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内容太多?请尝试>>>

史记 司马穰苴军纪严

【原文】
司马穰苴①者,田完②之苗裔也。齐景公③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④,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⑤,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扦燕晋之师。
穰苴曰:“臣素卑贱,君擢⑥之闾伍⑦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于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穰苴既辞,与庄贾约曰:“旦日日中会于军门。”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⑧。贾素骄贵,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日中而贾不至。穰苴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穰苴曰:“何后期为?”贾谢曰:“不佞⑨大夫亲戚送之,故留。”
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枹鼓⑩之急则忘其身。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于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三军之士皆振栗。久之,景公遣使者持节11赦贾,驰入军中,穰苴曰:“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问军正曰:“军中不驰,今使者驰,云何?”正曰:“当斩。”使者大惧。穰苴曰:“君之使不可杀之。”乃斩其仆、车之左驸、马之左骖12,以徇三军,遣使者还报,然后行。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勒兵,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晋师闻之,为罢去;燕师闻之,渡水而解。于是追击之,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未至国,释兵旅,解约束,誓盟而后入邑。景公与诸大夫郊迎,劳师成礼,而后反归寝。既见穰苴,尊为大司马。
《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注释】
①司马穰(ráng)苴(jū):本姓田,因为任过大司马(掌军政的职官),后人称他为司马穰苴。
②田完:春秋时人,后田氏取代齐国旧王族,尊他为始祖。
③齐景公:名杵臼,公元前547—前590年在位。
④“晋伐”句:阿,今山东省阿县。甄,今山东鄄城,都是齐国的地名。
⑤庶孽:众贱子。庶,众多。孽,婢妾所生的儿子。
⑥擢(zhuó):提拔。
⑦闾伍:即闾里,平民所居之处。
⑧“立表”句:表和漏都是古代计时的仪器。立表即立木为表,以测日影,其作用同日冕仪(俗称日晷)。下漏是用铜壶盛水,底穿一孔,壶中立箭,上刻度数,壶中水因漏出渐减,箭上刻的度数,依次显露,即可知时,其作用同钟表。
⑨不佞(nìng):不才或不敏,一种自谦的称呼。
⑩援枹(fū)鼓:指击鼓进军。援,拿、执。枹,击鼓的棒。
11节:即符节,国君的信物,剖成两半,出兵时,将军和国君各持其一。国君派使者去军中时,常持国君的半个符节以示信。
12骖(cān):古代用三匹马驾车时,左边的马叫骖。

【译文】
司马穰苴是田完的后代。齐景公时,晋国攻打齐国的阿、甄地方,而燕国侵犯到黄河边上,齐军大败。景公很忧虑,晏婴就推荐田穰苴,说:“穰苴虽然只是田家的庶子,但他这个人,文能使大家亲附他,武能使敌人慑服于他,希望大王试用他。”景公召见穰苴,与他谈论军事,大为高兴,任他为将军,统率军队抵御燕、晋两国的军队。
穰苴说:“我素来卑贱,大王将我自平民中提拔出来,使我位居大夫,士兵还不亲附我,百姓也不信服我,人微权轻。希望得到大王宠信的臣子,国中所尊信的人,来做监军,方才可以。”于是景公答应了他,派庄贾前往。穰苴辞别,和庄贾约好:“明天正午时,在军营的大门外相会。”穰苴次日乘车到了军中,立表下漏,等待庄贾。庄贾向来骄横,认为统领自己的军队而且自己监军,不大着急。亲戚和左右亲近的人为他送行,他留下来一起喝酒。正午时庄贾不到,穰苴便放倒木表,放空漏中的水,进入军营内巡视整饬部队,发布号令申明纪律。发令结束,太阳下山时,庄贾才来到。穰苴问:“为什么迟到?”庄贾谢罪说:“有大夫亲戚送行,所以留下来饮酒。”
穰苴说:“担任将领的人,一旦接到命令,便不再过问家事;临军申明纪律,便不再考虑亲人;击鼓进军的紧急时候,便不再顾及自身安危。现在敌国入侵境内很深,国内骚动不安,士卒在边境上露宿守卫,国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的性命,都掌握在你的手中,还谈什么饯别!”于是召来军中的司法官问:“按军法,约好时间却后到的人该当何罪?”司法官回答说:“当斩。”庄贾害怕了,派人乘车去报知景公,请求解救。那人去了,还未返回,穰苴已处斩了庄贾,巡行三军前宣告这件事。三军士兵都为之战栗畏惧。很久以后,景公派的使者拿着符节来赦免庄贾,驾车奔入军营中。穰苴说:“将领在军中时,国君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又问军中司法官:“军营中不许驾车快奔,现在使者做了,怎么处置?”司法官说:“当斩。”使者非常害怕。穰苴说:“国君的使者不能杀。”便杀了他的仆人,斩断了左边车厢外立着的一根木头,还杀了左边驾车的马,以警戒三军,派使者回去报告,然后出发。士兵宿营,打井垒灶、饮食、疾病医药,穰苴都亲自过问抚慰。将自己作为将军应得的物资粮食都拿出来给士兵享用,自己和士兵平分粮食,汇总排列后自己只得到了瘦弱者的粮食数。三天后整饬部队,生病的人都要求随同行军,争先恐后要为国作战。晋军听说了,因此而退走;燕军听说了,北渡黄河解围而去。于是齐军追击,收复了境内曾经沦陷的国土然后回师归来。未到国都,先解除武装和战时法令,立誓严守纪律、效忠君王而后入都城。景公和诸位大夫到郊外迎接加以慰劳,完成这隆重的礼节后才回去休息。景公见了穰苴后,尊他为大司马。

