之过急,宦官就会挟持皇帝作为人质。即便是有圣人的智慧,也想不出好的办法。想出的办法也无法实行,即便是实行了也不会成功,到了严重的地步,就会两败俱伤。因此最坏的结局是亡国,其次也要丧身,从而使得某些奸雄乘机兴兵作乱,直到把宦官及其党羽全部挖出来,把他们斩尽杀绝,使天下人心大快才罢休。以前史书上所记载的宦官之祸往往都是如此,不是一朝一代的事了。

【三段】
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则祸斯及矣。使其一悟,捽⑤而去之可也。宦者之为祸,虽欲悔悟,而势有不得而去也,唐昭宗⑥之事是已。故曰“深于女祸”者,谓此也,可不戒哉?

【注释】
⑤捽(zuó):抓,揪住。⑥唐昭宗(889—904):名李晔,被宦官杨复恭等拥立为帝,宦官权势因之大振。昭宗恐危及自身安全,谋诛杀宦官,反被宦官刘季述等挟持,后虽为宰相崔胤救出,但节度使朱温却借机作乱,唐室不久即灭亡(参见注④)。

【译文】
做君主的人,并不是存心要在内部酿造祸患,在宫外疏远忠臣、贤士,这只是由于逐渐发展而形成的局面才使得他这样去做。女色所产生的蛊惑,不幸的是君主没有觉醒,祸患才会降临身边。如果他一旦觉醒,揪住她撵出去就可以了。宦官带来的祸患,君主虽然有悔悟之心,而在形势上却无法把祸患除掉,唐昭宗的事实就是如此。所以我说“宦官所造成的祸害比女人更深”,就是指上述情况而言。君主能不引起警惕吗?

【评析】
欧阳修擅长写史论,本文也是他的得意之作。清人吴楚材誉之为“可为千古龟鉴”,用现代的话说,就是说文章对于历代帝王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作者以宦官制度这一结症给国家带来的危害立论,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加上作者的生花妙笔,使文章产生出强烈的艺术效果。
本文的篇幅虽不长,但层次较多,分析详尽,而且夹叙夹议,从容不迫,确属功力不凡。
不过,我们也应注意到,本文把“乱人之国”的根源归咎于宦官、女祸,这种观点也是不全面的,只能说明作者在思想上具有局限性。

【在线留言】  【返回前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