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内容太多?请尝试>>>

安战


【提示】
   本篇以《安战》为题,取义于“固守不动”,其要旨是阐述防御作战如何固守待敌的指 导原则问题。它认为,对于远来气锐而又急欲决战的进攻之敌,只有采取“安守勿应,以待 其敝”的方针,才能最后战胜敌人。战争实践的经验表明,面对强敌进攻,在自己尚不具体 速战取胜条件的时候,采取“安守勿应,以待其敝”的防御作战方针,无疑是稳妥而正确的 决策。因为,对于来势凶猛而又急欲决战的强敌,只有避敌之锐不与其交锋,才能保存自己 实力;只有凭垒固守待敌,才能消耗和疲惫敌人,为最后歼灭敌人创造有利条件。三国时期 魏将司马懿挫败蜀相诸葛亮进攻的渭南之战,便是较好地体现“安守匆应,以待其数”作战 方针的突出一例。 魏明帝青龙二年(蜀后主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蜀相诸葛亮亲率十万大军北出 斜谷进攻曹魏,企图与魏军决战于渭南。但魏军统帅司马懿针对诸葛亮急欲决战的企图,采 取了避敌锋锐、固守待敌的作战方针。他背渭水为阵,依靠当地雄厚的人力、物力,进行持 久坚守,顿挫蜀军进攻锐气,迫使诸葛亮不得不退屯于五丈原狭小地区。在其后双方相持不 战的一百多天里,尽管诸葛亮屡次挑战,甚至派人给司马懿送去“巾帼妇人之饰”,以此来 羞辱和激怒其出战,但司马懿识破其用心而始终坚持按兵不动的方针。致使蜀军空耗国力, 一无所获,最后在诸葛亮病亡于军中的情况下,不得不罢攻撤退。
【译文】
   大凡敌人从远道而来且士气锐盛,是以采取速战速决为有利;对于这种进攻之敌,我军 应当凭恃深沟高垒,实施固守防御而不急于出兵应战,以等待敌人疲惫不堪之隙。倘若敌人 制造事端来挑动我出战,也不可为其阴谋所扰而随意出动。诚如兵法所说:“实施坚守防御 的部队,应像木石置于平地那样静止不动。”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军十万从斜谷出兵进攻魏国,而扎营于渭水之南。魏国派 遣大将司马懿率兵进行抵抗,其部将都主张部队前往渭水之北设阵以等待诸葛亮军,司马懿 却说:“百姓和军资都在渭水之南,这里是必争不弃之地。”于是督率魏军渡过渭水,且背 靠渭水而扎营布阵。司马懿因此而对部将说:“诸葛亮如果是个有勇气的人,当会北出武 功,依托山地而向东扩展。如果他要向西而上五丈原的话,我军就平安无事了。”此时恰值 一颗流星陨落于诸葛亮营垒的方向,司马懿据此推知诸葛亮一定要失败。是时,魏明帝根据 诸葛亮率军远道而来利于速战的情况,一再命令司马懿要慎重战事,以等待蜀军内部的变 化。诸葛亮多次挑战,司马懿都不应战。诸葛亮为此又派人给司马懿送去女人用的头巾和发 饰,(企图以此激怒他出战),但司马懿始终坚守壁垒而不为其所动。司马懿之弟司马孚写 信询问战事情况,司马懿回信说:“诸葛亮志向远大但不善于选择时机,多于谋划但缺少决 断,喜好用兵但不懂权变。因此,他虽然拥有十万大军,但却落入我的谋划之中,打败他是 必定无疑的了。”司马懿与诸葛亮相持不战一百多天后,赶上诸葛亮病死于军中,蜀军将领 烧掉营垒而逃走,当地百姓跑来报告消息,司马懿便亲自率兵随后追赶。诸葛亮的长史杨仪 见魏军追来,便调转旗帜、擂动战鼓,摆出一副反击魏军的样子。司马懿认为对于撤退回归 本国的敌军,不能过分逼迫它,于是杨仪才得以率领蜀军结阵有序地退走了,过了一天,司 马懿率军进至蜀军驻过的营地,观察诸葛亮留下的各种遗迹,搜缴到蜀军的作战地图、军事 文书和很多粮食。