【评析】
司马迁是我国西汉时期杰出的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著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和第一部传记文学名著。
《史记》的最后一篇《太史公自序》是司马迁的自传。在这篇自传中,司马迁将其始祖追溯到颛顼时代的重、黎。颛顼任命南正重主管有关天的事务,任命火正黎主管有关地的事务。世代相传,历经唐、虞、夏、商,到周宣王时成为司马氏。司马氏世代任周朝史官,到东周惠王、襄王时去周事晋,此后便分散在卫、赵、秦等国,司马迁便是属秦一支的后裔。秦惠文王时,司马迁的八世祖司马错伐蜀有功,做过蜀郡守。秦昭襄王时,司马错之孙司马靳为武安君白起部将,与白起攻打赵国的长平,坑杀赵军,后与白起被逼迫自杀。秦始皇时,司马靳之孙司马昌曾任主铁官。至汉初,司马昌之子司马无泽做过长安街市的市长。司马无泽之子司马喜曾任五大夫。司马喜之子司马谈为汉太史令,掌天官,重操祖业,他便是司马迁的父亲。
司马谈“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精通天文历法、阴阳顺逆,崇尚黄老之学,谨奉太史职守。《自序》所裁《论六家要旨》精辟阐述阴阳、儒、墨、法、名、道六家学说的核心思想,对前五家既有肯定也行批判,唯独对道家推崇备至,试图以道家融合诸家。司马谈的学识、思想和修纂史书的宏愿对司马迁有着巨大的影响。司马迁追溯其“世序天地”、“世典周史”的古老家世,落脚点便在于父子重操祖业,以继承孔子修《春秋》自诩,这是他顽强著述的主要动力之一。
司马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一般认为,他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年),约卒于汉武帝征和三年(前90年),他的一生大致与汉武帝相始终。
司马迁的表字、生卒年俱不见于《太史公自序》和《汉书·司马迁传》,字“子长”见于扬雄《法言·寡见》,生年至今有两说。《自序》中说:“(谈)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司马贞《索隐》引《博物志》说:“太史令茂陵显武里大夫司马迁,年二十八,三年六月乙卯除,六百石。”司马谈卒于元封元年(前110年),三年后为元封三年(前108年),由此上推二十八年,则司马迁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自序》说:“五年而当太初元年”,张守节《正义》按语说:“迁年四十二岁。”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为四十二岁,由此上推四十二年,则司马迁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年)。两种说法相差十年。近代的王国维《太史公行年考》提出中元五年说;1944年,李长之的《司马迁生年为建元六年辨》提出建元六年说;1955年,郭沫若的《太史公行年考有问题》也持建元六年说。此后两说并存,文史教科书多采用“中元五年说”。王国维认为司马迁的卒年难以考证,“然视为与武帝相终始,当无大误也”。便成了没有定论的定论。
《史记》的一百三十篇,分为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史记》五体是一个完整系统,明确分类,彼此互补,相得益彰。本纪、世家、列传属于人物传记。本纪记帝王,世家记诸侯,列传记帝王、诸侯以外的名人。司马迁重视客观事实,名号并非唯一的划分标准。项羽、吕后实际行使帝王之权,因而立为本纪;孔子定六艺垂仪后世,陈涉反暴秦首难有功,因而把孔子和陈涉并立为世家;汉惠帝仁弱如傀儡,虽在位七年,《史记》也不予专载。这是求实精神的体现,与爱憎褒贬没有必然的联系。十表是国家大事记,有世表、年表、月表之分,明确划分历史阶段,扼要概括历史内容,创立了统计学的历史文体。八书是文化、经济诸项的分类史,包括礼、乐、律、历、天官、封禅、河渠、平准,全面叙述了各种社会制度的发展变革。
《史记》五体以本纪和表为经,以书、世家和列传为纬,交织成疏密有致的历史网络,纵向贯通西汉以前各个历史时代,横向统摄各个领域、各个阶层、各个民族、各种行业,反映的社会面极其广阔,因而《史记》既是以人物为中心的通史巨著,又兼具百科全书性质。

【在线留言】  【返回前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