司马懿据此而断定诸葛亮一定死了,十分感慨地说:“诸葛亮真是天下奇 才啊!”部将辛毗以为诸葛亮究竟死活还不清楚,但司马懿却非常肯定地说:“军事家们所 最重视的,便是作战文书、军事密计和兵马粮草,而今蜀军竟把这些重要东西都丢弃在这 里。难道能有已损坏了五脏六腑还可以存活的人吗?我们现在应当赶快追击他们。”关中地 区生长很多蒺藜,为便于部队途经此地而能顺利前进,司马懿使令二千士兵都脚穿平底软木 鞋走在前边,让带刺的蒺藜都扎在士兵的软木鞋底上,使步骑兵大队得以随后顺利跟进。魏 军追到赤岸地界时,才知道诸葛亮确实死了。当时,老百姓编了句谚语,说:“死的诸葛亮 吓跑了活的司马懿。”司马懿听后,笑着说道:“这是由于我只能预料活诸葛亮的行事,而 不能预料他死后行事的缘故啊!”
【原文】
   凡敌人远来气锐,利于速战;我深沟高垒,安守勿应,以待其敝。若彼以事挠我求战, 亦不可动。法曰:“安则静。”① 三国蜀将诸葛亮率众十余万出斜谷,垒于渭水之南。魏遣大将司马懿拒之,诸将欲往渭 北以待之,懿曰:“百姓积聚皆在渭南,此必争之地也。”遂率军而济,背水为垒。因谓诸 将曰:“亮若勇者,当出武功②,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③,则诸军无事矣。”亮果上五 丈原。会有长星坠亮之垒,懿知其必败。时朝廷以亮率军远入,利在急战,每命懿持重,以 俟其变。亮数挑战,懿不出,因遗懿以巾帼妇人之饰。懿终不出。懿弟孚书问军事,懿复 曰;“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持兵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与之对垒百余日,会亮病卒,诸将烧营遁走,百姓奔告,懿出兵追之。亮长史杨仪反旗鸣 鼓,若将向懿者。懿以归师不之迫,于是杨仪结阵而去。经日,行其营垒,观其遗事,获其 图书、粮食甚众。懿审其必死,曰:“天才奇才也!”辛毗⑤以为尚未可知。懿曰:“军家 所重,军书密计、兵马粮食,今皆弃之,岂有人损五脏而可以生乎?宜急追之。”关中多蒺 藜⑥,懿使军士二千人⑦着软材平底木屐前行,蒺藜著屐,然后马步俱进。追到赤岸⑧,乃 知亮已死。时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懿笑曰:“吾能料生,不能料死故 也。”⑨
【注释】
①安则静:语出《孙子兵法·势篇》。王本及汪本作“不动如山”,与前《重战》引文 重。
②武功:汉置县。故址在今陕西武功西。
③五丈原:古地名。位于今陕西宝鸡东南之斜谷口西侧,渭水经其北自西向东流。
④杨仪: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字威公。诸葛亮以其为长史,协助处理军务和筹划 粮秣。亮死后,自恃其诛杀魏延功高,因职低不满,与尚书令蒋琬争权而获罪入狱自杀身死。 ⑤辛毗: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字佐治。初从袁绍,后归曹操,任丞相长史。魏文帝 时任侍中,明帝时封颖乡侯。
⑥蒺黎:一种果被带刺的草本植物,部队经此丛生之地,影响行军作战。
⑦二千人:马本及诸本皆误作“三千人”,今据史校改。
⑧赤岸:马本及唐本皆误作“亦岸”,今从王本。赤岸,位于今陕西留坝东北。 ⑨本篇史例出自《晋书·宣帝纪》。


【在线留言】  【返回前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